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看着舒服”能是标准?

 

书画高低优劣有标准?应该有,一定有,不然国展等书画大赛评奖都靠瞎蒙?当然艺术不是竞技体育,高低优劣评定很难抛却主观因素,更何况竞技体育中也有印象、偏颇打分现象存在,如体操等。

评判书画高低优劣都有哪些标准?这问题很大,很重要,尤其对于业内及收藏界人士来说更是如此。我属于书画票友,也就是半瓶子醋,或说250,什么也懂点儿,什么也敢说,真要认起真也挺麻烦。

有位朋友酷爱收藏,买过不少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偶尔请出来欣赏,实话讲我不怎么敢看,请教收藏来路和标准,竟是“看着舒服”,或“老主顾,哪好卖假”!至少我不赞同“看着舒服”的标准。

关于“看着舒服”,我说过几次不认可的话,对于特点、特色更有感觉,包括收藏也大都是备受诟病的“丑书”,尽管多数人看着别扭、觉得不舒服,但我特别喜欢。现在回头再看,看着舒服不行?

今天读介绍吴湖帆没骨扇面一个帖子,几十张扇画,看着舒服极了,图片下载,文章转朋友圈,唏嘘赞叹良久,又想到“看着舒服”的话,觉得有些心得,遂归纳成文,或许对欣赏及收藏有所助益。

看着舒服,应该是欣赏和收藏的基本感觉。因为看着舒服,才产生欣赏的好心情,才鼓起收藏的消费欲。反过来讲,有谁是为心里添堵而去画廊、美术馆、博物馆参观、游览,更别说花钱买恶心了。

看着舒服,个人有个人的认知角度。譬如我多年喜欢以王镛、石开、沃兴华、何应辉等为代表的“流行书风”及以朱新建、刘二刚、于水等为代表的“新文人画”,这是我的审美,别人不一定这样。

看着舒服,是一句随口说出的话,本就不是评判标准,但作为一种态度可以用以表明看法,但它是变化的,即便同一个人对同一类作品的认识,随着认识的深入也会发生变化,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

看着舒服,是个人化的评判,人人都可以从自我感受的角度去体认并指导自己的欣赏和收藏。但作为“一种指导”,我还是觉得有些主观了,最好和专业人士的权威看法结合一下更有利于玩得快活!

2021-09-02 23:04:48 于1镂月裁云轩

想哪儿说哪儿---还是看好于明诠

想哪儿说哪儿---体味萧娴老的“寿”

想哪儿说哪儿---得学会补

想哪儿说哪儿---有意思就好

想哪儿说哪儿---读图0006

想哪儿说哪儿---金庸给我的惊喜

想哪儿说哪儿---静心享受慢节奏

想哪儿说哪儿---吃饭是人生大事

想哪儿说哪儿---妈这次病得厉害

想哪儿说哪儿---蚊子看明白了

想哪儿说哪儿---不要老是苦大仇深的样子

想哪儿说哪儿---增加藏品的丰富性

想哪儿说哪儿---“印屏”是一种高级玩法儿

想哪儿说哪儿---吴冠中馋着我了

想哪儿说哪儿---艺术总得说点什么

想哪儿说哪儿---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想哪儿说哪儿---重要节点的仪式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