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青年的蜕变之路 | 督督导导(社工客廰)第11期精彩回顾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可能是学生,也可能已工作,但在外在形象、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上都与“主流青年”有很大不同,主流青年或身着职业装拎着公文包行色匆匆地走在中环的过街天桥上,或戴着深度近视镜、穿着白衬衫在图书馆里苦读,边缘青年则大多染着一头黄发、纹身夸张、扎着耳洞、叼着香烟、拎着酒瓶,流连在深夜的街头或酒吧、卡拉OK等娱乐场所,一不小心就卷入涉黑或涉毒犯罪。

边缘青年的蜕变之路……

本期节目带你了解一个不一样的领域——矫正社会工作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本期嘉宾~


1什么样的动机下选择矫正领域?

巧敏:

从更专业的角度考虑,社会工作三大手法中个案最能体现专业性,哪个领域的个案多就做哪个领域。从刚开始的家暴领域到尝试社区矫正领域。

艳刚:

报考法律专业被调剂到社工专业。对社工逐渐感兴趣后,从事两年社区服务以后转去司法所做矫正社会工作(

:法律和社工的结合,满足了他的全部幻想哈哈~)。

2社区矫正人员对自己的接纳程度如何?

巧敏:

社区矫正主要是针对在社区进行矫正的服刑人员。一方面有助于犯罪人员回馈社区、更容易再社会化,避免与社会脱节,一方面减轻政府司法矫正的财政压力。主要分四类:管制、缓刑、假释、保外就医。(都属于犯罪,但情节较轻微,如醉驾、剥夺政治权利等情况)

矫正人员的心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有的人一开始对法院的判决不服。(非法途径多次出入香港,很多人这样做,但是只有我被抓别人没有抓到,觉得自己很冤枉)

艳刚:

两种心态:一种是认罪伏法,一种觉得自己是冤枉的,不承认自己犯罪。很常见的案例:一条街卖A货的商家,不小心被抓到的商家就会觉得自己很冤枉,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自己是倒霉,对自己犯罪事实认识不足。

3社区矫正中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巧敏:一开始不接受法院的判决,对社工有抗拒心理(社工是司法所的人)。社工要识别抗拒心理:

1.耍太极心理:推一下动一下,不推可能返回来推你,一些高智商的经济犯罪、诈骗等人员可能会以各种借口拒绝和社工交流,对这种情况,目的不是揭穿他的谎言,而是找到说谎背后的原因

2.专家自居型。一些公司管理人员、政府领导等因为贪污行贿等犯罪假释出来,他们以管理者专家身份自居,无视社工的角色和作用。

3.自暴自弃型。看似什么都听你的,都回应你的问题,但其实回应并不是真心的。这是抗拒的另一种形式。

艳刚:遇到过和一个领导的面谈。领导就坐在对面说:小李啊,其实社会不是和你想的那个样子一样,其实社会是很残酷的......(

:是不是感觉这些话似曾相识,很多年龄大的有阅历的,特别是父母也会这样以过来人身份自居来给你“洗脑”!你中枪了吗?)

社工协助司法所进行矫正的主要工作是对服刑人员进行监管和提供有必要的介入和辅导。之前的评估工作很重要,服务对象如果真的认罪伏法介入相对容易,如果对自己的犯罪认识不足,就很难介入。常见的矫正人员的心理:认罪伏法、抗拒心理、消极心理、悔恨心理等。

4矫正分为两部分?具体的区别?

巧敏&艳刚:监管分层级:严管、普管、二级宽管、一级宽管,根据表现和犯罪事实的轻微有不同的监管。每个月三种报到(电话报到、当面报到、思想汇报)和家访。特殊情况下,如保外就医身体不便类的、在学就读类的采用灵活报到形式,保证不能离开深圳市,不能进入不良场所。(矫正人员需要随身携带定位手机,规定时间内录入指纹确定位置)当矫正人员出现离境、消极心理、特殊情况时社工会进行介入和辅导。

艳刚:司法矫正社工要有一个信念:矫正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以及要符合司法相关程序。在矫正前要确认步骤是否符合相关法律程序,第一阶段主要是评估工作,判断服务对象是否已经认罪伏法,保证在矫正期间不再重犯。

服务对象是一个青少年,首先是在入矫仪式上告知司服务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司法所、社工等不同的角色,第二阶段收集服务对象基本材料(具体有12个方面,比常规个案要多),发现他有滥药行为,经过分析发现和家庭环境有关:家庭很富裕,小时候溺爱,长大后管教很严,朋友圈变小,不能做自己做的事,青春期表现出叛逆行为,交了不良朋友,通过喝某种上瘾药物作为交友方式。在进行两次的介入之后没有改善,进行第三次时,服务对象因为长期滥药造成不稳定精神状态,最终在自己家阳台自杀,很遗憾的个案。社区矫正领域做起来很不容易。

6有没有遇到过想要放弃的社工?

