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行记——第一行:曼德之声

E行记——第一行

曼德之声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E行记是新的专题版块,小E将带领大家感受世界各地的音乐,了解各地音乐文化背景、音乐风格和乐器。一起随小E开始这一次的旅程吧。

第一行我们将来到西非地区。在开始之前,我们简单了解一些名称,方便后文的一些理解。

曼德:今日的马里和几内亚国家是历史上的曼德帝国的腹地,这里的文化被称为曼德文化。他们说的语言也被称为曼德语。而说这种语言的人也都被称为是曼德人。
杰里Griot:职业音乐家,部落历史传送人。(外号历史图书馆)一般是世袭制,是一个职业。职责是为宫廷贵族演唱,或者在成人礼等重大场合做表演,口传历史,商务谈判等。
杰里穆所鲁:女职业音乐家,职责同杰里。
舞乐团:大乐队
瓦苏鲁歌手:现代自由歌手
乐人:所有演奏音乐的人的统称

接下来我们看下时间线:

13世纪早期~15世纪末曼德帝国统治时期(早期曼德文化)——19世纪末殖民统治终结帝国统治(造成杰里形式的改变)—— 20世纪60年代马里,几内亚独立——20世纪60年代舞乐团诞生——20世纪70年代录音地点变迁(传播向世界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瓦苏鲁音乐开始流行——20世纪90年代末原声乐器与电声乐器划分界限

曼德文化

关于曼德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建国者为勇士猎人之王桑嘉塔·凯塔。建国地在今西马里和东几内亚地区。所有与桑嘉塔姓氏相同或者与桑嘉塔一起作战的将军们姓氏相同的人都被划分为贵族人群。桑嘉塔征服各国的故事被编成史诗歌曲《桑嘉塔》至今仍是传统乐人的重要节目。

曼德的文化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包括语言等文化还是传递至今。时至今日所有说曼德语的人都可以被称为曼德人。而曼德语因流传的地点不同也有了些许的改变。变化成了三种语言分别是曼宁卡,巴马那和曼丁卡。而这三种语言也用来定义三个地域不同的音乐风格。
世界著名的美国爵士钢琴演奏家汉克·琼斯(Hank Jones)就曾认为他的根是齐克·蒂黛安·塞克(Cheick Tidiane Seck)和曼丁卡人。

曼宁卡:

区域:西马里,东几内亚

特点:曼德最古典的音乐风格,中等速度,节奏动听,在和音之上加装饰旋律,七声人声旋律。舞蹈是曼宁卡风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乐器:塔玛尼(Talking Drum)(说话鼓:部族之间的对话或用来表达心情,因此得名)(舞蹈必备)

图:说话鼓

杜恩杜恩(圆柱鼓)(Dundun)(舞蹈必备)

图:杜恩杜恩

恩高尼鲁特琴(舞蹈伴奏)(Rabāb)

图:恩高尼鲁特琴

20世纪40年代后期喜欢使用吉他。

代表乐人:Salif Keita  , kasse Mady Diabate,等

巴马那:

区域:中马里(马里的通用语=普通话)

特点:旋律简朴,语速较慢,五声旋律。

乐器:没有偏好乐器,但有了最早的舞乐团。巴马那乐人用吉他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演奏旋律命名为“巴尤如”

代表乐人:Fanta Damba,

图:Fanta Damba丹巴出生在一个Griot家庭,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录制唱片,并在那个年代末成为明星。1975年,她成立了自己的乐团,经常由两个女儿陪伴。她在1985年作为一个传奇人物退出了公众演出。

曼丁卡:

区域:冈比亚,南塞内加尔和东几内亚比绍(与巴马那接近,但发音有区别)

特点:节奏活泼,高度切分,急速,强烈。

乐器:偏好乐器科拉(kora)

代表乐人:Toumani Diabate ,Sidiki Diabate

杰里

曼德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产物那就是Griot。马里人在任何场合都要歌唱:洗礼、葬礼、婚礼、割礼……每一个传统仪式都有一首歌,而唱歌的人在当地称之为Griot,翻译为杰里奥,杰里是它的单数形式。女性杰里被称为杰里穆所鲁。

