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胃苓汤(中医方剂)
除湿胃苓汤
出处《外科正宗》卷四
功用清热除湿,健脾利水
歌诀
除湿胃苓厚朴苍,陈泽赤苓猪苓尝。木通肉桂草灯心,白术防风滑栀襄。
组成
防风、苍术、白术、赤茯苓、陈皮、厚朴、猪苓、山栀、木通、泽泻、滑石各一钱,甘草、薄桂各三分。
用法
水二钟,加灯心二十根(1.5m),煎八分,食前服。
功用
清热除湿,健脾利水。
主治
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属湿者,色黄白,水皰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
方义
本方即《丹溪心法》之胃苓汤加栀子、木通、滑石、防风而成。方中以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以五苓散(白术、泽泻、茯苓、猪苓、肉桂)健脾助阳、化气利水渗湿;加栀子、木通、滑石清热利湿少佐防风散肝舒脾,祛风胜湿。诸药配伍,共奏清热除湿,健脾利水之功。
运用
本方主治因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外蒸肌肤所致的皮肤红斑,水疱、渗液等症。辨证要点以红斑,水疱半纳呆、腹胀为主。
治疗脾虚湿蕴,气滞的蛇串疮,以局部颜色较淡,疱壁松弛,伴饮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或滑为主。
加减化裁
疼痛明显,日久不退者,加化瘀通络之品,如郁金,元胡索、乳香、没药、丹参;壮热严重者,若侵及目睛时,可加羚羊粉0.1-0.15g冲服;若热象较著则加板蓝根、双花、土茯苓;湿较著者加车前子、茵陈、薏米仁之品。
使用注意
若以火盛为主者则不宜用。
附方
胃苓汤
组成:甘草5g,陈皮5g,官桂3g,泽泻9g,猪苓9g,厚朴9g,茯苓9g,苍术9g,白术9g。
功用:温化寒湿,健脾利水。
主治:小伤湿停食,脘腹胀满,泄泻,小便短小,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
出处:《丹溪心法》
重要文献摘要
《金鉴》:“主治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属湿者,色黄白,水皰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
[1][2][3][4][5]
参考资料
- [1] 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 第7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
- [2] 宋爱莉,柳长华《外科常见病实用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
- [3] 何宇声《临床常用方剂歌诀》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年
- [4] 解发良,杨慧明《中国古今奇效良方》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 [5] 冯泳《临床常用方剂手册》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年
更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