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三歧: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临床如何区别运用
一源三歧: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临床如何区别运用
胡正刚 中医出版
导读: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熟地黄取净生地黄,照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性 味
鲜地黄,味甘、苦,性寒。生地黄,味甘,性寒。熟地黄,味甘,性微温。
归 经
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
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文献源流
《本草纲目》载:“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药品化义》载:“熟地,藉酒蒸熟,味苦化甘,性凉变温,专入肝脏补血。因肝苦急,用甘缓之,兼主温胆,能益心血,更补肾水。凡内伤不足,苦志劳神,忧患伤血,纵欲耗精,调经胎产,皆宜用此。安五脏,和血脉,润肌肤,养心神,宁魂魄,滋补其阴,封填骨髓,为圣药也,取其气味浓厚,为浊中浊品,以补肝肾,故凡生熟地黄、天冬、麦冬、炙龟甲、当归身、山茱萸、枸杞、牛膝皆黏腻濡润之剂,用滋阴血,所谓阴不足者,补之以味也。”
仲景书中的地黄即为现代之生地黄,临床上舌偏红,口干,舌边有瘀点的多用生地黄;舌淡的多用熟地黄;阴阳两虚者则生、熟地黄各半。地黄、麦冬得酒良,防其滋腻之性。熟地黄炭可纳气归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