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郁兼有,该如何抓问题的重点?李玉宾医案解析

李玉宾《中医临证带教班1期》第9课病案一

望诊

病案一:张某,男,41岁,天津人,
 
  咱们开始望诊……,大家开始一一望诊并叙述。
 
  刚才望诊,我们能看出来的问题基本上都说出来了。只是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没说到点子上,意思是说出来了,重点表述的不太突出。我们望诊一定要先望神,神气是最重要的,后面慢慢都说的都比较到位。
 
  一看整个神气,是不清透的,晦暗的,蒙着一层东西,尤其老远一看,就跟蒙着一层黑色面纱一样,这个感觉,蒙蒙的。这种不清透,神气不够清透,一定是内在的气不够清,肾气不够足,透不出来,一定有虚的一面。
 
  另一方面,这个神气,倒不是说面色很枯,没有那个枯的感觉,只是不清透。如果肾气真的虚得非常厉害,肾精枯萎了,那整个人就一片枯燥之象,枯萎之象。他还不那么明显,看着还有点油光,有一点油润的感觉,只是这个光不够清透,比较浊比较暗。那么这种情况就是郁结或者浊气是主要的原因,而肾气虚是次要的原因。
 
  这种面色,有同学说面色黧黑,比较恰当,差不多算是黧黑,黧黑比这个还要黑一些。这种黑在临床上相对来说比较少见一些,不能说见不着,比较少。我还见过比他更典型的,比这个还黑,老远一看就跟非洲人一样。
 
  这种黑实际上有两个原因,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虚和郁,这两方面的原因。肾主水,其色黑。肾虚的时候,肾中精气无以外达,就是精气出不来,精气出来是很光彩的,精气出不来的时候,就是本色的外露,水气的外散。
 
  所以有一些女性,有黄褐斑,肾气很亏的时候,面色比较晦暗。有黄褐斑,其实也是水气外泛的一个表现。包括女性怀孕的时候,也会显得黑一些,是因为胎儿发育,小孩阳气足,肾气比较足,肾气太足了,然后把水气给冲出来了,也是这个水气。但是那个水气它是带着光彩,比较好的那个黑色。这个有点晦暗的黑色,是一个虚为主的水气外泛,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这种内在的,比较深的郁结,气郁和血瘀并存的时候。你看血瘀,陈旧的瘀血,久病入络的时候,中医有一个名词叫肌肤甲错,面色黧黑,是陈旧瘀血的一个症状。实际上就是这种久病入络,陈旧的郁结,郁结得比较深,时间久,久而久之不能缓解,这个气自然就浊了,老郁在这儿,气一浊,就不够清透了,那么也会透出一股浊气来,黏浊之气。
 
  那么这种气,和肾虚的外泛的水气合在一块,就是我们看到的这种濛濛的,发黑发暗的这种感觉,就是既不够清透,又偏黑。其实它是两种因素,主要是肾虚和陈旧的郁结带来的浊气,这两方面的因素合在一块儿,导致这种外在的象。这两种因素,以郁结为主,肾虚为辅。
 
  他这种黑,还是带着一点点光泽的,又不清透的。他不是那种完全枯萎的,完全枯萎的那种黑就是肾虚了,单纯的肾虚。他是那种郁结为主,肾虚为辅,越黑郁结越重。这是单纯从神气和面色来看,是这么个问题。
 
  然后很多人注意到,头发稀疏,肾精不能上达,发为肾之华,肯定肾阴亏了。两侧鬓角头发明显的偏白,两侧是肝胆,那就是肝郁,白肯定比稀疏还要严重一些。这也说明郁结重,肾虚轻,从头发的分布、颜色我们能看出一点来,他也是郁结重,肾虚轻这么一个情况。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他的眼神,他的动作,你看他刚才坐在这边半天没动,就跟一个雕塑一样,看到了没有?一般人坐在这里都会多多少少会动一点,他坐在这不动的,非常的沉稳,这不是一般人,过于沉静。实际上就是他这个气场是内敛的,压抑的,而且眼神比较沉静,沉静当中带着一种刚毅坚定的感觉。你会觉的那个眼神是压下来,把自己也压下来的这种感觉。
 
