奔赴敦煌

10月18日,在“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不出意料的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名字。在我看来,若要选出前十大考古发现,必有莫高窟的位置。即便在我的家乡,有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我依然觉得莫高窟所展现出的范畴,超越了宗教哲学和艺术建筑等各个方面。一句话,超越了历史,跳出了“三界”。

写这篇文章时,我正好拿着九色鹿主题的咖啡杯,一时间,耳边响起的清脆铃响,257窟鹿王本生图、220窟东壁维摩诘经变图和北壁药师经变图的画面,都扑面而来,栩栩如生。

01 

“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

关于敦煌的记忆,如此清晰。

一个月前,我来到敦煌,如果按以往惯例,飞机着陆,喜欢去当地最负盛名的酒吧或咖啡屋,感受当地烟火和时尚。就像到了拉萨,不顾劝阻(当晚真的产生了高反,头痛欲裂,通宵吸氧),执意要去玛吉阿米一样,传说仓央嘉措遇见情人的小屋——没错,就是六世达赖喇嘛,那个写下“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的深情诗人。话题扯远了点,此刻,目光转向河西走廊最西边的敦煌吧!

飞机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一个多小时后降落兰州,再从兰州转机前往敦煌。

在近2小时的飞行中,目光向下所及,是一望无际的黄沙和茫茫戈壁,肉眼可见的荒凉。脑海里羌笛、驼铃、祁连山、丝绸之路等词汇,还有“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都顺滑的溜了出来。虽然窗外不见当年之敦煌,但从诗句、史料之中,我们还是得以窥见一斑。

▲玉门关遗址

《汉书》里说“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最耀眼的存在,世界四大文明唯一交汇融合之地,的确是“天生传奇”。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敦煌吐鲁番学》中写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今天的人很难想象,在遥远的荒僻大漠,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却真实的有过盛世敦煌。在唐开元年间(713-741),元宵灯会有着“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的美誉。

透过这些美誉,穿越回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建元三年),中国大冒险家、外交家张骞受汉武帝派遣,第一次出使西域。武帝本来给的任务是想联合曾被匈奴打败而远逃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当初在祁连山的大月氏战败后,匈奴单于是拿了大月氏王的脑袋做酒具的,应该有不共戴天的世仇。张骞带了100多人出发,刚出玉门关就被匈奴俘虏了,被囚10年,后寻机逃走。张骞不忘君命,在不知道大月氏确定位置情况下,继续多方寻找,终于在阿富汗阿姆河流域找到了大月氏。可现在的大月氏,土地肥沃,生活安定,早已经不想报仇。

张骞在大月氏盘桓一年余,无奈只好回程复命,不料返途中又被匈奴人抓住,也是从前没有互联网,不知道这就是上次逃跑的那一个,被扣了1年多,到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13年后,才返回长安。

虽然张骞此行没有完成任务,但对所经如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条支、身毒等国,都详细记录了山川地貌,户口军备,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信息。张骞出行百余人,归来仅剩一同伴,虽在匈“予妻、有子”,“然持汉节不失”,其坚韧不屈、忠于祖国之气节,为外交人员树立了榜样。

在上次收集的信息的基础上,张骞第二次出使,带随员300众,持金帛千万牛羊万数,目的为招抚西域诸国,光耀大汉之威。张骞回来时,乌孙王派翻译、使者数十人,带马数十匹致谢,回去后讲述所见所闻,传播大汉风貌。再到后来,各国使者同来汉庭朝贡。中原与西域诸国交通往来的通路,正缓缓成型。

▲张骞雕像

从中国通往西域,有一条天然形成的自然走廊,但匈奴却强横的在此掠夺,抢劫往来商队,截杀汉使,周边有小国也依仗匈奴当靠山,拒绝供应汉朝使节给养,趁火打劫汉朝商人,严重阻挠和破坏汉朝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

汉朝帝王历来爱用怀柔政策,用和亲送礼的方式想求得安宁,却求而不得,匈奴仍然不断的骚扰祸乱。直到年轻气盛的汉武帝(此时国力也渐强)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大将军,于公元前121年出兵痛击匈奴,经长达十多年的征战,公元前119年,终于将匈奴赶回他们原来的地方,控制了河西走廊。

至此,如同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说:“中国为一条横跨大陆的交通通道打开了大门,'丝绸之路’就此诞生”。

汉武帝先设立武威、酒泉两郡,公元前111年,由两郡分出张掖和敦煌两郡,最西边的敦煌,则成了连接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中国西部的门户。

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基本打开了与中亚、西亚、南亚甚至欧洲的陆路通道,也点燃了西方诸国通汉的希望。司马迁称赞张骞的卓越贡献为“凿空”,意为“开通大道”之意。一时,“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行人不断,驼马不绝”,东西方贸易开始繁荣起来。