Griot他们在社会中唯一的角色就是国家的口头图书馆;他们知道每首歌,每一段历史,每一个姓氏。他们的职责就是一代代的用头脑把历史记录下来。而巧妙的是他们是通过吟唱的方式来记录历史的,就是把历史故事写成歌。(大家也可以试一下把难记的东西变成歌来记)再通过一代传一代来完整历史线。因此他们也是世袭制。即便你不会唱,但出生在杰里世家,也会被称为杰里。因此他们在曼德文化里的地位至关重要。而就像穿针引线的人一样,他们也是君王或高等级的自由人最信任的人。因为他们虽然有社会地位但并没有实际权力,所以不构成任何威胁,另外他们也能解读现在和历史的事件。如果放在现在他们最适合的职业可能是商人或政治家吧。在被殖民之前他们的吟唱都是不收取报酬的,但接受礼物。礼物来源都是君王,自由民,农民,商人,马拉布(穆斯林圣人)这些类人。礼物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小的像布料金子动物这类,大的像房子、土地、妻子、奴隶也都在打赏范畴。有点像今天的主播(开玩笑)。
19世纪末法国的殖民改变里一直以来的封建君王制,某种意义来讲是促进了马里等地区的发展。而杰里由此也发生了变化。不是以前的只供贵族欣赏了。不过地位依旧没有变化。所有的洗礼、葬礼、婚礼、割礼……等这些环节都需要杰里的演唱。
20世纪60年代,马里几内亚宣布独立,结束殖民统治。而杰里的形式又一次发生改变,变成了政府的下属部门。也就是政府机关单位。(公务员了)由政府发放工资。他们也依旧负责着重要典礼的出席。传统还是不能变的。直到这个时代之前,杰里在音乐界都是绝对垄断的,所有音乐相关的都是由杰里负责。直到瓦苏鲁音乐的兴起。
杰里的姓氏:一般名字中有库亚德者都是杰里。而迪亚巴德,乔八尔特赫,科内,西索科,苏索,丹巴,萨基利巴,卡米索科,苏玛诺,丹贝勒,萨科也都是杰里常用姓氏(并非专有姓氏)。

瓦苏鲁音乐与其他音乐风格

如果说殖民统治打开了马里对外接触的大门,那么1960年马里的独立便是让音乐更加多元化的原因。前者让马里的乐人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后者让乐人可以更自由的表达想法。马里的音乐文化变得更加多元化,中部沙漠地区有混合着传统风格与布鲁斯风格的沙漠布鲁斯。北部有图阿雷格人(Tuareg)和桑海人( Songhai)的摇滚(他们的文化不属于曼德文化,属于桑海文化)。还有来自南方的瓦苏鲁音乐(Wassoulou)的摇摆乐和丰富的五声体裁。这里主要强调一下瓦苏鲁音乐。

80年代由于马里政府的腐败,让一些杰里开始不演唱颂歌,基本是处在迷茫的状态。这也让地方音乐和想走音乐路却一直没机会的人重新有了生机。而瓦苏鲁地区的人也成为扭转这一局面的重要核心。瓦苏鲁地区也有杰里,但是他们的音乐地位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瓦苏鲁地区的人强调任何有音乐天赋或想玩音乐玩乐器的都可以玩。不是自己的出身决定自己是不是玩音乐的。这些玩音乐的非杰里的人称自己为克诺(鸣禽)。另外瓦苏鲁人改变了颂歌的形式。因为以前的等级制度,杰里们的表演只是给贵族人听的。也只是赞美贵族人。瓦苏鲁人强调颂歌不只对贵族唱,也可以对普通人唱,对任何想对他唱的人唱。而且歌曲中出现了反对某些不平等规则的内容。所以瓦苏鲁的音乐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受年轻人的欢迎。瓦苏鲁人说:“在瓦苏鲁,我们所有人都是艺术家,所有人的父母也都是艺术家,我们不只为一个人唱,我们为每个人唱”。瓦苏鲁人颠覆了一切,却也让马里音乐走向更加民主更加繁荣的新篇章。

舞乐团

60年代便有了舞乐团的出现,基本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舞乐团。舞乐团的组成人员也都是杰里。1960马里独立后,世界的文化大量涌入,舞乐团表演的风格也多种多样。各种大大小小的舞乐团的出现也让马里几内亚的歌舞空前繁荣。当然舞乐团使用的乐器和演奏的旋律节奏也成为大家争相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在这里介绍两个有名的舞乐团“本贝雅爵士国民”和“汽车旅馆大使”