  所以他这种心态,做什么事,都是坚定不移。说做肯定是一直做下去,不会停下。如果说的好听点,这是老黄牛,套上套子就跟耕地似的,不知道停下来,不知道歇一歇。说的不好听,就是有点认死理。当然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模特过来了,给我们示范一下,咱不是来挑毛病的,只是就事说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从理想的角度来讲,这个问题根本的原因可能就是,心里总想做成什么事,非常坚定地想做成什么事,这个思想非常的坚定。一方面来讲这是好事,另一方面来说,很多事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不见得能成,有些事不见得能够如愿。所以还要学会灵活变通,他在灵活变通这方面就稍微欠缺一些,或者责任感太重,或者说心里追求成功的愿望太强等等。总之就是不达目标誓不罢休,总有一种这个感觉。
 
  这样的话,容易给自己带来过多的压抑,过多的负担。这种负担长期的压下来,它必然导致什么?最首先,肝气郁结,就郁上了,肯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人家没事给自己减负担,他是人为地给自己挑担子,压力就比较大。久而久之,这种压力就把气血郁在里面,气血一郁,必然脾胃就差一些,气血流通就差一些。这个肾气由下往上它这个距离比较远,首当其冲就是头发,这个年龄根本不应该有白头发,比我大不了多少。所以肾精上不来,头发肯定就白了。然后郁结重的地方,头发稀疏就厉害,还白了。郁结越重,气血过来的越少,所以看头发的分布,你就能大概知道他的问题。
 
  当然好处就是,毕竟年龄在这儿,不是七老八十,是个中年人,底子还在这儿,不是太糟糕。
 
  这个年龄出现这种情况不正常,是不应该的,不应该这么早就出现这种面色,头发这么稀疏,鬓角又有这么明显的白头发,这是不应该的,六十岁还差不多,还差二十年,有点太早了。
 
  那么根源是什么?慢慢的你会发现,五脏六腑,它内在的精气和外在的这种表象,其实都是内在心性的一种外在的体现。最根本的根源就是心性,也不是说刚强,过于坚定。我觉得这个禀性可以再柔和一下,或者再轻柔一下,再灵动一些,遇事处理问题的时候,再善于变通一下。这样的话,自己给自己减负,负担就会减轻一些,负担一轻,心量,心气就打开了,心气打开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郁结,或者说郁闷,一气跟着就转开了。那脾胃好了,气血足了,肾精充沛了,脸色就红润了,头发慢慢就会密一些,也不会白了,还会变黑的,六十岁之前头发都可以变黑,都没问题。
 
  所以你看,他的眼神给人的感觉,不是很高兴往外放着光芒,是内敛的,是往下沉的,好像在看东西,眼神是往下的,是这种感觉。以后多高兴高兴,眼神多往上看一看,给自己减轻一下负担。
 
  刚才大家基本问题都看出来了,只是对这个问题的重点把握还不好,就是抓问题要抓重点。神气方面,你一看你就知道这种灰蒙蒙的感觉,因为不是枯萎的,有点油润性,这一定是郁结在里面,这是最关键的,这是核心。然后你再看他的眼神,是那种明显的内敛的,不柔和的,那肯定是心性比较结实的那种人。
 
  所以外在的这些,所谓五官开窍,包括这种肤色,头发,等等外在的表现,那是给我们提供佐证的,我们要看的最关键的就是神气,神气就是我刚才跟大家说的,一个是眼神,一个就是面部的神光。这个其实最好看,一眼就看出问题的本质,这是最核心的东西,后面就是气血层面的东西,再表浅一点,外在对应的五官开窍的东西。这一点大家基本上已经有感觉了,只不过在抓重点这方面,还要再进一步。

