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向阳】曾为宁海人民造福了上千年的长街盐场

周末,我们文化宁海创作团队一行8人,来到长街伍山向阳村,在长街镇向阳村第一书记张艳素、长街镇联村干部王明科和向阳村书记李庆鲁的带领下,来到了伍山盐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白茫茫的海水。看不到往日盐民扫盐、挑盐的劳动情景,也看不见堆成小山似的盐山,只看到一块块的盐田里蓄满了海水。

不知情况的我疑惑地问他们,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在我身边的向阳村李书记告诉我1997年8月18日遭特大台风袭击,原修的标准海塘岸全部冲毁。因修复筹资困难,1998年这两个盐场都租给了个体户。2003年12月5日宁波市盐业管理局下发了关闭通知书,2004年,伍山盐场和长街盐场相继倒闭,租赁人将剩下的经营权转包给了养殖户。至此,长街千年盐业史划上了句号。遗憾之际,我与他们谈起了当年几次来到这个盐场的趣事。

记得小时候,我们的村还叫生产队,队里经常分东西,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分盐,因为盐不像桔子、西瓜那些东西拿来就可以吃。可父母哪会管你小孩子的想法,一听到生产队长喊分盐喽,就催我和哥哥抬着大箩筐,去等候分盐。因为按照队里登记的名单先后顺序叫到谁,谁上前领取,过秤,所以不用排队。大伙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大人闲聊,小孩瞎玩,谁都不急,并且当作是大家欢聚的大好事。前头分到的,有些人家里有事就回家;有些人家里没事的,就把盐筐放在一边,凑到谈得拢的社员旁边聊上一阵。

那时的村民叫社员,这是因为当时的乡政府叫人民公社。记得那时候我们写信时,通讯地址叫长街区龙浦公社连浦大队中塘生产队。1983年10月,国务院根据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了撤社改乡的工作。至此,人民公社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人民公社社员又重新被称为农民或村民。这时候,我们写信时,通讯地址变成了长街镇龙浦乡连浦中塘村了。改了以后,开始叫着还有点不适应。后来撤区并乡后,通讯地址又变成了长街镇龙浦片连浦中塘村了。

记得当时作为社员很光荣,我们小孩子也以当一名小社员为荣,所以经常唱当时的流行歌曲《我是公社小社员》。歌词是这样的:
                       我是公社小社员来,
                       手拿小镰刀呀,
                       身背小竹篮来。
                       放学以后去劳动,
                       割草积肥拾麦穗,
                       越干越喜欢。
                       哎嗨嗨,哎嗨嗨,
                       贫下中农好品质,
                       我们牢牢记心间,
                       热爱集体爱劳动,
                       我是公社小社员。

我从队长他们那儿知道,这盐是从伍山盐场分来的,不要钱。我当时想这盐场真好。我们农家要腌制咸菜萝卜这些长年要吃的农家咸下饭。要是没有盐分,像现在这样去买的话,真会心痛死。同时,心里也在琢磨,这盐是怎么晒起来的,就是海水放在那儿它就变成盐了?

直到那年,我和哥哥到伍山盐场的外海抓蛏子,路过伍山盐场,看到一块块的盐田,有些田里是海水,有些田里有海水也有盐,有些田里没有海水都是盐,才仿佛明白盐就是这样晒出来的,回家欣喜地告诉小伙伴们,我到过盐场,知道盐是怎么晒出来的。当小伙伴要我说说盐到底是怎么晒出来的,我又不知道了,只是含糊地告诉他们,海水放进来,放到盐田里,盐田就像我们的稻田一样,太阳出来了,晒晒晒就晒出盐来了。

真正了解盐是怎样晒出来的,是我在长街镇中心小学工作的时候了。那是90年代初,我们学校正在积极参与宁波市教育局开展的整体优化实验,我们学校也是实验学校之一。我们就带着学生来到伍山盐场了解盐场的历史和它的作用,参观采访晒盐的整个过程。当时的农场场长自豪地向我们讲起了盐场的悠久历史。

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长亭盐场在县东一百二十里,旧在港头,大观三(1109)徏今地。”  旧场基港头,即今水车、越溪两地,境跨白峤港两岸。当地海游澨山陬,地狭卤淡。故而北宋时东迁长亭。

