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两栖爬行动物的秘境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1年第08期 作者: 蔡波

自1973年开始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以来,西藏东南部的墨脱县境内不断有两栖爬行动物的新物种被发现。目前该区域发现约38种两栖动物、55种爬行动物,这片区域的特有两栖物种就有约22种、特有爬行动物约6种。诸多的发现,使这里成为研究两栖爬行动物学者向往的地方。近年的研究又更新了哪些过去的资料?这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是怎么形成的?本文作者蔡波是来自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一位年轻的研究人员,他和同事一起参加了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栖息地变化对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影响与保护技术”项目,他的科考经历,将带我们走进这个两栖爬行动物的秘境。

墨脱县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主体从其境内穿过,峡谷两侧山高谷深,需要使劲抬头才能望到天。由于处在暖温带半湿润的环境中,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切割撕裂了青藏高原东南的地面,打通了喜马拉雅山的巨大地形屏障,让南来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得以进入高原,孕育出一片植被茂密的热带季雨林,优良的水热条件塑造了这里高度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环境敏感型的两栖爬行动物而言,这里有着理想的生境,也成为研究两栖爬行类的学者最向往的区域之一。摄影/程斌

2020年,研究人员在墨脱发现两个角蟾新种

2020年10月,国际知名的分类学期刊Zookeys一次性发表了两个来自墨脱的新物种:叶氏角蟾和周氏角蟾。这两种角蟾的发现,让科学家们的眼光再次聚焦到神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这两个新种的发现,源于2017年开始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我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的江建平、谢锋、石胜超等人在墨脱县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在墨脱县城附近,谢锋与石胜超等考察队员,顺着嘀嗒的鸣叫声,采集到了几只娇小可爱的角蟾,这些角蟾的体长只有两三厘米,背面皮肤呈灰褐色,有几条红色凸起的棱,脚趾头也是红色,每一个脚趾上都长有小吸盘。这些形态与40年前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中在墨脱发现的两种角蟾——凸肛角蟾和墨脱角蟾完全不一样。

2017年6月底,作者蔡波( 摄影/蔡波)和同事们在墨脱县城集合,开始了对墨脱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的考察。他们首先前往汗密,然后一队返回背崩乡,之后到格林村再至墨脱县。另一队前往拉格,再翻山到比西日河谷无人区,最后经背崩乡回墨脱县。当年10月,他们再次前往墨脱,从派镇翻越多雄拉山口,经汗密、背崩乡到墨脱县城和仁青崩,再前往格当乡。1973年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中,老一辈科研人员在墨脱成果颇丰,时隔40年,对这些年轻的考察队员而言,又有什么惊喜在等待他们呢?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墨脱两栖爬行动物考察行程示意图

2017年10月,雨季结束,成都生物所考察队再次来到墨脱,在海拔更高的仁青崩寺附近调查。当他们在溪流边收集蝌蚪的时候,附近的草丛中,一只体长仅两厘米左右的角蟾跳了出来。在适合的生境中,通常会有多只角蟾栖息,他们在草丛中一番搜索,共捉到了3只奇特的角蟾。这3只角蟾和凸肛角蟾外形很相似,但是体型更小,泄殖腔上方没有什么凸起,当时判断这几只可能是凸肛角蟾的幼体。但是在后续标本检查和解剖工作中,发现有2只是雌性,而且体内有卵,这意味着它们个体虽小,却已经成年。

后续3年研究中,他们对比凸肛角蟾和墨脱角蟾等已知物种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外部形态特征等多种数据,最终在2020年确定并命名了这两个新的物种:脚趾长着小吸盘的是叶氏角蟾,栖居在海拔670米到1780米的山涧溪流,分布区域在背崩乡背崩村、地东村,墨脱镇巴日村、亚东村、亚让村等区域,夜间经常攀附在小溪附近的草本植物叶片上。而在海拔更高的仁青崩寺发现的则是周氏角蟾,它们栖居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方,夜间出现在溪流附近的低矮草本及蕨类植物细茎及叶片上。

责任编辑 / 刘乾坤 金畅南  图片编辑 / 王彤 吴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