艳刚:挺多的。有一个社工因为服务对象在前期矫正中表现都很好,但是因为和朋辈群体的一次接触又重新犯罪,让社工的自信心很受打击,不想做社区矫正。

巧敏: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种类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低龄化。预防胜于治疗,以预防为先。家庭的教育影响很大——有的父母可能帮孩子说话,不觉得孩子的抢劫行为很严重,认为不应该被判刑等。朋辈的影响——好奇心、自我中心、非理性较敏感、哥们义气等。服务对象非主观意愿犯罪,受不良朋辈群体影响,接受矫正后再接触不良朋辈群体,很容易再犯。

7如何促进他们和有益群体的接触?

巧敏:首先服务对象的是非辨识能力有偏差,社工要教他们学会辨识良友益友,什么是损友,用优势视角、去标签等常规理论提升自信,发展良好的爱好,结交新的朋友圈。

我在罗湖区组建了深圳市第一个社区矫正义工队,根据矫正人员知识文化水平、犯罪情节、刑期等不同分不同类别进行社区服务,如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可以进行社区学生课业辅导等,家庭主妇做图书管理等.

艳刚:整合社区资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会组织、义工组织等,鼓励服务对象参加社会公益服务。获得社会认同(保密,其他人不知道服务对象的矫正身份。)而不是矫正社工单独针对矫正人员的活动。

9社工的专业建议在司法矫正程序中的重要作用?

艳刚:社工的一些建议会被作为判断犯罪人员是否可以接受社区矫正的依据,社工会根据监狱给出的相关资料进行判断和到监狱进行情况核实,确认该人员是否适合社区矫正。

犯罪人员在判刑前司法部门会给社工任务收集该人员的相关资料,判断他的家庭关系、社会环境是否对他的犯罪有影响,这些资料会影响判刑的结果。

在社区矫正的监管和辅导过程中,矫正人员有没有再犯罪的可能,离境去被限制行为的地方等信息需要以报告形式上交司法部门去做判断是否进行下一步行动。

巧敏:每个月对矫正人员都有考核,表现良好的可以加分,表现不好会减分,立功等良好行为,社工可以通过自己的报告申请司法部门对矫正人员的减刑,出现恶劣行为也可以申请收监执行矫正。

艳刚:社工在选择司法领域时,督导会给社工分析相关的法律责任、风险、困难等,尤其时法律风险责任。社工在做社区矫正过程中的文书都会作为法律的证据,并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宝贝,你想好了吗~)

9有什么样的收获让刚毕业的社工愿意投身到这个领域工作?

艳刚:欢迎来到我们这个领域工作,我们这个领域的个案很多,有不同的丰富的色彩,有的人姿态很高但很有趣,有的人姿态很低,你觉得需要介入更多的服务,有的人不屑于接受服务,还有的人的世界暗淡无光,需要你带去光明,你会在这个领域发现不同个性不同风格的人,如果你想做个案,欢迎来这个领域~(对专业成长有挑战要求的)

先关系后真理,欢迎你来到这个领域发现这句话的意义~

巧敏:社区矫正领域中社工的价值观很重要。其实一些专业的技巧理论对他们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往往是那些最基本的真诚、尊重、同理、个别化、接纳,你只有和他在建立关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帮助去改变。人都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这个选择并不一定都是对的,社工要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可能。

燕琼:在社区矫正、司法领域社工抱持的价值观、理念非常重要,但也会有很多的社工有所摇摆,甚至被服务对象所”洗脑“,这个时候就需要督导、团队的支持,每一个社工都不是单打独斗的,矫正社会工作也是这样,矫正社工们也需要团队的力量互相支持

深圳社工十年寄语

巧敏:深圳社工发展的十年历程犹如当初三日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十年的经历、十年的发展、十年的岁月,这条路是曲折、漫长的,作为开拓的践行者,我们不仅肩负着对社会的责任,更充满了对社工事业的执着。愿大家在风雨中携手前行,继续把助人自助的理念传递下去,向社会传播真善美,共同为深圳的社工事业再创新的篇章。

艳刚:从事了这么多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服务工作,才发现好多时候这个专业的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守则要比技巧和理论更加重要,尤其是面对矫正个案的时候。深圳社工十年,是开拓的的十年,也是发现的十年。我们一直在路上~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下面视频(完整版)

此处高能,准备好WIFI和手机电量~

回顾

请点击下方图片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