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2.4【2017-4-24】
#每日学论语#12.4【2017-4-24】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xǐnɡ)不疚(jiù),夫(fú)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孔子怎样做才能算是君子。孔子说:“君子无所忧愁无所畏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畏惧,这样就算是君子了吗?”孔子说:“能够自我反省而内心毫无愧疚,那怎么还能内有忧愁外有畏惧呢?”
【微言微感】
“疚”,久病也。久治不愈,迟迟不见好,那会是什么病呢?
心里病难医。身体出了毛病,只要找到问题,只要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内在出了情况,精神出问题,调养起来可就不大容易了。
心怀愧疚,耿耿于怀,放不下,过不去,夜不能寐,须臾不得安宁,再好的医生也束手无策。
内省不疚。意思就是说,扪心自问,“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自我审判,是最严厉的审判。内心审视,是最无情的审视。
你可以伪装得瞒天过海,你可以振振有词无懈可击,但是面对良心的审判,面对自己的良知,愧疚和羞耻心无处躲藏。
一个人,最需要尊重的是自己,最需要忠诚的是自己。无愧于己则无忧,无愧于人则无惧。能做到无忧无惧,则心底无私天地宽,半夜不怕鬼敲门,腰杆笔挺坦坦荡荡,自信满满何忧何惧。
佛家讲因果、讲轮回、讲报应、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于是,一些人在尘世磕磕碰碰,惹事生非,满身伤痕,身心疲惫,甚至自觉罪孽深重,走投无路,万念俱灰的时候,就选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皈(guī)依佛门,忏悔赎罪。他们以为皈依佛门“疚”就可以化解,烦恼就可以消除。
果然可以如此吗?
平时不烧香,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表面一团火背后捅黑刀,用强取豪夺来的金钱烧香拜佛,虽然一掷万金抢头注香,大张旗鼓捐款立碑,难道就可以有钱能使鬼推磨,花钱消灾买平安了吗?
如果坏事做尽,臭名昭著,捐几个钱,修几座碑,佛陀就能保佑你继续升官发财,那这大慈大悲大智慧的神灵也太好糊弄了。
世上如有佛陀,真善美的佛陀,公义正直的佛陀,必然钱收下,罪人照样打入十八层地狱。世上若无佛陀,花钱消灾自然痴人说梦,那钱花了也白花。
“不忧不惧”,是因为“内省不疚”。
一个人,通过了良知审判,夜深人静,手抚胸口,自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都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可以忧愁的?
叶公问子路:“你老师孔夫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啊?”子路没有回答。归来汇报孔子。孔子想了想,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真的能做到“乐而忘忧”吗?
子路为什么不能马上回答叶公?
我想,对孔子的自我评价,子路或许并不十分认同吧。孔子发愤忘食或许是有的,乐而忘忧却难以苟同。
孔子以周公为榜样,以传承周礼为使命,一生在奔波,一生在追求,却到处碰壁,报国无门,有时候甚至穷困潦倒,到处被迫害,几乎如丧家之犬,世界之大竟然无立锥之地。
没有忧愁吗?没有害怕吗?
鬼才相信。
但是孔子活得很真实。他被鲁定公重视,委以中都宰重任,随后不断提拔重用,官拜司空、大司寇,甚至还主持过宰相的工作。志得意满的时候,孔子也踌躇满志,也会得意忘形。但是,看到齐桓公、卫灵公、楚昭王,一个个前恭后倨,先是许以高官、厚禄、封地的空头支票,然后没有了下文,孔子不得不失望离开,颠沛流离,畏于匡,困于陈蔡,甚至有时候身陷绝境,衣食没有着落,安全没有保证。
孔子没有忧愁吗?
不可能。
一行追随者,几十口子的身家性命,孔子如果全都不放在心上,谁相信啊?谁会心甘情愿抛家舍业追随他呢?
和一般人比较,孔子内心要强大得多。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孔子依然能强作精神,弹琴唱歌。在桓魋围困的危难时刻,孔子还坚信自己的天命——周公之礼在我这里,除非上天要自断文脉,否则就不会让我死去。
自信,是因为底气。底气,是因为硬气。没有权力,财力、能力、德望,人哪来的硬气?
