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钱、缺技术、缺市场……俄罗斯如何走好转型路?

联解体之后,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济经历了制度转型危机,在全球经济中的排名大幅下降。进入21世纪,俄罗斯经济颓势开始扭转,进入恢复性增长轨道,1999-2008年,俄罗斯GDP年均增速保持7%以上,2008年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已恢复到第八位。但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危机暴露无疑,大国复兴步伐明显受阻,这也成为制约俄未来发展的致命“内伤”。

实际上,俄高层对经济结构痼疾早有警觉,一直尝试扭转不利困局。总统普京复任以来多次强调,必须尽快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推动创新经济发展,确保经济稳定增长,降低重要行业生产下降风险,抵御全球经济动荡带来的不良影响。但面对经济发展难题,俄政府面临“缺钱、缺技术、缺市场”等多重困境,要摆脱当前经济的结构困境绝非易事。

俄经济对油气产业形成“惯性依赖”
经济发展模式痼疾难消
当前,俄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顽固,近15年来俄经济发展对能源、原材料的依赖不降反升。油气收入一直是俄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达50%,约占GDP的10%左右。
2014年俄油气出口收入更是占联邦预算收入的52.2%以及GDP的18.7%,创历史新高。显然,出口资源成为俄政府保障财源、维系公共开支和政权稳定的最便捷最有效手段,这导致俄经济对油气产业形成“惯性依赖”,未来俄“能源立国”的方针恐难改变。
与此同时,俄罗斯经济依赖能源产业,却并非依靠这些行业自身的效率、产能和产量的提高,而是更多受价格因素的主导。
俄经济发展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俄罗斯近年来的出口增长结构中,能源出口实物量增加值占比很小,效率的提高微乎其微。如2004年出口增长35.9%中,价格因素占比为24.9%,可以说1999-2008年,俄罗斯经济年均增速保持7%以上,就是得益于当时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
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是国际油价飙升时期,俄经济也呈现积极增长的态势,但受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国际油价大幅跳水影响,2009年俄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全年GDP增幅为-7.9%。

在当前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低位徘徊的情况下,俄经济发展再度遭重创。2015年,俄乌拉尔原油均价仅为53.61美元/桶,比2014年103.04美元/桶下跌47.5%;受油价低迷影响,俄2015年对欧出口天然气价格仅为238美元/千立方米,较2014年均价(349美元/千立方米)下降32%,创11年以来最低值。国际能源价格走低成为掣肘俄经济增长的“罪魁祸首”。据俄专家评估,国际油价每下降10美元/桶,俄GDP增速就将下滑0.8%。2015年,俄GDP负增长3.7%。

