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次的宽容总是与懒惰和缺乏行动连在一起的
我特别喜欢有对抗的讨论,学友之间聊天每次都是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这种时候最开心的就是我。
我也特别热衷于参与到里面去,总觉得那种争论收获特别大,一方面澄清了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听到了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的解读。
知道这种好处的肯定不止我一个,所以我们的小群体的这种讨论,一直都持续着。
我不太爱在那种特别大的群里交流。一个是人数众多大家知识背景不同,多数还都不认识,没办法有一个能够深入讨论的共识平台。所以群里面话题就会很散,应该更像是年会上三五句话打个招呼,三五个人聊甲,两三个人聊乙,远处还聚着几个聊丙的。只是信息的小范围震荡,不产生运思和辩驳的长链条。即便是有辩驳,多数时候也是观点的或者价值观的,这东西很难互相说服,最后只能是不欢而散。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总是会出现和事佬,说上两句都对都好都有道理的话。想当年胡塞尔为了应对相对主义带来的虚无主义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如今看看,这玩意是有些心理基础的,读胡塞尔的不多,拿相对主义出来说事儿的,却真是不少,还美其名曰这玩意是宽容。
要是这就叫宽容,那老夫子所说的乡愿,今天可能就不是德之贼了,反而要被拿出来当个超级大V了。宽容要真是那么简单,也就不用几百年来从理论到实践都在提了。
宽容不是和事佬,不是都行都好都有道理。你面前有甲乙丙三个行为选择,你想要从中选出来一个去实施这个行为,那肯定是要做一番比较的,即便这个比较是潜意识的或者本能的,那也是要比较的。
比较就是区分,区分出高低优劣来,一个人只要是还希望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那就肯定要有自己的一套区分高低优劣的价值观的。没有这个价值观的,那就是“大家”说这个最好,别人说那个最好,上级催我这样做,这不是自由,这是提线木偶,这是被社会思维支配的一堆不思考的肉而已。
所以我很愿意交那些有自己的自主的价值观,有自己的想法的朋友。选择的具体内容我们不知道,但是那个要做选择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就是用康德的话说,利用自己的理性的那种勇气,这就是一个值得你钦佩的人。
但是促使一个人有自主的行动力的这个价值观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区分出来好坏优劣之后,对你觉得不好的那些个东西的宽容,这种宽容显然是艰难的。因为你要有行动力就要信你的价值观,信了你自己的价值观,那就势必会造成对其他在你的价值观里面低的劣的的一定程度的排斥,那么这种排斥附带的是对别的把这个在你看来低的劣的的内容当做他的价值观里的高的优的内容的价值观的排斥。
这种排斥是深层次的,要解决也就是很困难的。在这个意义上的宽容才是难能可贵的。达到这一点才是从狂狷之士进展到了中庸之道,而上来就是都好都行都可以都有道理,那只不过是还没有到狂狷这个层次的乡愿而已。
你的都好就是对自己的价值观的不坚定,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不是比别的更优更好没有一个确定性,这怎么可能坚持呢。坚持不住了要么是半途而废,要么就是站在相对主义的道德制高点上,对,相对主义如今是道德制高点,然后说他的都对都好。
没有了行动就成了键盘侠,没有对错就成了白莲花,这样的人尽量别交往,用郭德纲的话,离他远点,遭雷劈的时候别连累到自己。
(问学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