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有“配角综合征”吗?
教育·美文·感悟
-1-
生活中,有些人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的配角。他们在心里觉得,有人做主角就好,不必自己出头,“配角”是性价比更高的角色。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有53.9%的受访者认为,从小接受“乖孩子”理念导致“配角综合征”。
今天的《中国青年报》也在报道中举了两个例子:
中国人民大学大四学生邵薪羽曾在美国交换学习,一直是课堂上的“配角”。“不一样的语言环境、高强度的课程都让我倍感压力,甚至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而美国同学有想法就会脱口而出,与老师积极互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刘真把配角形象地比喻为“在路边鼓掌”,她认为,有时候需要自己“出头”,有时候也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付出得越多,担起的责任越大,也就自然成为主角。而有的事对我没那么大吸引力,我就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需要出头”。
-2-
在人生中甘愿做配角,凡事不愿意出头,确实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
但如果我们因此就认为是一种病态,甚至将其称之为“配角综合征”,恐怕也不恰当。
记得有人专门写文章揶揄过西方人的过度自信。
具体内容忘了,总之就是不管大事小事,他们总是自信满满大包大揽,但真的到了事情上,却满不是那么回事。
一位华人也说过美国朋友介绍女儿:“我女儿非常优秀,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棒。”让人以为他女儿一定是个超级学霸。但一看成绩单,除了一个A,其他全是C和D。
那么,是不是西方人都得了“主角综合征”了呢?显然不是。
主角与配角,谦虚与自信,这其实是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比如,别人表扬我们,我们一般用“过奖,过奖”表示谦虚,西方人可能一句“Thank you”坦然接受。
这样的文化差异,谈不上谁好,也谈不上谁坏,哪一个先进,哪一个落后。
诚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如果士兵都想当将军,也不一定都是什么好事。
就像那个叫做《主角与配角》的小品演的那样,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有的适合演主角,有的适合演配角,如果每个人都非要争着演主角,那舞台上非乱了套不可。
人生的舞台也是如此。也许我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出人头地的梦,但能力与机遇可能注定了大部分人都只能成为配角。那么,配合好主角演好自己的戏码,未尝不是正确的选择。
-3-
忽然想起了孔子教育学生的故事:
冉求问孔子:“事情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
子路问孔子:“事情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有父亲兄长健在,怎么能一听到就行动呢?”
子华对此感到奇怪,说:“我冒昧地提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俩提的问题一样,而您的回答却完全不同呢?”
孔子说:“冉求呀,退缩拘谨,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呢,好胜争强,所以我抑制他。”
这在教育上,叫做因材施教。在人生中,也应该像孔子教育学生一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心态与行为。自信满满的就稍微低调一些,信心不足的就多主动一些,这才是正确的作法。
正像大多数受访者说的那样,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和性格,根据实际去匹配。自己只能当配角,就努力做好配角,自己能当好主角,就努力去争取主角。
“配角综合征”不好,“主角综合征”也有问题,千万不要因为有一点点“配角综合征”的症状,于是大家就都争着去当主角,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人生中没有那么多主角。
正如刘继荣的文章中写的那样,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让我们的孩子做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也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