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兵 | 以创意城市建设为抓手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探索与争鸣

2小时前

葛红兵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座教授,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加快打造与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软实力,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文化建设为城市精神品格提供内容支撑,为城市人才聚集提供风格吸引,为建设“人人都是软实力”的人民城市提供全民参与和践行抓手,为城市治理提供人文环境,为建设卓越影响力和吸引力城市提供特色定位。

作为上海城市软实力的上海文化建设,应该与上海的城市定位相匹配。上海拥有百年开埠史,具有“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海派文化是其城市身份标识和文化特色标志;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上海,它承续和发展长三角江南文化的文脉,辐射影响江南文化的当代发展;上海是“中国上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标杆城市和先发城市,红色文化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凝心铸魂是其形成软实力的根本支撑;上海是世界的上海,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中国品格和东方神韵,同时又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进行开放交流。这些定位特征,规定了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特色和使命。

创意城市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抓手

2010年,上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联盟授予“设计之都”的称号,当时全球范围内被授予此称号的城市只有七个,这说明上海拥有“创意城市”的禀赋。没有创意创新,就难以发展文化实力。文化的基础来自继承传承,而文化的发展来自创意创新;提升创意创新能力,是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前提。20世纪末,澳大利亚、英国等老牌发达国家率先意识到全球范围内经济已经进入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创意经济”时代,时代发展转为由科技发明创新和文化创意创新双轮驱动,因此它们率先制定了各种形式的“创意城市”“创意国家”计划,如今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英国的伦敦、爱丁堡等,都已经跻身全球文化创意城市前列,21世纪以来它们的国民经济增长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上海应该在全球创意城市竞争中加大力度,通过创意创新提升文化竞争力。具体举措上,一是大力加强高校创意教育学科建设,在高校建立创意创作中心,培养高层次创意创作人才,建立驻校作家、艺术家制度,吸引高层次作家、艺术家集聚;二是鼓励创意创作类文化企业的设立,打造原创作家、艺术家集聚的创意社区(如伦敦西区)、创意园区(如纽约的布鲁克林),对创意创作企业进行特别扶持,培育本土创意创作产品品牌;三是打造多层次国际、国内文化创意节庆、赛事,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引进和输出,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及事业建设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新范式、新机制,以文化创意领域国际窗口及标杆项目促进文化创意的多元开放和创新。

创意城市建设需要打造城市“产业化的文化创意核”,这个“创意核”应该由“创意产业园区”来担任。在过去的20年里,上海利用各种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现实空间腾挪,打造了数量可观的“文化创意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这些园区多存在创意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整合能力不足、创意生态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和世界先进大都会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和引领性的园区还比较少,像腾讯文学这样的文化原创企业,把总部放在上海的还很少,游戏产业、影视动漫产业等能获得长足发展、在国内形成高地优势的行业也还不够发达,未来上海在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抓好文化创意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工作,让文化创意创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比更高,充分发挥其在创意经济时代促进文化软实力建设、打造“创意核”的积极作用。

创意城市建设需要两条腿走路,做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打造园区创意核的同时,要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打造“创意社区”。上海的城市文化,应该是真正由上海市民共创、共有、共享的文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属性的人民城市的文化。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建立了后发展社会公共文化福利观念,社会福利概念得到扩展,社会福利供给不仅限于物质福利,还拓展到文化资源福利供给。上海在中国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公共福利供给能力也比较强,它不仅应该提供物质福利,也应提供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福利。上海应该率先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文化福利政策,让公共文化福利体系助力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也让上海文化软实力回馈上海市民。例如,上海可在全国率先开展文化创意社区公共文化福利试点,在送文化福利进社区基础上,将送电影、送戏剧等提供文化成品的方式,改为营建社区创意写作工作坊、社区戏剧工作坊等,帮助社区居民创作发声,让社区组织起来,成为文化创意型社区、具有文化塑造和自我认同能力的社区。上海应该在此方面展开进一步的机制创新探索,建立新型的社区文化福利、半文化福利企业制度,让这些企业扎根社区,为居民提供文化公益服务,同时也成为创意社区的建设者、市民创意文化素养的培养者、市民创意作品的培育者,从而让上海形成“人人都是文化软实力”的现代化文化大都会景观。