几内亚本贝雅爵士 (bembeya jazz national)

Bembeya Jazz National是第一支将传统非洲本土音乐现代化的乐队。这支乐团1961年成立于贝拉(东几内亚),于1962年和1964年获得几内亚全国双年音乐节奖项。1966年获得“国家管弦乐团”称号。他们擅长经典的曼德歌曲改编。加入拉丁风格的圆号和打击乐,吉他的滚动和声。受古巴音乐影响,还加入了古巴节奏。他们最伟大的非洲古巴灵感专辑之一是 《The Syliphone Years》。

《The Syliphone Years》是在20世纪70年代录制的,这张唱片将刚果伦巴与几内亚民谣风格融合在一起,创造了非洲古巴独特的声音。1965年主唱阿布巴卡尔·丹巴·卡马拉在前往音乐会的途中因车祸去世之后“本贝雅”江河日下,之后乐团事业中断了三年,1991年乐团完全离散。

马里“汽车旅馆大使”---马里的音乐革命人士

他们乐团没有政府的资助但并不影响他们的人气,演奏风格是外国音乐,伦巴,狐步,法国情歌。

在Les Ambassadeurs存在的15年里,从1970年到1985年,这个西非的超级组合一次又一次地改写了Manding pop的规则,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世界音乐”热潮中取得了全球性的成功。他们在独立后西非的梦想和紧张局势中打造出一种新的声音:社会主义、泛非主义、黑人骄傲、正统、萨尔萨、爵士、灵魂、摇滚和古老的Griot艺术。他们给了马里的普通人一个机会,让他们在对西非辉煌历史的本能自豪感和对全面融入现代世界的同样本能的渴望之间取得调和。Les Ambassadeurs“最著名的(上图第一排中间那个肤色比较浅)”萨利夫·凯塔(Salif Keita)表示:“最重要的是,他们教会了马里人热爱自己的音乐。”

每个成功的马里音乐家都是他们国家的大使 ,les Ambassadeurs不仅是真正的大使,也是一所开创性的机构,是20世纪末马里最伟大的音乐天才在征服世界之前经过的一所学校,象征着马里作为音乐强国的持久潜力。

图:萨利夫·凯塔(Salif Keita)他是第一位获得格莱美世界音乐专辑的非洲人,有着“非洲黄金之声”的美誉。1949年,Salif Keita在Djoliba村出生,他是一位凯塔王室的王子。但由于得了白化病,他被家人赶走,从小就被整个村落排斥。18岁时他离开了家乡前往马里首都巴马科,在那里他加入了政府资助的巴马科超级铁路乐队(rali),同时在Les Ambassadeurs国际俱乐部演出。

现代非洲风格歌曲

曼得文化代表乐器

1. 科拉(kora)

最著名的乐器,也是曼德文化代表的乐器是科拉(kora)竖琴与鲁特琴的结合,有21-25条弦,它外形震撼,声音美妙清晰,成为曼德音乐的象征。我们来听一下有名的科拉大师的作品。

图:非洲最杰出表演者之一  Ballake Sissoko,

一位著名的21弦乐器演奏家

2. 恩高尼鲁特琴(Rebec)

是声望很高的曼德乐器。椭圆形的鲁特琴3-5条弦。新世界中这个乐器被改造为班卓琴。

图:恩高尼鲁特琴

3.巴拉风(Balafon

木琴,18-21个犍,由玫瑰木制成,悬置竹架上。

以上三种是杰里最常用的乐器,也是非洲最具代表的乐器。

图:巴拉风

鼓类

节奏是西非不可缺少的灵魂,下面是鼓:

1. 塔玛尼(Talking Drum)

非洲最鼓老的鼓,相传在殖民者入侵时候他们用这个鼓进行互相的交流来传递信号。因此得名。

图:塔玛尼

2.杜恩杜恩(Dundun)

用鼓棒敲击的沉重的鼓,曾用来宣告国王到达。

图:杜恩杜恩

3.金贝(Djembe)

我们认识的非洲鼓就是这种啦,他的声音相对其他的鼓比较高。

图:金贝(今天的非洲鼓)

4.可潘老哥(Kpanlogo)

用做仪式的鼓。

图:可潘老哥

图:敲击乐器合集

其他弦乐

1. 弓型5弦竖琴(Arched/Bow Harps)

