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可为啥一年四季睡不醒?
八月眼瞅就要过去了
可天还是挺热的
您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
天一热就容易打蔫,天天睡不醒
恨不得二十四小时都倒在床上?
这不,下面这二位就实力演绎了
什么叫天一热就“昏迷不醒”
轻叹花开:从入夏开始,我就一蹶不振。每天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总是睡不醒,脸总摸着湿呼呼、黏呼呼的,还出油。记得以前看过个帖子说男人掉色,可最近我发现,作为一个女同志,我这床单色也见深啊。是不是因为天热,身上总出汗的缘故?不管因为啥,这可咋整啊?
琉璃月:我不光天热时睡不醒,一年四季我都觉多,还经常会“垂涎三尺”,只要一睡着就流口水。我可不是睡得香啊,别看每天“昏迷不醒”,但睡也是迷迷糊糊睡不实。感觉睡着了,可睡完了一点也不精神,枕头一湿,湿一片,可咋办?
白天睡眠过多中医叫多寐症
偶尔在换季的时候犯困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持续一个阶段一直困
那就是体内环境有问题了
经常疲乏中医讲一个是正气虚
一个是邪气盛
而开头这两位朋友一个是天热困
还“油然而生”
另一个是常年困,“垂涎三尺”
都是由于脾虚湿盛所导致的
我们讲脾虚导致湿盛
脾是运化水湿的
它要是虚了体内的湿排不出去了
就会停在体内
湿气无形的会弥漫周身
如果要是阻碍了脑袋
这叫阻遏清阳,清阳不升了
整个人就会浑浑噩噩的
天天迷迷糊糊、头脑不清、思维混乱变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导致脾虚、湿气重的原因
大多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有很多都是伤脾的
比如说贪黑熬夜、饮食生冷、过度思虑
脾虚湿盛根据病情
和体内的不同情况
有一个轻、中、重的问题
如果要是只是夏季
特别是三伏天的时候困乏
那属于是脾虚湿盛的一个初级选手
如果要是一年四季总迷迷糊糊
脑子像浆糊似的不清醒
总给人一种睡不醒的感觉
那这种人就是脾虚湿盛的重量级选手了
时间长了会聚湿生痰
无形的痰浊阻塞到体内的某个地方
会影响气血循环不好
使脏腑的功能衰减
痰湿盛绝大多数表现为肥胖
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
经常头晕或者脑袋不太清醒
另外痰湿过盛的话
消化道经常有一种膨闷胀饱的感觉
尿尿不通畅、大便湿性粘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提起祛湿
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红豆薏米水
红豆薏米是清湿热的
你要有湿,有热用它
如果要是湿和寒在一起不要用
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个食疗方
叫三豆一皮茶
皮是陈皮,它入脾胃、健脾燥湿
特别是能够促使胃气下行
三豆是薏米、赤小豆和白扁豆
薏米祛中焦下焦的湿
赤小豆清利湿热,清下焦的湿热
白扁豆不仅能祛湿
而且还能够健脾胃
所以说三豆放一起
既能够去邪气,也能够扶正气
白扁豆用10克就行
如果脾胃功能很不好
你可以给它炒一下
炒个半熟,然后放凉了再用水一泡
薏米生着用就行,不用炒
用20~30克都行
赤小豆取15克,陈皮10克
只要是湿热内困有脾虚生湿
而且是蕴湿成热了都可以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刚刚我们提到说
一个是天热困,冒油的
另一个是一年四季都困
同时还流哈喇子
对付常年困的朋友
除了可以喝三豆一皮茶
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两个穴位
配合三豆一皮茶效果能更好
第一个是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平时按揉5分钟就可以
它可以缓解脾胃虚弱
经常按揉这个穴位能够使身体强壮
但一定要用补法,不能用泄法
所谓补法就是
按摩的时候手法得轻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另外一个穴位是
足太阴脾经的一个穴位叫阴陵泉
位于小腿内侧
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阴陵泉这个穴位健脾祛湿效果很好
如果症状比较重
既可以揉足三里
也可以按一按阴陵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转自:健康一身轻
来源:新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