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

理解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

作者:李广生

连续几天没有联系猪老师,熊孩子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为什么,他像个小学生一样依恋老师。他尝试着解释这种情绪,但苦于没有依据。他忽然想起猪老师经常提到的那个‘失败者’——四处鼓吹‘生命课堂’的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学习更是一种情感的沟通,知识是有生命的,课堂是有温度的;人类的学习,即便是学习那些极其抽象的知识,也总伴随着情感的体验;‘亲其师,信其道’是一方面,另一方则是‘信其道,亲其师’,‘亲’与‘信’是一体两面,相互依存。
“这或许就是我与猪老师越来越亲密的原因吧。”熊孩子心里想。
但他总感觉还不止如此,有一种更神秘的东西发挥着作用。有一种力量驱使着他,也可以说诱惑着他,让他那么渴望与猪老师交流。于是他拨通了猪老师的电话。
“想师傅了吧?”电话那头猪老师笑着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熊孩子开始称呼猪老师‘师傅’,猪老师似乎也很喜欢,总在熊孩子那里以师傅自居。有一次,熊孩子和猪老师探讨‘师傅’和‘老师’的区别。猪老师被难住了,不再喋喋不休,半晌没有回答。熊孩子竟有些得意,看着猪老师紧锁眉头,他有种满足感。就在这时,猪老师抬起头,与熊孩子目光相对。他笑了,对熊孩子说:“臭小子,看师傅笑话!”
熊孩子故意点了点头:“看来师傅也有不懂的东西。”
猪老师:“当然有。做老师时间越长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越多、需要学习的东西越多。所以我特别想请教你:‘师傅’好像是个古老的称谓,在哪些群体至今沿用这个称谓?”
熊孩子:“师傅,您越来越‘狡猾’了,总是把问题‘踢’回来。”他把“踢”字咬的很重,“不过‘踢’的很巧妙,不是直接‘踢’回来,而是变换一种方式,从而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也进一步打开了我的思路。”
猪老师:“你也越来越‘狡猾’了,能够看懂师傅的心思。但是我更欣赏你的这一点:不急于知道答案,而是更加关注思考。还是请你回答我的问题吧。”
熊孩子:“以我的观察来看,至今依然使用‘师傅’这一称谓的集中在手工业和曲艺界。”
猪老师:“这两个行业在教育下一代这件事上和学校教育有何不同呢?从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思考一下。”
熊孩子想了想说:“从内容上看,学校教育教授的是知识,手工业和曲艺界传授的是手艺……”
“知识和手艺有何不同?”猪老师突然追问。
“最大的区别……”熊孩子沉吟片刻,“最大的区别好像是,知识是概念化的,强调记忆,手艺是实践性的,侧重应用。”
“总结的非常到位!”猪老师伸出大拇指,“这必然导致它们教育方式的不同。”
熊孩子:“正是这样。所以学校教育依赖教材,手工业和曲艺界则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
猪老师:“你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不同的教学方式造就了不同的师生关系?”
熊孩子:“之所以喜欢和您对话,就是因为您总能触发我的思考。正如您所言,教学方式影响甚至缔造了师生关系。以知识为核心、以教材为载体、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实践为核心、以口传心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相比,后者更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
“为什么会这样?”猪老师说,“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可以把前者称为师生关系,后者称为师徒关系。”
熊孩子:“原因很简单。师生关系背景下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是一种单向交流的方式,而且交流的内容仅局限于知识,师生关系难以深入发展。为了保证学生听的效果,教师就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加强纪律的约束,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师徒关系背景下的教学是师傅带着徒弟做,在做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相互交流,交流的范围会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家庭、生活、情感等,深度也会大大提高,要不怎么说师徒如父子呢。”
猪老师:“你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这有利于深入思考。你能否用比喻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两种关系的特点呢?”
熊孩子:“您这是在考察我是否真的理解和理解到何种程度吧?我记得您说过,那个四处鼓吹‘生命课堂’的家伙说‘理解’是教育中最常用但最不容易理解的一个概念——究竟什么是理解,何以证明真的理解?有的学生说理解了,但实际上是一知半解,或仅仅了解了皮毛。”
猪老师:“很多教育专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哈佛大学一位教授写了一本书《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其中讨论了理解的六个侧面,分别是:解释、阐述、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对于教师设计教学有很多启发。”
熊孩子:“我还是回答您的问题吧,听到理论我就头疼。我觉得师生关系更像是契约关系,教师是供货方,学生是采购方,交易的东西则是知识……”
猪老师:“这个比喻很有意思!”
熊孩子:“师徒关系更像是亲情关系,师徒如父子嘛。”
猪老师:“维系师生关系的是物,维系师徒关系的是情。这是你想表达的意思吗?”
熊孩子:“正是这样。契约解除关系自然解体,情感一旦建立关系就会长久保持。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学生离开学校后很少再和教师联系,而徒弟与师傅的关系相对稳固,甚至能保持一生。”
猪老师:“如果让你依据刚才的讨论给教师提个建议,你会怎么说?”
熊孩子思索起来。他知道这是猪老师对他的又一次考核,理解不仅仅意味着能够解释、阐述,还要能够应用。想了一会他说:“改善师生关系可以从转变教学方式做起。”
猪老师:“能具体谈一谈吗?”
熊孩子:“带着学生做,在做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必然产生丰富而深刻的互动,自然形成饱满的、立体的、富有人情味的师生关系。”
猪老师:“这意味着教师要思考……”
熊孩子:“这意味着教师要认真思考带着学生做点什么,而不是光想着让学生学点什么!”
猪老师:“我认为这是一条很实用的建议,但你觉得教师们会热情的接受它吗?”
熊孩子:“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大胆的猜测一下,您是在引导我进入理解的另一个侧面——洞察,深入的理解不仅要看到它的有效性,还有发现它的局限性。也许您还会问我: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会接受这个建议吗?这样我就会进入到理解的神入和自知侧面。是这样吗?”
猪老师笑了:“既然如此,你就好好想一想。在教育中,理解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
……
“怎么不说话,熊孩子?”电话里又传来猪老师的声音。
“师傅,我在!”熊孩子连忙回答。他刚才沉浸在回忆中。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