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系列之《股票作手回忆录》1

从本章开始,我们进入本栏目的最后一个篇章—市场派,我们将讲述三本书,分别是《股票作手回忆录》、《金融炼金术》和克罗的书籍。

市场派vs价值派

市场派和价值派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重视市场的力量。对巴菲特而言,市场可以关闭,因为那只是为交易者而开,但无论是赛思·卡拉曼还是霍华德·马克思,多少会关注MrMarket,并且有深刻理解和论述。

市场派不是说不关注基本面,而是把基本面和市场面结合,强调市场反应。《股票作手回忆录》是这方面的扛鼎之作,这本书写于 1924年,迄今已80多年,经久不衰。对于利弗莫尔这人,历史也多有研究,有好几本书。比较著名的有四本:第一本是《股票作手回忆录》,假托记者而写;第二本书是《股票大作手操盘术》,是他自己亲自写的;第三本是《杰西·利弗莫尔疯狂的一生》,完整论述其生平,除了前面两本书的一些内容外,还写了其家人的经历;最后一本书是《Jesse Livermore: Boy Plunger》,这本书最详尽,甚至把他小时候的成绩单都找到了,可惜是英文版,读起来比较累。

接下来我们会分几篇文章论述此书和心得体会,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些重要章节的分析,第二部分是专门探讨利弗莫尔之死。

利弗莫尔的第一次破产

第一章介绍了利弗莫尔的生平,他14岁离乡背井,去“对赌行”谋生。所谓“对赌行”不是真正购买股票,而是猜股价。利弗莫尔一开始在“对赌行”做抄报童,凭着对数字的天生敏感他发现了股价波动的某种规律,最终他开始玩这场游戏,以致于很多“对赌行”将其列为黑名单。但这时候其实不是真正的投资和交易,顶多类似日内短线交易,并不真正购买股票。但这段时间的经历训练了其盘感,这可能是市场派天生需要的东西。

第二章到第四章介绍了利弗莫尔第一次破产之旅。本书记录了利弗莫尔三次破产,每次破产后都能化蝶重生、武功更近一步,直到最后的幻灭。他第一次破产是21岁,他将“对赌行”赚来的2500美金真正带入交易所,最终血本无归。这主要是“对赌行”并不是真正的交易,当真正交易时会有时滞,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磨损成本”,当规模大时,这种“磨损成本”足以把你杀死。所以利弗莫尔很快破产了,但这次破产把他从“对赌行”的行为模式中解放出来,让他关注股价的中期运动和基本面。他再也不是那个只会猜股价的短线少年。

大势最重要

第五章叫《大势最重要》,这章的核心内容就是“你必须关注大的行情,在大行情面前保持钝拙感”。这里讲了一个故事,有个绰号“火鸡”的老人,在这个市场里面已经待了很多年,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做一些短线,但这个老人永远只会说一句话“这是一个牛市”、“这是一个熊市”。

利弗莫尔一开始很难理解这一点。1906年,他看对了一大波行情,但实际上没有挣到钱。最核心原因就是:他喜欢大行情里做波段,最终把仓位做没了。直到此时,他才深刻理解“火鸡”的话,在大行情面前要保持钝拙感,不要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利弗莫尔认为赚大钱要靠“坐住”,而不是“做对”!

这一点我自己经过了很多牛熊,也是深有体会,其实无论是大牛市、还是大熊市,最好就是什么都不做,大牛市坚定持有就好、大熊市什么都不碰。但问题是这份耐心和定力实在难得。

到这个时候,利弗莫尔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从一个“对赌行”的短线选手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操盘手,也解决了第一次破产的困惑——太关注于短线、对稍微长的东西都不关心,更不会关注股票背后的基本面。

投资直觉

第六章讲述了一个故事,利弗莫尔有一次休假的时候,看一个股票很不舒服,有种强烈的卖空欲望,最终卖空了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似乎没有其他理由。最终发生了旧金山大地震,这个股票跌了很多。

这似乎是个神奇的故事,靠直觉投资,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其他投资大师身上,比如说索罗斯觉得头寸不对的时候经常会背痛。但我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事实上当我们每天日思夜想、沉浸其中的时候,生理心理都会发生某种变化,才会有这种所谓的直觉。

未完待续·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