脉诊和舌诊

下面咱们看看脉诊和舌诊,大家过来摸脉……。
 
  舌脉这一块,你看,我对脉诊的要求一直不是很高,刚开始能把整体的脉气摸出来就可以了,具体的分布,摸得准不准都问题不大。你首先要把全局搞清楚,全局不清楚,局部摸的再清楚,可能解决不了整体的问题。所以我没有在脉象当中说哪一部脉,你非得要摸的多清楚,没给大家提这样的要求。把两个手的脉当成一部脉来摸,去感受这个整体的感觉,先把整体的感觉学会了,然后再慢慢地细分,这个也不是非得要求一步到位,都分得那么清楚。
 
  这个整体的感觉,你看,首先这个脉搭上去是沉的,不是浮在上面。脉沉,基本上是两个原因,一种就是气郁,一种就是气虚。气虚的话,脉沉而软,无力,软趴趴的,一按下去没东西了,这个明显不是。一按下去,他里面的气还是比较纠结的,有同学说摸着有点麻手,脉气在里面有点黏黏的,不够清透,不够痛快。而且这个脉气越沉取,力量相对越大一些,这就是气郁于内,不得外发的一个特征。
 
  至于脉比较黏浊,连续性不好,一方面是他本身正气比较虚,这种推动流通的力量比较弱。另一方面也是他本身病情的特点,气郁包括里面的痰浊这种郁结之气,结合在一块儿,导致这个气不够清透,不够通畅,所以你摸着就不痛快。那正气也虚,充盈不起来,所以有不连贯的这种感觉。
 
  有同学说,脉还有点软是吧?你看前面你们都没提到这一点,他的脉沉取的时候,尽管你摸着是有力的,是郁在里面出不来的,是不痛快的,但是他的脉气不是那种很刚,很急,还是透着一股偏软的感觉。这个软的感觉是什么呢?一方面是阴亏,另一方面就是痰湿盛,跟现在这个夏天相应。如果是冬天,软的感觉可能不明显,可能脉急,饱满有力的那种急。夏天天气热,整个天气是开达的,所以湿气比较重,相对来说脉就偏软,也算是脾胃虚的一个表现。这种软,湿气柔软,不管是脾胃虚,还有天时的原因。总之,这种软,表示他身体内部痰湿还是比较重的。
 
  这个脉比较黏,不通透,不够痛快是浊气,而这种湿软是湿气。湿气好去,浊气就难去一些,这是它们的区别。他的脉既不清透又有点软,痰湿或者是痰浊这两方面都有的,这一点从脉象上可以体会出来,大家这一点也都说到了。
 
  舌诊方面,明显的一伸舌头很薄,很瘦,比较消瘦。这就是时间久了,肾精亏得比较厉害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比较薄瘦的舌头。舌头的舌尖舌边,稍微有点艳红,淡淡的艳红,甚至有点枯燥的感觉,这是有点虚火,阴亏虚火,当然不是很厉害。舌苔是比较黏腻的,不是那种水气很多的水滑,有点枯燥的那种。实际上是因为阴亏,相对津液少,但是舌苔仍然是黏腻的感觉,这就是痰湿,痰浊交织在一块了。
 
  所以像他这种情况,由于现在天气比较热,他阴气又比较亏,没有那么多力量把它鼓起来,所以相对显得软,没有让人一摸就觉得弹手,感觉没有郁得那么紧。甚至你摸脉的时候,会觉得正气虚更明显一点,这是因为天时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这个脉象还是郁结为主,当然正气虚也很明显,刚才有同学说搞不清楚虚为主还是郁为主,虚郁都很重,但是相对而言,郁更重一些,原因就是他这个脉气不流畅更明显。脉气的不流畅同时也算是一种涩象,如果阴精很足,它就比较流畅,但是沉取摸着还比较有力,还是有一点根基,就跟我们刚才讲的面色还有一点油光,是一个意思,还有点根基。
 