在华山论剑时候,罪大恶极的裘千仞被郭靖、黄蓉、一灯大师、黄药师、周伯通、瑛姑逼到绝境,不杀之不足以平民愤。
裘千仞耍无赖,说:“我是罪大恶极,罪该万死,你们谁没有过错,谁没有害过人?五十笑百步,有什么资格杀我?”
众人面面相觑,居然没有人有底气去杀这个大坏蛋。
后来,还是洪七公出现,大义凛然,底气十足说,老叫花一生问心无愧,杀的人都是罪有应得,我有资格杀死你这个恶人。
当然,结局逆转,裘千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此成了一灯大师弟子,化名慈恩,念佛赎罪。
内省不疚,不忧不惧,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因为不容易,所以要追求,因为这是生命的意义。
好人都是有敬畏的。好人敬畏天地神灵,敬畏律法道义,敬畏诺言不能兑现,敬畏辜负信任你的人。因为有敬畏,所以不敢肆意妄为,就少了很多罪孽。
但是,无论无何战战兢兢,小心敬慎,人还是会犯过错的。会说错话,会办错事,会冤枉人,会伤害人。那怎么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孔子骂宰予,骂错了没有?有没有愧疚?澹台灭明丑陋粗鄙,孔子有些轻视,后来发现错了,有没有愧疚?
内省有疚,发现过错,亡羊补牢,赶紧补救。有些过错可以弥补,有些过错不能弥补。于是,出现了宗教信仰。道家在放下,佛家在修行,基督在忏悔。
每一个“疚”,都是一个坑洞,健康的人生,需要把这些坑洞修复。否则,愧疚搅扰,不得安静。战神白起,一生害怕噩梦,被坑杀的40万赵军,让他死不瞑目;女皇武则天,为了权力杀人无数,睡梦中都是讨债的人,以至于夜夜失眠。
内省无疚,何其不易。这逼迫我们不断成长。
我有时候上课准备不充分,学生听得糊里糊涂,兴趣不高,下课就好难受。专业不精,业务不强,误人子弟,怎能心安?为了心安,为了让学生喜欢我的课,我不得不精心备课。
做老师的难免要批评学生,但很多时候,批评完了才发现,根本不是人家过错。冤枉人家了,批评错了,那怎么办?道歉,检讨,安抚,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过错负责人。更重要的是,做教师的要学会一些心理学,要学会一些侦破技巧,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教育智慧。少出错,少伤害,这应该是我们的职业要求。
还有就是安全。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深怕那个学生磕着碰着,或者收到身心伤害,但是一不小心,天灾人祸就发生了,崴脚的,磕断门牙的,摔骨折的,时不时发生,为人师的我们,会不会心生愧疚?
肯定会。
怎么办?尽职免责。
该说的要说到,该教的要教到,该做的要做到。我们做到了仁至义尽,还会有天灾人祸,但是最起码我们问心无愧了。
想做个好人,想不亏欠任何人,好像真的不容易做到。“内省不疚”。身边没有,书上没有,我不知道谁能做得到。
基督教说,我们都是罪人。最初,我很反感这句话。这不是愚昧人吗?怎么我们就一生下来就成了罪人?
后来发现,这句话很有能量:不承认有罪,天天证明自己清白,人会很辛苦。承认我是罪人,正视问题,一分为二,认罪伏法,真诚道歉,虔诚忏悔,然后用实际行动去赎罪,愧疚感就会慢慢抚平。
宽恕,不是别人原谅你了,而是因为自己救赎了自己。
基督徒的轻松,来自敬畏律法少犯罪,认罪忏悔主承担。当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把自己一天的过错都忏悔的时候,他就获得了一份自在和轻松。
罪人已死,圣徒每一天都是新的。
基督徒不必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在悔恨和自责中战战兢兢。基督徒的罪,耶稣已经担当了。基督徒需要的是悔改,不贰过。
儒家说,君子不忧不惧。大概是说,君子内自省,不断修行,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管住了自己的心,管住了自己的言行,就可以不犯错,不犯过,就可以不忧不惧。
这很难。
基督教的敬畏律法,谨慎言行,加上虔诚忏悔,勇敢救赎自己,这更容易实现“内省不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