即便如此,这条路却依然无比艰难。不止要跨越天山山脉或者帕米尔高原,还要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若运气不济遇到沙尘暴,就是九死一生的灭顶之灾,还有高温酷暑,冰雪严寒,极度缺水的死亡沙漠,都令人恐惧和绝望。

《魏书.西域传.康国》记载“诸国交易多凑其国。”因为相隔遥远,各国都组成商队前行,这样也方便大规模的商品交易。伴随着商队,并得到商人的帮助,各种文化也得到了传播的机会。这些商队里,有着经商天赋的粟特人,更加引人关注。隋代《西番记》中说:康国人皆商业能手,男子五岁学写字,少解即令学商业,善于获利。

除商业发达之外,粟特人的文化传播,也有特殊的影响和地位。在前汉记录中,就有康居向汉朝朝贡的记载(粟特或以康国之名出现)。

总之,往来在这条艰辛之路上的带着货物的商人、使节、宗教信徒,都是以命相搏,期待收获自己想要的超值回报。

回报当然是丰厚的。往来货贩,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西域的宝马、宝石、香料等大受欢迎。西域民族地处高寒,“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中国的丝绸和陶器更是远销欧洲大陆,成为权贵们争相拥有的奢侈品。

在当年,这条丝绸之路热火朝天,充满生机。在今天,游览时,敦煌解说员风趣的比喻:“当时的敦煌郡,相当于今天的第一城市圈北上广深啊。”

02 

一个文化碰撞的激情时代

我从来没有爬过这么高的沙山,如果不是山顶有小伙伴在召唤,估计是爬不上去的。沙山上还有供游客攀爬的梯子,防止腿陷入沙子里,这让登沙山的游客省去许多体力。当手脚并用的爬上山顶,心脏狂跳大口喘息着,夕阳灿若晚霞,月牙泉静静的沉默。

但是在公元366年,一个叫乐僔的僧人行至这里,却看见了对面三危山上出现了万道金光,仿若千佛显现,他在此顿悟,笃定这就是修行圣地。于是请来工匠开凿石窟,坐禅修行。接下来,第二个叫法良的和尚在乐僔的石窟旁边也开凿出了一个石窟。石窟越来越多,到唐代发展到1000多座,始叫“莫高窟”。这些人名细节描述,都在石碑上有记载。

▲敦煌三危山

这条路上,自公元4世纪到14世纪,往来穿梭着画师、石匠、供养人、商人、使者、行脚僧等等众生,有人带着货物,也有人带着思想和信仰。于是石窟中表达出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美术、音乐、舞蹈、天文、数学、历法等几乎各个领域。

也是在这条路上,莫高窟、阳关、玉门关、汉长城遗址,也都是东西交融的见证者、亲历者。而敦煌,这个举世闻名的丝路重镇,更是汇聚了四大文明精髓——无论是西域的胡商,北上的印度教徒,还是长安的唐人,都在丝绸之路上,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吟诗、作画、雕刻,把最好的时代,记录在这片戈壁上;他们祈祷、礼拜、诵经,也通过宗教,寄托了日渐丰富的精神需求。

彼得.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描述:“丝绸之路上的智慧空间和神学空间十分拥挤。神祗和宗教派别、神职人员和地方首领在这里互相竞争。” 自然,汉族传播孔子等先贤圣人的儒家之道,西域僧众传播佛教经典,往来敦煌的高僧,在这里停留驻足,讲经论道。

“所有这些宗教——无论是印度教、耆那教、佛教还是那些根植于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或是西方的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即将问世的伊斯兰教——或在战场上取胜,或在谈判桌上取胜,争相向人们展示其文化的优越和神明的灵验。” 因此,彼得.弗兰科潘把丝绸之路的若干时期分别用了不同的称谓,如信仰之路、变革之路、和睦之路,也有铁蹄之路,更有天堂之路、重生之路。

因此,在这样一片宗教色彩浓郁的地方,莫高窟的造像和壁画,既关照着真实的人类社会,又描绘出想像中的佛国天堂:佛祖菩萨的威严庄重、山川鸟兽的灵动活泼、服装和配饰的栩栩如生、许多场景也如史诗般宏大。

被视为敦煌壁画中的巅峰作品之一的220石窟,从1944年那个夏天剥离面世以来,就以其精美绝伦震撼了世人。尤其是石窟东壁的维摩诘经变图,维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的佛理激辩图,人物十分生动传神;石窟北壁药师经变图,七尊药师佛像站在莲台上,姿态各异服饰华美,旁有天乐不鼓自鸣,下方有舞伎在小圆毯上急转如风(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胡旋舞),不仅展现出一个琉璃净土的佛国世界,也是一幅大唐上元节的热闹盛况全景图。

一位来自长安的画师,将自己在上元节所见到的盛况绘入了来自印度的佛经所描述的净土世界里,其中又有着起源于西域康国的胡旋舞。这背后,敦煌激烈碰撞又融汇共存的文化盛景,显露出了其中一角。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北壁所绘药师经变