  所以他仍然还是以郁结为主,这个时候一定要去开达郁结,从轻清疏散,就是木郁达之的角度,薄荷是必须要用的一个药。从内部振奋阳气来向上疏达,肉桂是必须要用的。从祛浊气的角度,化瘀血这方面,化浊同时又能破淤血,桃仁是必用的。这种黏痰方面的郁结,黑丑是必用的。其他的调气的,稍微来一点滋养阴气的,用了一点黄精,调脾胃的,行气的,方子开出来大家可以传看一下。
 
  这种问题的处理,我们实际这个课上,主要锻炼大家诊断这方面,诊断为主,因为大家毕竟都不是临床大夫,所以治疗这一环节,没有对大家提再多的要求,知道原则就可以了。

问答

   问:李老师,可不可以用皂角?
 
  答:这个情况用皂角也可以,但是不能用多,因为他阴精比较亏。皂角化痰很快很好,但是伤阴也很厉害。所有的痰浊,哪里来的?都是津液不能行散。津液本来是人体正常的阴精,当它不能正常的流通,布散为身体所用,就聚而成痰。你把痰浊化开,痰和津液是同源的,化痰必然伤阴。所以化痰浊的时候,如果阴精亏的比较厉害,要小心,不能多用。像他这种情况,因为现在天比较热,用一般的药流通也能动,所以没用皂角,用的话也可以,少用点,0.3克也可以,不能长时间的多用。
 
  像他这种情况,如果冬天的话,皂角必须得用。因为现在夏天,这个气就相对容易流通,那么我们不用皂角这个问题也能解决,避免伤阴,是这个意思。冬天必须用皂角,一般的药流通不开。
 
  问:李老师,像郁结比较重情况下,这时候用枸杞黄精怎么样?
 
  答:枸杞子黄精这两个药都是比较柔和的滋阴的药,用上都问题不大。当阴精不足,脉偏涩的时候,脉摸着偏沉,不够流畅,其实有一点涩象了,这个时候用黄精来滋阴,更快一些。包括他的舌头,有点薄,中间有点凹陷,阴精不足,土气弱,黄精补补土中精气。
 
  问:这个方子里面用薄荷的话力量是不是弱一些?
 
  答:是这样,这种陈旧的,或者说这种比较粘滞的郁结,不是跟放炮一样,“嗵嗵”它就开了,不是的。它一定郁的很深,你只能跟抽丝一样,慢慢给它散开。所以像这种情况欲速不达,只能用一些缓和的药,慢慢的给它散。
 
  薄荷是比较合适的,香附也可以,郁金也可以。如果你用麻黄,那就不行,用附子,恐怕也不行,都太急了。这个郁结就跟村里那个小胡同一样,你在里面附子麻黄就像开跑车,只能撞墙去。那这个薄荷小扇子轻轻扇着,再怎么拐弯风都吹出去了,慢慢就散出去了。所以像这种情况只能缓缓的散,很柔和的去散,可以长期的用。你用上麻黄,用上三天你试试,虚了。
 
  问:用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去加强这块儿的力量可以吗?
 
  答:用到一定程度后,气慢慢展开了,就可以加一点桂枝,温通心阳,一股阳煦之气。
 
  问:现在可不可以用桂枝?
 
  答:现在用桂枝的话,郁结还比较重,桂枝有点浮,有点急。肉桂可以少用一点,肉桂它偏沉一点。
 
  问:你的肉桂也不少,用了6克。
 
  答:夏天还好,冬天的话可能要少用点细辛了,也是跟季节有关。因为夏天相对来说往外散还好,肉桂跟桂枝有一个不同,桂枝比较浮,用多了容易聚在上面,引起心烦。肉桂气相对沉一些,比较纯粹一些,偏于从下往外散,所以破内在郁结的效果相对更好一些,一般不会引起心烦。桂枝用多了会引起心烦的,肉桂相对来说好一些。虽然是同一个植物的东西,部位不一样,功效也不一样。
 
  问:全瓜蒌是?
 
