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驱逐恐惧训练的点滴收获|汪燕辉·早茶夜读576
576| 读城记2020
文/ 汪燕辉
44岁,NGO工作者
作为一个建筑领域的小白,凭着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开启了对C亚历山大的建筑学理论经典著作“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的阅读之旅。不用中文标题是因为原本是想读中文版的,还没翻开就听读友们在吐槽此书的翻译,索性就选择了看英文版。
不仅如此,建筑零基础,英文一般的我,还仗着一份好奇心一头跳进洞主挖的坑——和20个小伙伴一起翻译这本经典著作,我认领了第18章。过去半个月的碎片时间全花在这本书上了——其实也就是能勉强浏览一遍。囫囵吞枣过后才知道这个坑有多深。
翻译群里第一天就为本书扉页的一句话如何翻译展开争论。“To you, mind of no mind, in whom the timeless way was born”,我的翻译是:“有心或无意,常道生于汝。”看过本书,对这句话的含义依旧是一头雾水。
不过,作为一个外行的好处是不必强求。虽说不能像知识储备丰富的其他读友那样,谈建筑,谈存在主义,只能流水账般的记下对我有所触动的思考碎片。但是,就做一把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吧:“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先说说本书的结构。全书总共二十七章,结构非常清晰:开篇定义常道,中间三部分依次讲常道追求的结果——无名之质,达到这一结果的法门——模式语言,以及运用模式语言营造的方法,最后一部分解释运用常道的终极奥义。看后记里面说,如此清晰的理论框架是基于作者十三年的打磨。这真是铁杵成针啊!
在本书的呈现方式上作者充满匠心。开篇第一页,作者详述此书的阅读方法:这本书的整体要大于细节。建议普通读者如果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不要花在详细阅读前两章上,而是概览每个章节的标题、斜体文字部分和首尾,这样就能在几分钟的时间把握某章主旨。在本书的标准目录页后,专门有长达七页的“详尽目录”。类似于学术报告里的执行摘要,阐明了本书的核心观点。如果有兴趣详细了解可再继续阅读全书。对我这样的建筑小白这个提示非常重要,尤其是主要阐述模式语言的使用方法那部分,遵循作者推荐的方法得以相对高效的完成阅读。遗憾的是在本书的中文版中,作者的这份匠心并没有体现出来。
虽然限于自己的单词量,读起来磕磕绊绊,但是对本书简单而优美的语言,还是印象颇深。比如在P32页,阐述Comfortable这个概念时,作者用三段文字描写冬日下午一人灯下读书喝茶的场景,朴实无华的语言(初中英语水平应该都能读懂)却让读者有栩栩如生的代入感。类似的白描场景还有很多,比如阐述alive时举的篝火燃烧的例子(P30),关于日本村庄里鱼池的描写(P38),等等。作者的白描功力可见一斑。
回到本书的主题上来吧。作者的理论显然受到了颇多禅道思想的影响。比如,在253种模式语言中专门有一个叫Zen View(禅观)。
我对作者思想的简单概括是:常道恒在、道法自然、取乎语言、术业专攻、无我而至。虽然作者主要是在讲常道在营造上的应用,而我更多的是把它看成一本生活哲学书。
常道恒在是作者坚信营造一个有生命力的建筑物/社区/城镇是有一套恒常的方法的,这常道的来源就是这个建筑物/社区/城镇里的每一个人。这一常道是不能从外界获取的,而是从内在生发出来的。因此追寻这个常道的过程就是推动生命的力量从内而外释放的过程。
常道能帮助我们找到“无名之质”(the quality without a name)。作者所说的“无名之质”是存在于人、建筑和自然中的,是客观而精确的存在,却无法为之命名,因为一旦为它选取了名字,就限制了对它的全面而精确的描述。看到这里我脑海里盘旋的就是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作者举的“无名之质”的例子是一棵英国乡村花园里墙边向阳而开的桃树。他用了七个单词,试图阐释这个“无名之质”的特质。分别是alive、whole、comfortable、free、exact、egoless和eternal 。每一个单词都无法说明“无名之质”的全貌,“无名之质”至少要包括这几个单词囊括的含义。
我注意到,作者认为人存在的终极目的也是寻找自己人生中的一个个“无名之质”,在那一刻我们就会非常有生机。在本书后面谈到repair(修葺)的时候,作者再次回到这个话题,他认为真正有生命力的活着,就是没有处于间隔中或者出离的时刻,每个时刻都是全身心的活着。在此他引用了禅师的话:"when I eat, I eat; when I drink, I drink; when I walk, I walk. " (P484)
巧的是,在阅读本书期间,一个海外友人跟我分享她给自己快满3岁的女儿讲“mindful monkey,happy panda”的故事,结论有些类似:Mindful,like your mind is full of the present,full of right now。
建筑或者城镇的特质是由在这里发生的事件模式和空间模式决定的。因此会有活和死的差别。活,是因为能让内部的生命力自然的释放出来;死,恰恰相反。疫情期间的武汉是个鲜活的例子,大家也许都看过封城期间无人机盘旋在“楚河汉街”上空拍摄的那段视频:事件模式的停止,导致空间的死亡。
为了使建筑/社区/城镇拥有“无名之质”,作者认为必须构建一套鲜活的建筑模式语言,这是通往“无名之质”的众妙之门。在这部分作者重申,建筑/社区/城镇的“无名之质”是不能从外在强加的,而是从内部绽放的——是由建筑/社区/城镇里的人们的行为点滴积累,直接或者间接塑造的。这让我想起了本人居住小区里一轮一轮的绿地争夺战:十多年前刚入住的时候,显眼的是由物业集中采购安置的,硕大参天的假椰子树和梅花鹿们,随着年久失修变得丑陋异常;后来业主们在楼前的空地和公地上的苗圃里种上了各式蔬菜,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便被物业清扫了一轮;转过年后,又有好事的业主们在空地上种上几株桃李玉兰,到春天繁花开满枝头,物业也就不来砍伐了。
作者认为,不仅人们的行动塑造了建筑/社区/城镇的外形,也塑造着它的特质。这点说起来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很遗憾现代建筑业已被高度专业化,一般人很难有机会参与到营造的过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如我一样,不认为营造是跟我有关的一件事。当我看到作者在实践它的建筑模式语言的时候,最初的实验是在他家院子里花3000美元建造一个400平方英尺的小屋。我想,在中国有这种一手营造经历的人是很少的吧?所以,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从阅读本书中收获的更多是思想层面的东西也就不奇怪了。
书里面有一张图片很是打动我,就是在P394页的这张图片,用来解释filtered light(过滤光线)这个模式语言的应用。如作者所言,认真对待模式语言的前提不是金钱。我以为,这是一种内在的对生命中“无名之质”的求索。
今晚二条
我的娃娃
一名初中生写给陶勇医生的诗
往期
TAN
回顾
“附近”在何处永恒?| 话说利索了,理想的精神栖息地还会远吗?| 人人都爱菜市场| 三座博物馆,带你认识北京城| 说说我家门前的日常公共空间是如何消逝的| 打开“无名特质”的一把钥匙| 哪家实体店,你们最不希望它倒闭?| 能坐坐的广场,才是好广场| 我在富顺县城关镇正街上读到了什么| 邂逅是一种刚需|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