莫高窟220窟东壁上方记有“贞观十有六年敬造奉”,北壁下方也有供养人贞观十六年题记,经专家考古鉴定,该窟就是贞观十六年建造的。

试想一下,初唐的一位画师,在距离长安数千里之外的荒漠戈壁,却描绘出长安上元节胡旋女齐舞的欢快气氛,人们很难不去追寻,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丝绸之路的繁荣,已经从建筑、服饰、绘画、音乐、舞蹈、体育、医术上,都对唐朝人的生活习俗产生了极大影响。

当时的长安,有来自于阗、康国的画师,他们的风格是西式的,莫高窟、龙门石窟都随处可见其独特技法,这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变革。梁思成也曾表示,隋唐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高峰。

最为亮眼的文化表达是乐舞。有外来音乐《龟兹乐》、《西凉乐》、《天竺乐》、《康国乐》等;有外来乐器箜篌、琵琶、羯鼓等;更有外来舞蹈《回波乐》、《拓枝舞》、《胡旋舞》等等。

史书记载,中亚各国为和唐朝保持良好关系,期盼在遇到阿拉伯人进犯时唐朝能施以援手。因此不断向唐朝进贡,有珠宝、宝马、狮豹、葡萄酒等,更有跳舞跳得特别好的漂亮女子——”胡旋女”,不仅是康国,其他国家也都有进贡。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也是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唐朝能够让周围邻国蜂拥而来,不仅是物质富足,军事强大,科技领先,更重要的是,能够以博大的胸怀,接受外来影响,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创造出新的文化。中国所特有的文化艺术门类,也得以长足发展,包括音乐和舞蹈。

03 

有声有色的中国故事

小时候,家里墙上挂着一把冬不拉,这是我烟酒不沾的父亲的最大爱好,他最爱弹唱的是电影《铁道游击队》里的主题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也是我最早接触的音乐艺术。为此我至今大惑不解,或许都是弹拨的方式,把冬不拉当成歌曲里的土琵琶,父亲唱得怡然自得。

这次在莫高窟,看见各式各样的乐器,有的和冬不拉极为相似,有的则像是冬不拉的升级版。

莫高窟中不仅人物造型精美绝伦,婀娜多姿,众多古代乐器也同样熠熠夺目,种类繁多。比如220窟北壁药师经变图上面乐师所持的琵琶,就非常独特,弧线型的荷叶线条,流畅自然,优雅漂亮。

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这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唐代建筑里,就有一把举世无双的唐朝五弦琵琶,紫檀木的材质,镶满玛瑙、夜光贝等几十种珠宝。据说是唐朝皇帝款待日本遣唐使时,赠与日本天皇的,保存在正仓院。

《唐书.音乐志》记载唐朝有五弦琵琶,来自西域,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流行,宋朝后渐绝迹,只有四弦琵琶传世。

正仓院一年一次的琵琶展出,都是观者如潮。世界各地的人们争先恐后的排队,想要目睹无比珍贵的唐朝千年文物。

日本文化里,流淌着大唐的基因。

从胡旋舞到紫檀螺钿五弦琵琶,世界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果让我对灵感来自于敦煌艺术或舞蹈或动画片的表现形式,依次排列出喜爱程度的话,顺序应是飞天、反弹琵琶、九色鹿。这也是我本次敦煌之行的打卡清单,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甚至超出预期。

然而,莫高窟璀璨的造像、壁画浩瀚博大,我们有幸得以接触欣赏到的内容,实在是沧海一粟。

可叹沧海桑田,经历着无情的岁月和风沙摧残,莫高窟灿烂的瑰宝,眼见着残缺消失,天然颜料因为氧化变色,面目柔美的菩萨成为“黑脸包公”。如何才能留住这些世界文化遗产?许许多多的人在努力,有年过八旬把毕生都交付敦煌的老院长樊锦诗,和她带领的敦煌研究院专业团队。也有用数字化保护文物,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的互联网公司。

▲敦煌壁画历经千年后的色彩

早在2018年,腾讯新文创就开始探索在“科技 文化”下,如何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潮流的融合与发展。王者荣耀更是先行先试,推出了“遇见飞天”、“遇见神鹿”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皮肤。

继遇见飞天和遇见神鹿之后,王者荣耀再次推出貂蝉皮肤遇见胡旋,用数字化还原敦煌文化之美。既有原样复刻又有大胆的创新,用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敦煌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爱上敦煌。也让人听着胡旋音律,去走进一段有声有色的中国故事。

▲敦煌研究院与王者荣耀携手推出的“遇见胡旋”皮肤

从初唐兴起到大唐盛世,跳着胡旋舞的舞伎,见证了长安盛唐的万千气象,就像做了一场梦,这场盛世大梦,是东西方文明的大融合大发展,各民族的老百姓能够和睦相处,国泰民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