  答:瓜蒌是把痰气带出去的。瓜蒌这个药比较润,比较凉,像他这种阴精又比较亏,然后痰浊又比较多的,我们可以用全瓜蒌一边滋润,一边往下行,把痰带出去,瓜蒌比较黏的,比较润的。
 
  问:用点大黄可以吗?
 
  答:大黄这个药要配合着用,按说也行,为什么不用大黄呢?对他来说,瘀血的问题实际上跟阴亏相关,这个淤血,相当于血瘀日久有点枯萎了,有点燥了在里面。所以这个瘀血很难一下子下来,需要用养润的办法,用黄精,用党参,这类比较润的药,慢慢地去养一养气血,让气血相对充足一些,然后这个瘀血才能动。如果直接用大黄下瘀血,是很难下的。如果用大黄下痰浊,就不如瓜蒌和黑丑来的更柔和,更合适。因为大黄的气比较清透,比较急,适合下有形的积滞和瘀血。
 
  问:是不是就说这种情况比较偏燥,用大黄不合适。
 
  答:对,像他这种情况一方面是阴亏,另一方面有痰浊,浊气比较重的时候,我们是以养阴和祛痰浊为主,就可以用化痰祛浊的药和养阴的药。大黄主要是通腑和祛瘀血的,假设通腑的话,要求是腑气比较实,中土比较雍滞,他现在中土亏的,要用也可以,少量用,不能多了。
 
  如果是那种大胖舌头,一看就比较紫暗的,瘀血很重的,中土堵得比较厉害,大黄可以随便用。大黄走得比较快,容易伤中气,他中土比较薄弱,舌头比较薄,大黄就要慎用。我们用的药都比较柔润比较缓和,慢慢的,瓜蒌黑丑都是这样的药。
 
  问:肉桂三克和肉桂六克的差别有多大,对他来讲?
 
  答:由于他脉比较沉,郁结比较深,我们要想把这个郁结散开,三克肉桂可能更合适一些。我为什么斟酌用了六克,这是临时用的,因为现在天气相对还比较热,再过上一个月,三伏天一过,天气很快就凉下来了,这个问题就不好解决了,趁现在天气比较热,这个郁结相对还容易散开,肉桂稍微多一点,因为后面还用了一点黄精。肉桂这个药相对还比较柔和,不像细辛麻黄那么骏烈,所以稍微量多一点,给他把内在的郁结之气,稍微散得快一些,有利于改善他的症状。
 
  当然他阴亏比较明显,不能一直用这么多,也就这么一次两次,后面应该会减下来,现在临时把这个郁结,就跟突击一样,临时快快的散一下,是这么个意思。目的就是利用现在这个天时,他会好的快一些。
 
  但是这个力度要把握,我用肉桂而没有用细辛,细辛就来的更快一些,但是更容易伤阴。肉桂本身气比较正,不光是往外散,同时它是带着香味的一股刚正清正之气,还有正心的作用,细辛只有宣散破结的作用,没有正心的作用。因为他这个心气比较纠结,用肉桂有正心气的作用,就跟桃仁有避邪破浊的字眼,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有时候用药要用一些刚正的药,就是走正道的意思。
 
  问:祛痰的白蔻竹茹瓜蒌黑丑,就是瓜蒌祛痰是一个什么象?
 
  答:你看,瓜蒌的根是天花粉,很寒的一个药。瓜蒌是一个收敛润降的药,一般人用瓜蒌来治上焦痰热和大便不通,总体上是润降的一个药,里面比较黏黏的,凡是黏黏的东西就跟黏痰是相应的,就可以打到里面去,就可以把痰浊带下去。
 
