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使用手册1.12
论语使用手册1.12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信与义,恭于礼的辨析
2.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解说
1.“信”的意思是说了并且算数,一般被认为是好的品质,但是缺乏内在标准。比如说,好的说了算数,那自然就是好。可万一是坏的,也非要说了算数,可能让事情更糟糕。所以,“信”需要一个内在标准,也就是“义”。
“义”有个比较通常的解说是“义者宜也”,也就是,你如此这般的去做需要是恰当的合适的。这样,“信近于义”就可以解释为你去坚守“说了并且算数”这条原则的时候,要注意那个“说了”的内容,那个内容只有是“恰当的合适的”,你去努力让它算数,才是好的。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之中,关于后半句“言可复也”有很多的解说,有的把这个“复”字解说成“覆”,也就是返,同反,意思就是说如果想要信近于义了,那么说了的并不一定都要算,得恰当才行,需要把这个“复”解说成检查检验的意思,就是说你可以从这个人在具体情境中的言和行里面去审视和检验这个人的“信”是不是恰当。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是说外在的恭顺谦逊也是需要有礼的内在标准作为根据,否则免不了是要招来耻辱的,其实,招不招来他者的羞辱不说,早就先自取其辱了。这两句的意思同样是在强调行动的一念发动处需要有一个内在的尺度作为方向性来把握,这个方向性的把握,才是一个人需要首先去谨慎看重的。
2.“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个的解说也很多,比较主流的有两种,一种是把这个“因不失其亲”的“因”字解说成是婚姻的姻,因为婚姻缔结而产生的亲,原则上不在五服之内,形式上不算是特别亲,这样的关系都能有所亲,这样的行为就是值得尊敬的。宗有尊敬的意思。因为有个亦字,所以这个尊敬是针对“信”“恭”和“因”三个语境说的。
另一种说法是把“因”解说成“亲”,这个“亲”字说的是君师友。两种说法讲的都是没有血缘上的亲缘纽带而有感情上的纽带的关系,如果能够做到“不失其亲”,这样的人就是值得尊敬的。
亲亲,是儒家的核心理念,这种情感源自于人的最原初的自然情感,但毕竟是要推而向外的,这种能够推己及人的状态,自然是值得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