内场签民为灶户,编定里甲,外场雇工帮煎,与内场不同。据康熙《宁海县志》记载:灶丁(即盐民,又称亭户)宋时1379丁,明代增至2474丁,明天启间(1621-1627),有灶涂口七(即盐田)250顷66亩,灶丁2691丁。延至清初灶丁仍有2696丁。年产盐2万担左右,是为鼎盛时期。

当时长亭盐场很有名气,有诗为证。曾任台州判官的陈知柔写了一首《次海上长亭村》

行到山穷处,微茫岛屿青。

       百年多逆旅,万事一长亭。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
       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虽然没有写到长亭盐场,却写出了盐场的气势,“风雨晚潮急,今见海冥冥。”仿佛盐滩美景再现。而宋朝诗人楼钥题目就写到长亭盐场,诗句很长,节选几句。

送元卫弟赴长亭盐场

(宋朝)楼钥

亭民亦良民,孰谓俱无赖。
       官吏既扰之,兼并责逋债。
       熬波亦良苦,乐岁色犹菜。
       输盐不得钱,何以禁私卖。

曾经的伍山盐场   《长街镇志》提供

此后,由于这里台风较多,时时吞噬盐滩。可不屈不饶的长街人民,一辈又一辈坚守在这里,毁了再修,修了被毁,毁了再修,一直坚持了近千年,可规模越来越小。

为了提高盐的产量,更好地服务宁海人民,1966年始建伍山盐场。工程分围塘、建滩两期进行。是年国庆节,经围塘指挥部组织发动,全公社8个大队2000余民工,分段开工筑塘。历时165天,于翌年3月中旬,土塘坝顺利斩水合拢。坝长2450米,高4.5米。其后,加砌块石护坡,同时建成纳潮,排水提升式水闸两座,共3孔。盐场地处伍山乡东南,东濒岳井洋,北起松岙闸,西与下长山村农地接壤,南隔园山闸与长街盐场毗连。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达2200余米,场区面积1560安,生产面积1055亩。该场东、南、北各有港口,运输、纳潮、排水皆极方便,无虑淤涨,有公路贯通盐场。

曾经的伍山盐场场部   《长街镇志》提供

听了场长的介绍后,我才知道我们村为什么每年可以分到盐,原来我们村里的人也参加过盐场的建设,这盐场也有我们村民的功劳。

他还详细介绍了晒盐的过程:盐田一般分成蒸发池和结晶池两部分。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可从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 。)

晒盐

1

盐滩

海水上涨时,通过渠道把海水放进盐田,也就是蒸发池里。海水先放进这种盐滩上沉淀,自然挥发,过滤。

若干天后,海水就成了这样的颜色,叫卤水,含盐分很足。

2

卤水池

卤水是宝贵的原材料,把这些卤水放进专门的卤池里保存。不要担心掉下去,这里淹不死人,就像死海。

藏卤水的地沟上面有专门的防护设备,以防风吹雨淋。

3

结晶池

等到日光充足的好天气,卤水就引放出来,放到结晶池里,在铺着黑色薄膜的结晶池上自然蒸发。

晒了以后,就会有盐的结晶了。这时最怕雷雨,来不及收的话,就要冲的稀烂。

4

贮藏盐坨

等盐变成结晶体了,就扫起来,放进畚箕挑到指定的地方贮藏起来。盐就是这样用人工挑担的方式,一般堆成这种长方形的盐坨。上面用薄膜覆盖防雨。

学生知道了晒盐的整个过程,回去就写盐是怎样晒出来的作文,既懂得了晒盐的科学知识,也获得了写作素材,提高了采写能力,真是一举多得,综合教育啊。

因为教学效果好,我们学校有好几届学生来参观学习过。由于我对这里比较熟悉,每次都是一起来的,认识了场里的不少人。为此场里有一个热心人,还托我帮场里当会计的一个姑娘介绍对象。推迟不过,在一个星期天,带着和这位姑娘年龄相仿的同事,特地赶到伍山盐场相亲。两人见面后,终因种种原因而没有下文,此后就再也没有来过盐场了。

本以为今天是故地重游,也许还能见见当年的老熟人。可物是人非,盐田还在,盐场已没,盐场的熟人也见不到喽。曾经为宁海人民造福了上千年的长街盐场(包括伍山盐场),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编辑:叶贤仁

图片:叶贤仁

审核:葱     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