  但是他阴气又比较亏,瓜蒌比较黏润,刚好一边滋润一边把痰浊带出去,跟冬瓜子是类似的。只不过瓜蒌比冬瓜子更润一些,更黏一些,适用于阴亏的情况。有一些人浊气比较重,阴气亏的不是很厉害,可以用冬瓜子。或者说有一些人浊气比较重,天气又比较热,有点透不过来了,不是单纯的阴亏,或者阴亏不明显,也不是很粘滞,只是说天气有点闷,一气稍微有点黏,走不动了,这个时候用蚕沙就更合适。单纯的气浊走不动了,用蚕沙。如果说有一点粘滞,有一点黏痰走不动了,用冬瓜子。如果说又有黏痰,又有阴亏,用瓜蒌就更合适。你看情况不同,有一些细微的区别,我们用药是不一样的。
 
  所以你看,夏至一过,天气慢慢的就往下收了,我的药慢慢的就开始变了。前段时间蚕沙用的比较多,慢慢的就开始蚕沙和瓜蒌就并见了,慢慢的可能瓜蒌用的多一些。再以后天气再冷一些,可能气一收,黏痰就没那么黏着了,只用冬瓜子可以了,是不一样的。
 
  问:全瓜蒌并不是考虑它清上焦的痰浊是吗?
 
  答:瓜蒌实际上是由上往下走的,上焦的痰浊一般指肺里的痰浊,因为瓜蒌通大肠而带动肺,通过通大肠来泻肺气,达到这个目的。全瓜蒌本身其实没有特别明显的化肺中黏痰的作用,实际上是通大肠这个效果,来间接地带动肺里面的黏痰。
 
  问:好像有人用它来治肠炎,有肠炎的时候用瓜蒌?
 
  答:对,你看《金匮要略》治胸痹,瓜蒌薤白白酒汤,为什么用瓜蒌呀?实际上并不是说瓜蒌入心肺,而是瓜蒌走大肠,釜底抽薪,大肠一通,一清空,上面自然就下来了。以前讲课的时候讲过,瓜蒌治心梗的意思也是一样的。
 
  问:可以加些茯苓吗?
 
  答:不能加茯苓,茯苓是专门利中焦湿气,中焦是虚的,亏的,中焦都燥的。茯苓不是养心的知道吗?知道茯苓为什么养心呀?《伤寒论》里面“苓桂术甘汤”治心动悸,那是心阳虚,水气郁结于上,那个时候用茯苓。这个明显的不是水气郁结,那是阴亏,血瘀。所以你看这个时候不能套用经方,套用经方会出事的。
 
  问:他这个可以用枳壳吗?
 
  答:枳壳少用点也可以,我为什么没用?就在于他中土太弱,舌头很薄,中土太弱了。枳壳破气很厉害,比较苦,破气太厉害的话,把中气就破了,我怕它破中气。所以,在气分这方面他是偏弱的,阴分是亏的,郁结是重的,那怎么办?这个时候有一些有形的郁结,破有形的郁结,而不去耗气,把气给他留着,让它在里面慢慢转。
 
  破有形郁结的药力虽然大,一般来说我用莪术红花,相当于在局部,力量比较大,但是整体的动静比较小,不会大动干戈。如果你要用大量的枳壳,麻黄这种,那就是来回跑,很快就把气耗了。所以要把气给他留着,让他慢慢去恢复。
 
  问:那个莪术红花在他身上主要是什么作用?
 
  答:把内在深部的郁结给破开,主要偏血分的郁结。
 
  问:他那个炒白术和枳实可以用吗?
 
  答:郁结太重了,白术偏固守,枳实破气太厉害。
 
  问:用黄精我没用,犹豫了半天。
 
  答:黄精我也是最后才用的,没办法,他还是虚的有点厉害。
 
  问:佐一点三克的附子,通通下焦可以吗?
 
  答:附子要用也可以,少用,一两克,三克就多了。你要知道附子这个药,鼓动阳气很厉害,必然伤阴。

主讲:李玉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师从民间中医任启松老先生,深入学习以《四圣心源》为主的经典中医理论体系。擅长从象的角度研究中医,指导临床。察象辨证,从象用药,诸象结合,疗效彰著。著作《临证辨象》,校对《四圣心源》等书籍,对中医理论与临床皆有自己的心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