图:弓型5弦竖琴

2. 单弓弦(Riti)

图:单弓弦

图:弓乐演奏

3.竖弦琴(lyra)

图:竖弦琴

其他乐器

1.非洲萨克(African Shakers)

沙岭木头和贝壳制作的,一般女性演奏,跳舞时候使用

图:非洲萨克

2.卡林扬金属刮片(karinyan)

节奏乐器,用来演奏切分等效果。

图:卡林扬 金属刮片

此外还有一些乐器也是常用乐器

3. 直笛(Direct)

音乐里很喜欢加入的笛子旋律

图:直笛

4. 齐特琴(Zither)

图:齐特琴

5. 拇指琴(Mbira)

图:拇指琴

6. 节拍响板(Castanet)

图:节拍响板

7. 雨声音效棒(Rain Sticks/ Rattle Stick)

图:雨声音效棒

现代非洲风格歌曲

Tinariwen来自马里(mali)共和国,来自于生活在南部撒哈拉的Touareg(图阿雷格)游牧民族,乐队以电吉他为主,非洲传统乐器为辅,融合蓝调、民谣、民族等元素,伴以部落传统的合唱人声,2002年发表第一张专集The Radio Tisdas Sessions,其独特的沙漠蓝调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004年,Tinariwen出版了第二张专辑Amassakoul,这张专辑节奏性更强,不过其蓝调与传统融合的风格没变。

Tartit(意为“联合”)是新大陆非洲节拍对位和民谣声音的主要提供者之一,来自马里的Tombouctou地区。他们包括五名妇女和四名男子,都是塔马什克族(Tamasheq)的图阿雷格人(Tuareg),他们相遇在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的一个难民营。1997年,Tartit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专辑《Amazagh》,2000年发行了《Ichichila》,第三张专辑《Abacabok》。女歌手唱诵并演奏传统的非洲乐器,男歌手演奏teherdent ngoni或电吉他,用手鼓或敲击强调节奏。(Michael G. Nastos)

(Michael G. Nastos)

Alpha Blondy,上世纪八十年代本土歌手Alpha Blondy是科特迪瓦史上名气最大的流行雷鬼音乐人。在内乱频繁的科特迪瓦,他的歌曲关心民生,歌中充满了爱与和平。布隆迪精通多国语言,他用英语和法语演唱的歌曲同时远销美、法等国,成为红极一时的西非明星。

Baobab乐队是塞内加尔非洲裔古巴人、Son、Wolof和Pachanga乐队。Baobab成立于1970年,是一个多民族、多国家的俱乐部乐队,它对当时西非流行的古巴音乐进行改编,融入了 Griot文化和曼丁卡音乐传统,是上世纪7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非洲乐队之一,80年代乐队运行的不是很顺利,最后解散。直到2001年,人们对他们的唱片又开始越来越感兴趣。

结语

为什么马里音乐如此之丰富?音乐是马里文化的固有部分,是马里传统中最伟大的部分之一。马里是一个口承文化国家。写作是随着阿拉伯人和欧洲人的殖民而来的,所以音乐在马里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传递信息和传递文化的第一种方式。在这里,音乐的首要作用是传播这个国家的故事。每个家族的姓氏都有一首歌,并代代相传,这是他们了解自己的方式。如果你发现做错了什么,有一首歌会讲述过去发生过的类似情况,以及你应该从中吸取的教训。

对马里人来说,音乐不仅仅是音乐,它是关于历史,关于美,关于富人,关于贵族;每首歌都有一个时刻,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在社会中都有一个角色。

参考资料

网站

1.https://jazzuary.fm/

2.https://www.britannica.com/

3.https://www.npr.org/sections/music-news/

4.https://www.metmuseum.org/

5.https://www.classicfm.com/music-news/

6.马里音乐人列表 http://www.natari.com/mali.htm?tp=CONTINUE+SHOPPING

7.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0cAGaeebKBsklVdo15q0mm?_php=1

8.https://fliartists.com/

9.http://www.muzikifan.com/

书籍

《中世纪西非诸帝国》

《世界音乐汇》

你们想了解哪个地方的风格呢?

