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影评

从电影《告白》中看剧本遵循的三原则
优秀编剧李新老师提出了剧本故事应该遵循多米诺、人设和不可预测三个原则,这样电影才会引人入胜,同时又不至于过于狗血,失去可信度。今天以日本电影《告白》为例,对三原则作一一分析。
   第一是多米诺原则。情节和情节之间要有强烈的因果逻辑关系。很多失败的电影容易出现逻辑不通的情况,让观众发现破绽,失去可信度。相反,不管电影的情节、人物关系多么复杂,只要有逻辑因果关系在其中,我们就能跟随着剧情的发展走下去,而不会出戏。电影《告白》中,导演就熟练的运用了这样的方法。女教师森口悠子的孩子不幸溺水身亡,警察断定是意外事件,而细心的森口发现女儿是被自己班上的学生杀害。为了避免少年法对于未成年罪犯的保护,她决定自己开始复仇之旅。
第一条线:她在学生面前坦露了自己男友是艾滋病患者的事实,解释了自己不结婚的原因——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免受歧视——宣布自己在本班发现了杀死女儿的凶手,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最后公布自己在凶手的牛奶里注射了艾滋病男友的血液,引发恐慌——成功逼出了凶手A和B——最后,A被同学当做杀人凶手欺凌;B被逼疯,休学在家。
第二条线:森口老师辞职——新来的老师维特是森口老师男友教育理论的追随者,信奉“用爱感化孩子”的观点——被森口老师利用,引导维特每周探望B——导致B更加疯狂——最终,失控杀死自己母亲。
第三条线:揭开凶手为何杀人的原因。A是少年天才,但被科学家母亲抛弃,内心渴望母爱——为了得到母亲关注——想办法制造新闻,但发现自己的获奖新闻被少年杀人新闻掩盖——心生邪念,想通过制造杀人新闻获得关注——寻找把自己杀人消息传播扩散的少年B——两人共同杀人。
第四条线:A为了继续获得母亲关注,意图在学校毕业典礼上制造爆炸新闻——结局反转,炸弹被森口老师寄给了A的母亲——最终,A按下遥控器,炸弹炸死了母亲——森口老师完成复仇。
《告白》这类型的电影拍摄难度很大,表达的主题思想深刻,同时包含很多对比反差强烈的惊悚元素。稍不留神,就容易偏离主题,流于泛泛的惊悚片。《告白》中线索繁多,情节复杂,但导演正是遵循了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的逻辑关系,才使整个故事严密完整、令人信服。可以说,无论多么复杂深刻的电影,都必须遵循逻辑自洽、自圆其说的原则。
      第二是人设原则。从人设的角度来设计剧情,做到真实可信。《告白》中的森口老师是一个一心为女儿复仇的母亲,心思缜密、头脑清醒、不择手段。她的目的是突破杀人者的心理防线,全面摧毁其生存意志。因此,她谎称在凶手牛奶中加入了艾滋病血液,利用新来的维特老师,将炸弹寄给A的母亲等行为都有了合理的解释。A虽然是天才少年,但由于被母亲抛弃,性格偏执,总想引起母亲关注,因此他在发现杀人新闻广受关注后,才有了设计杀人的动机。B成绩平平,不受重视,内心极度自卑。在发现A的设计只是电晕小女孩后,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将还活着的小女孩推进学校游泳池淹死。甚至作为背景的同班同学也有强烈的人设。所有人对于森口老师痛失爱女毫无同情之心,只是对凶手是谁感到好奇。在发现A和B是凶手后,对二人进行毫无顾忌的凌辱,全然不顾自己也只是麻木的看客和帮凶。甚至在新来的,不明真相的维特老师面前故意表现得天真纯洁,如此腹黑,令人毛骨悚然。
第三是不可预测原则。好戏的最大魅力就是观众并不是完全没想到,但也没完全想到。能够既遵循事实,又有所突破,制造合情合理的意外,是考验一个导演水平的最好方式。《告白》中就处处出现这样令人意外,但又合乎情理的反转情节。
A计划杀死小女孩,自己的设计意外失效,只是暂时电晕女孩。本来是旁观的B发现之后,为了证明自己,杀死女孩。凶手从A变成B,这是观众没有想到的。
B被森口老师所说的艾滋病牛奶吓傻之后,失去理智。其母亲不明就里,对森口老师颇多怨言,最终得知自己儿子才是杀人凶手的真相后震惊不已,意图和孩子共同赴死,却不料被发狂的B杀死。
A计划在毕业典礼制造爆炸新闻,却被森口老师利用,致使自己亲手炸死了母亲。这是观众没有预想到的结局。
直到剧尾,观众才发现森口老师的复仇方式并不是简单的一命还一命,而是彻底摧毁凶手的意志,让凶手余生在痛苦中自我反省。这种复仇的方式跳出了过往简单复仇剧的窠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制造了足够的意外,引发观众深思。
可见,只要遵循以上三个简单的原则,起码能够保证故事既精彩好看,又合乎逻辑,所谓编剧的套路不正是如此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