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心理学的故事:她带来的希望与安宁
我怎么与心理学相遇的
2010年的某一天,我在图书馆路过一个书架看到了一本书《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丹尼斯·库恩著。
这个起点我一直记得很清楚,是这本书让我知道,我们可以如何去了解并理解人。通过科学的心理学,认识我们的大脑,理解我们的心理动机,思想过程,优化我们的行为,增加对生活的满足感。
也隐约地让我感觉可以对未来开个新的方向,并似乎对10岁时产生的有关心灵的困惑有了除灵魂之外的另一个可以解释的可能。
“为什么我在我的身体里,而不在她的身体里?“,那个月光明净的夜晚,小学夜修的课间,同学站在二楼,我在操场,听到她叫我,我抬头看她的时候,心里冒出的想法。
后来自己给出的解释是我对她的羡慕,因为她家里开食杂店,每日都带好吃的给我们。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便开始收集心理学相关的知识,看到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然后报名并参加了考试。
学习感兴趣的知识,基本用不上努力两个字。因为那时的你就像海绵,一有水你就吸进去了。从此或多或少,从未停止过。
心理学对我起了什么作用
一项知识的摄入,除了满足精神的需求之外,如果能够有助于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才能使这份知识对你的意义更为深刻。
这些年由于学习心理学,会去尝试着理解自己过往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了解自己的固有模式,看到那个容易让我跳脚的按键,接受曾经介怀的事情,原谅曾经无知无畏的自己。
让自己明白正是由于过去那些经验才造就了现在的我,那些搭建起来的自我框架既是限制,也是保护。
它陪我度过了迷茫的时刻,疲乏的日子。让我在孤独中没有迷失,压力下没有完全崩溃。
只因为它在我心中种下了信念:保持希望。
我们生存下去,因为我们还有希望。由于希望,使得我们拥有可以更好地创造生活的信心。
这种信心就会产生自我效能感,一个人内心对TA的生活有掌控感很重要。
如果自我效能感比较强,那么事情发生时TA能够有信心,镇定地去应对,积极地去努力让尽快自己与现实恢复平衡。
2017年到2018年我参加了壹心理咨询师提升营的训练,这样有目标有期限的学习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动力。
整整一年,每周的课程学习,每本书的阅读,每次的咨询练习和讨论,每篇论文,每个作业,我都努力地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最终结业,还意外获得优秀学员的荣誉。随后通过倾听师面试,成为一名壹心理倾听师。
那一年,还带着未上学的两个幼儿,只有每个夜半才是我学习的时间和独自的空间,但从没有想过放弃。
我自认为并不是有很毅力的人,经常很容易就会放弃一个想法或半途而废一个决定。但是对于心理学,到现在还是求之若渴。我很庆幸,也很感激遇上了它。
如果把生活中的事件分成想做的,能做的,该做的。最终决定一个事情能不能完成,取决于你要不要做它。你要,不要?
当你确定一件事是你要做的,你和这个事情就像两片正负极磁铁,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有条件,你们就会在一起。
我想用心理学做什么
经过了相关的培训,考取了资格证书,继续不断地学习各门各派理论技术方法,逐渐对心理咨询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开始尝试着去实践和应用它,期望能够对需要的人有所帮助,以及实现自身追求的价值。
目前因为时间关系,在壹心理倾听版块也只是偶尔上线。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应用一些理念和方法。比如孩子的教育,我在这几年一直陪伴着孩子,因为客观原因,也因为明白孩子在童年时期,特别是三岁以前尽量和父母一起生活,尽力让他们能有安全的依恋。
我明白这几年陪伴的价值大于我去工作对他们的价值,也一直在克服因生活琐碎而产生的无价值感,在这种拮抗与拉扯中,在情绪反复起伏中,通过心理学的陪伴来历练自我的觉察与成长。
我也很喜欢通过文字的方式传播与科普心理学,一个回答、一篇文章如果能让看到的人有所连接和触动,如果某位读者有一丝可能由此发生一点改变,那么意义也就显现了。比起心里咨询一对一的探索,文字影响的又是另一种方式的顿悟。
心理学带给了我希望和内心的安宁,我相信通过这个载体,一个人失衡的情绪都能被自己或他人安抚,找回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