轰炸我们的评论区,小E陪你奋战到深夜,

附赠AIWAYMA

喜欢文章的的点个“在看”呗

(0)

相关推荐

  • 他是非洲的音乐大师之一,来自西非马里,带给你最纯正的“蓝调”

    他是非洲的音乐大师之一,来自西非马里,带给你最纯正的“蓝调”

  • 上热搜!复原古乐器演绎《清平乐》

    本报讯(记者 秦华 文/图)3月5日晚,近期因<唐宫夜宴>火遍网络的河南博物院又上热搜,这次"破茧出圈"的是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当晚,话题"#河南博物院复原 ...

  • 你干嘛的?我吹胡萝卜的。

    朴自然与您相伴的[2138]天 今天来点不一样的 先点开上方的音乐 节奏欢快的曼波鼓 清脆响亮的马林巴 恰到好处的木沙锤 电子 摇滚 东方...... 说不清道不明的风格 不自觉头跟着点起来 光听不过 ...

  • 不爵愚耳 |来自Jelly Roll Morton的那些经典

    杰里·罗尔·莫顿(Jelly Roll Morton,原名费迪南德·约瑟夫·莱蒙特),早期爵士乐的巨人,新奥尔良爵士乐的代表人物,拉格泰姆与爵士乐过渡阶段的关键人物.没有他,也许就没有后续的芝加哥爵士 ...

  • 【初心】心怀滚烫,踏歌而行——记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幼儿园“沐心使者”孙兴妹老师

    心怀滚烫,踏歌而行 心系幼教廿五年, 怀揣责任漾心田: 滚打摸爬心依旧, 烫涤总在万瞬间. 踏途花落芳华尽, 歌前何事巧随因: 而况孩童心意醉, 行悦游心道酬勤. 恪守教师初心 永葆教育情怀 她,如皋 ...

  • 孔孟故里,佛都圣地——文化济宁行记

    说到山东济宁,你能了解多少呢?可能很多人只知道山东济南,甚至没听过济宁.但当我把以下关键词放上来,相信没有多少中国人会不知道的吧,孔子.孟子.颜回.鲁班.梁山好汉.京杭大运河.佛牙舍利.梁山伯与祝英台 ...

  • 笛子演奏[214]《太原滨河自行车道骑行记》

    歌曲背景:"路在景中,景在路上",这是太原滨河自行车道的真实写照.2021年5月1日太原滨河自行车道通车,作者用镜头全程记录了"漪汾桥至摄乐桥"滨河东路段的骑行 ...

  • 港行记

    20180128摄于香港 写在前面: 近来颇忙碌,还是见缝插针地陪母亲去了一趟香港.第一站是入夜的太平山顶,灯火璀璨如散落的星:最后一站是鳞次栉比的旺角士多,色彩斑斓如拼绘的图. 两天一夜,谈不上大喜 ...

  • NY行记——到纽约的第一周

    北京今年一直没有下雪,我以为在纽约会遭遇暴风雪,没想到,从纽瓦克机场出来满头大汗.到达那天纽约15度,给了我们一个错觉,以为最冷的时候已经过去,呵呵,too young too naive. 上班第二 ...

  • NY行记——没有饿死,还会做饭带饭了

    小伙伴们曾经讨论过带什么东西到美国,说的五花八门. 我说:我带菜刀. 大家:-- 在大家的极力劝阻下,我终于没把菜刀塞进行李箱.一个根本不会做菜的人带着菜刀入境,怎么看都有很大嫌疑. 来纽约之前就听前 ...

  • NY行记——无缝对接吗

    到纽约三周了,连自己都有些奇怪,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异国情绪,非常迅速的,自然的开始生活,几乎是无缝对接.我很容易在纽约找到北京的节奏,每天早晚乘地铁通勤,已经渐渐摸索出合适时间合适车厢找到位置坐了,至 ...

  • NY行记——明日是晴是雨是雪是春是夏是冬

    来纽约之前,我以为这的气候和北京差不多.毕竟纬度就差一度,海洋性气候,顶多雪大点,好处是没有北京那么干燥吧. 来纽约之后,我就呵呵了.雨雪是常事,刮风也是常事.一天之内经常出现风雨交加,雨雪交加,风雪 ...

  • NY行记——生活在别处

    上周末去布鲁克林,大桥下风景宜人,胖鸭子们都出来组团玩耍了.在DUMBO街区溜达,穿过一家家咖啡馆.艺术小店,看着来往游人在破旧厂房红砖墙边凹造型,在网红店打卡自拍,在路边摊见到大水晶石头都有卖,我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