创意城市建设的本源所在

上海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所要打造的产业和事业创意核,首先应该从创意创新方面入手,但是,创意创新应该是有本有源的,创造的文化同时也应该是有传承的文化、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文化的创意创新离不开传承,有传承的创新才是有基础的创新,才是有特色和保持自我个性的创新。田兆元等学者认为,“'上海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综合性概念”,“属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域文化类型,具有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底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红色文化等多样化的文化形态”。所以,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在“地域特色”和“文脉传承”上两手抓。

上海的文化创意创新应该以“海派文化”为发展基础。“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的地域属性和“本土”特色,是上海这座城市百年历史积淀的结果,是上海立足世界城市之林的文化标识。上海有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海纳百川”,有中国城市独立发展的“开明睿智”,有充当改革尖兵的“追求卓越”,也有兼容古今中外的“大气谦和”,这是新时代建设上海文化应该为之骄傲、应该坚持的部分,没有海派文化的底色,上海文化就失去了其身份标识、地域标示,也就失去了城市的文化凝聚力要素。上海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从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关注海派文化建设。有形层面包括上海开埠百年来的名建筑(优秀海派建筑、建筑群)、名人(现当代文化史上的上海名家名人)、名品(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品牌产品)等,对此应该精心打造、展示、宣传,进行活态保护开发,让它们在上海人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硬件”支撑作用;同时,要注意无形的方面,充分重视“非遗”保护,把海派生活风俗、民间歌谣、戏剧、戏曲、传说等,当作文化生活建构的非物质资源,使其在当代上海文化建设中发挥纽带作用。

其实,“海派文化”的含义是多元的、动态的,它包括20世纪上海开埠后在西方城市管理体系下形成的“洋场文化”、由老上海本土居民生活形态积淀而成的“石库门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化发展时期的上海工人“新村文化”,也包括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的“新上海人文化”等,它是动态中经过多方交融与历史扬弃而形成的,当然也需要用辩证的态度来对待。“海派文化”的问题,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曾经引起文化界的争鸣。这些讨论的出发点就是改革开放后上海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焦虑,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为什么20世纪末、21世纪初“海派文化”会成为讨论热点?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上海再次形成了一个“新移民”群体。“新上海人”需要和老上海人一道,重新认识自身和这座城市,在城市文化根性中找到与其自身相互认同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一种具有多元开放属性的海派文化,实际上是这个城市认识过去、融合现在、走向未来的需要,是新老上海人寻找文化身份认同、寻找归属感和荣耀感的需要。

另一方面,上海的文化创意创新应该以“江南文化”为文脉来源。上海文化的东方神韵,来自江南的水意乡土,来自江南世风的数千年积累。没有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江南文化的汲取和传承,同样没有上海文化,上海人文化上的亚洲身份和国家认同是奠基于江南文化的。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让上海对江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上海要自觉地承担起江南文化的对外窗口角色,让自己成为江南文化面向世界的窗口;上海要自觉地承担起江南文化继往开来的龙头建设者角色,让江南文化在上海这座城市彰显其新时代生命价值,让江南文化成为上海和长三角协同发展的文脉根基。在这一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上海的古镇保护和开发建设。上海的古镇,是江南文化的有形载体。古镇保护不仅要重视建筑的物质形态保护,而且要对古镇的非物质形态及其环境的整体生态进行协调统一的保护和发展。要重视古镇非物质要素的保护和传承,要把上海的古镇打造成江南文化“文脉永续”“神韵永恒”的载体,让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历史流传、触摸文化脉络、体会文化记忆,让它们成为上海人的“文化资本”。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上海对古镇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发展力度,都还是不够的,市区范围内还有不少古镇处于缺失保护和低度开发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大城市,如伦敦、纽约、墨尔本、东京、柏林等,都经历过文化创意化转型发展及有规划的文化之都(文化国家)建设洗礼,如今这些城市正在享受其文化创意化发展带来的先发红利。上海在这个过程中尽管起步稍有滞后,但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上海对全球发达经济体大城市的加速度追赶并超越的姿态已经形成,上海已经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以海派文化为基础、以江南文化为文脉和辐射路径的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一定会让上海这颗东方明珠散发出独特的文化神韵,投射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大都会的璀璨魅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