俄专家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经济将呈现谷底徘徊的“L”型曲线,长期衰退成“新常态”。可见,俄能源经济严重依赖外部市场,而市场的变化非俄自身可以掌控,这是导致俄罗斯经济发展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
科技创新说易行难
当前,俄搞“创新发展”陷入“顺境时无心、困境下无力”的窘境,产业结构调整只能“纸上谈兵”,发展严重缺乏“后劲”。
2011年,普京主持修订《2020年前社会经济发展长期纲要》,明确以新的增长模式和社会政策来实现经济现代化。同年9月,俄政府制定《2020年前创新发展战略》,作为《2020战略》的补充,提出创新经济的具体目标:2020年创新经济占俄GDP的比重将提至18%,占全球创新经济的5%-10%,排名第5-7位。同时,试图加快经济多元化进程。梅德韦杰夫也强调,必须奠定创新、非原料型经济的基础,否则俄仍将处于原料附属的状态,“除油气外,俄还应有些其他的东西”。
但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报告显示,由于制造业和创新产业投资回报较低,且培育周期长,俄政府促进经济创新发展的效果甚微,结构调整缓慢。
据统计,2015年俄创新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重仅为8%-9%(发达国家为15%),与2012年的指标比几乎没有变化;俄非原料领域的劳动生产率比整体经济效率低18%。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机械设备严重陈旧的困境,相关产品市场竞争力有限,这导致机电及高科技产品占俄出口不足10%,占世界市场份额仅为0.4%,而相关产品进口占比则近50%。
当前美欧对俄技术制裁更使高科技产业发展日益艰难。可以预见,产业结构固化、新兴产业难产将使俄在未来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进一步下滑,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更无力抢占制高点。
再工业化任重道远,难有胜算
尽管目前俄经济总量已恢复到解体前水平,但是国家创新能力只有1990年的20%,全面实现创新发展任重而道远。2012年普京履新以来,为快速实现推进创新发展,实现早期收获,他选择俄经济领域中基础雄厚、容易推进的能源与军工两大支柱产业作为抓手,优先推进能源领域创新发展与国防工业现代化,积极打造传统产业集团,加紧落实经济现代化战略。
强化能源控制,力推“能源现代化”
普京履新后,大力打造能源产业巨头,优先推进能源现代化助力创新发展。
普京亲自推动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石油”)从英国石油公司和俄罗斯AAR财团手中收购秋明-英国石油公司(THK-BP)全部股份,总市值560亿美元。“俄石油”收购THK-BP后,开采量、储量跃居世界第一,资产规模进入世界10强。俄智库称,政府借此已控制国内油气储量45%,重新回到1990年水平。
俄政府还将统一电力系统国际公司与伊尔库茨克能源公司合并,成立世界最大电力公司。加之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储量、产量早已位居世界第一,资产规模居世界八强之列,俄将拥有数量众多的世界顶级能源国企,这将为能源领域优先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同时,普京尝试走一条用油气资源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的能源现代化之路,欲引进欧美大陆架油气开发的先进技术、提升油气行业现代化水平。计划2030年前每年从北极大陆架开采8000万吨石油、2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年产值逾千亿美元,以此作为财政收入的新增长点,保障创新发展和社保支出。
按普京设想,未来30年内,大陆架项目将为油气领域吸引5000亿美元、为相关领域吸引3000亿美元直接投资。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维持能源产能保障经济增长是俄政府的唯一选择。但俄70%的钻井设备和30%的修理机组老化,一半采油设备磨损度超50%,能源现代化迫在眉睫,未来投资也必将优先于此,这将进一步固化能源产业的优势地位。
借“军备更新”拉动再工业化
苏联时期国民经济军工化水平很高,约70%的机械制造业服务于军工生产。但叶利钦时期,对军工领域进行“雪崩式”改革,70%军工企业破产,机械制造业陷于停滞。

为了迅速摆脱单一依靠能源经济的发展方式,走上创新发展之路,普京强调国防工业现代化改造是国家最优先的任务,政府计划2020年前拨款7700亿美元为军队购买新武器装备和进行国防企业现代化改造。同时,政府将允许私人投资军工企业,2012年已成功引进私人投资生产轻型武器。政府还考虑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核工业领域,最终使私人投资占军工行业的30%。

普京强调,未来军工领域投资重点为航空、核能、航天和造船。主管军工业的副总理罗戈津指出,要以军工企业现代化促进民用制造业发展。目前,俄军工行业产品的45%为本国军用、22%用于出口、33%为民用,未来军工企业生产的民用品比重将提高到50%。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路径将是一把双刃剑,虽有助于快速实现“再工业化”,但也容易造成产业结构的再次失衡,这将导致俄经济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固化,未来俄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可能会越来越被动,应对的举措并不多。同时,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徘徊,西方对俄制裁又直指其油气、军工等经济支柱产业,俄相关行业发展因缺乏资金与技术开始削减投资规模,甚至有些已陷入停滞。普京这一宏伟蓝图虽看似完美,但能否实现尚待观察。
外部环境挑战严峻
经过20多年的经济转型,俄罗斯已经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其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强有力制约。
未来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结构深度调整、发展起伏不定的高风险时期,俄罗斯经济也将受到诸多影响。
影响未来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国际因素中,挑战大于机遇。可以说,目前俄罗斯经济发展面临新世纪以来最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其所遭遇的发展困境甚至超过2008-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那时外部因素较为单纯,更多缘于经济层面的冲击,而当下的外部因素太过复杂,经济因素与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相互交织,有时非经济因素影响占据主导。
普京能否化解外部挑战重启“复兴之路”,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意愿和决策,也要看与外部互动的结果。一方面强化与“东方”国家合作在多大程度上能缓解俄经济窘境尚待观察,另一方面何时能实现与美西方关系的转圜从而破解经济困局也无定数,而这一点将更为关键。
此外,俄罗斯智库认为,全球第二波危机亦即“新的大萧条”可能来临,这是俄罗斯面临的新的全球性挑战与风险。如果是这样,世界经济将可能在2020年,也就是第六次技术浪潮的基础创新建立后,才会进入“长期复苏期”。在此背景下,低速增长、底部徘徊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俄罗斯经济的新常态。
作者简介
李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 副所长‍‍
全球技术地图

微信号:drc_iit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