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200

中医是老古董吗?
中医不是“古董”,他一直在发展,在逐渐成熟。有很多关键内容的历史其实不很长,有些甚至是现当代才成熟完善的。以下内容是我在经络医学线下课时,曾打算作为《附录》给学员们了解的。
1.辨证论治
但凡了解一点中医的人,大约都知道中医是辨证论治的,更深一步的则知道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主要特点之一。但很多人不知道,明确提出“辨证论治”概念的是任应秋先生,其确立至今不到七十年。但这个概念的确立对于中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已故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说:“任应秋是中医泰斗!”泰斗不是岁数大,而是泰山北斗,说这个人是航标,是引领方向的人。
相关历史,张效霞在《提倡“辨证论治”的历史背景》中有如下记述:
任应秋先生在1955年首次提出“辨证论治”时即云:“我们认为这种辨证论治的整体体系,是和现在苏联先进医学主张:‘我们不是治疗某一病患,而是治疗病人,于治疗时应当注意病人身上发生的变化组合,在看护病人时,必须考虑整个病人,而不单注意于罹患器官’的理论是殊途同归的。”(《伟大的祖国医学的成就》)
任应秋先生在1957年出版的《中医病理学概论》的“前言”中说:“有人说,祖国医学对病理的认识总是一种概念,而于病理的形态学、解剖学、组织学等概属无知。但我的看法是这样:这方面固然可能是祖国医学的缺点,可是翻开英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病理学教科书,谈某种病的病理时,似乎天经地义地就谈它的病理形态学、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这些几乎就等于病理学本身,仍然是有莫大的缺点……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病理学,忽略了疾病是人这个有机体所表现的现象之一,并且是在发展着的、变动着的现象,绝不能把它从整个有机体孤立起来加以片断的了解的,更不是仅仅从病理形态学上考察就能有全盘的了解的……于此我们认识到祖国医学辨识病理从证候,确定治疗也从证候,合多种证状而成一概括的证候名目,谓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及风、寒、暑、湿、燥、火等等,既为辨识证候性质的关键,也是临床治疗的标准。疾病是随时发展着的,变动着的,证候也是极其复杂而变化的,这样证候与治疗密切配合的病理知识,有它现实的实践意义,能够通过实践的知识,便有它不可磨灭的真理存在,更有它不断变革、升华发展的前途。”
2.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这句话是中医大夫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尤其针灸推拿科的医生。但是这句话出自哪儿,据我们的经验来看,十个人里面九个不知道。
最常听到的说法是:“古人云,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我和张伏震(作者爱人,中医类图书资深编辑)一直关心这句话的由来,但也是很久很久查不到确切出处。直到2016年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张伏震看到一篇文献,里面详细记录了这件事。所以我借今天的机会转述给大家,给各位同仁做个参考,也是提示一下,咱们做学术不能用“古人云”三个字打马虎眼。
以下资料摘自《梅健寒老师对现代针灸学术的贡献》,作者张建斌,刊于“中国针灸”2008年9月第28卷第9期。此外,“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7月7日刊载文章《敢作栋梁能承重,誓成大医济苍黎》中,张灿玾先生也回忆了相关历史。
1956年,梅健寒老师在进行针灸巡回教学时,根据已经形成的经络和腧穴共性和个性的特点,还首次提出“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越远越远,越近越近”的腧穴主治规律。……“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越远越远,越近越近”规律有明确的适用前提,即指肘膝关节以下的远部腧穴,但是现在也有一些书籍忽略适用前提或者将之扩大到全身腧穴,不知是否恰当。
3.经络医学
“五脏育精而主命,经络灌渗而主生”,这句话很有古典味道,有人以为是引用《内经》的话,其实是王居易先生提出的。
王老又属任应秋先生的学生辈,这个观念提出到今未足五十年。但这是经络医学的体系核心,至关重要。我自2016年2月开始跟随先生学习,几年来时时审视自己的学术变化,发现自己每一次的进步,都是从某个具体的方面在深化理解和诠释这句话。
治疗“口歪眼斜”,我的一点经验
“口歪眼斜”,又称面瘫,中医多从风论治,用牵正散法,可据我观察,很多病人,蝎子、蜈蚣用了不少,但多乏效。此病多由受风寒引起,阻滞气血经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散寒,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活血,以此两方合方加减治疗此病,常可获效。
下面分享一案:
楚某,男,23岁,岳滩镇人,于2020年6月4日来诊,自述半月前晚上开空调,因温度过低受寒于第二天早上出现口歪,流涎,左眼闭合不住,遂在当地医院输液针灸,治疗半月效微,伴左侧面部麻木发紧,口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心想:受寒引起,日久不愈,可用麻附辛温阳散寒,驱邪外出;寒为阴邪,其性凝滞,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故面部麻木发紧,与血痹证病机相同,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阳、通达气血;因病日久,必兼瘀血,少佐以活血药更好;瘀久化热,故口稍干,可用生石膏解之。
处方:麻黄6g,附子8g,细辛3g,黄芪20g,桂枝18g,白芍18g,羌活3g,丹参10g,鸡血藤15g,生石膏30g,大枣5枚。七剂,煎药机煎,水开计时煎69分钟,共煎21包,分七天服。
七剂药服完,6月11日病人复诊,病轻大半,守方又开七剂,6月20日三诊,诸证已愈。
肾气丸与真武汤,是一对黄金搭档
肾气丸阴阳双补,提升机体原动力,可利水,又可纳气,对于阴阳俱虚,身无力,腰困,小便不利或反多,水肿,肾不纳气之咳喘均有佳效;真武汤温肾利水,健脾除湿,对于脾肾不足引起的水肿,包括心功能不全之肺水肿,小便不利或小便管不住,常现捷功。两方合用,阴阳双补,补益肾气,提精神,益肾健脾,利水湿,减负荷,使人身轻松。两方合方,所对应的是机能不足,负荷过重之人,其表现常见:身无力,面部下肢水肿,腰困,怕冷,稍动即咳喘,上不来气,面色㿠白,小便不利或稍一咳嗽即尿湿裤子,脉沉等证。
例如:
张某,女,48岁,王七人,身无力,走两步即上气不接下气,浑身水肿,腰困疼,面色苍白,脉沉,自述已难受几年,整年吃药也不见好,丈夫常埋怨其为“废人”。
我看后给其讲,你的病好比一个吃不饱,体能不足之人,又拉了个几百斤重的架子车。咱先得让你吃饱,体能恢复一下,再把架子车上的东西拿掉,卸卸重量。增强体力,用肾气丸;减负荷,用真武汤。处方:附子10g,茯苓30g,白术15g,白芍30g,干姜6g,肉桂5g,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5g,泽泻15g,丹皮5g,大枣5枚。
服上方半月,2020年6月8日复诊,病人反映身已有力,水肿消失,走路已不压气,观其面色红润,状如常人。
这里有一个小儿病通治方
处方
莲子肉(去心)、生谷芽各8克,南豆花、蝉蜕(去头足)各3克,甘草1克。
加减
感冒,风热加葛花、杭菊花、绵茵陈;风寒加苏梗、茉莉花。一般发热加芦根、白薇;高热用石膏、牛黄,口服数次;热不退加小环钗;久热加糯稻根。咳嗽加北杏仁,热咳加瓜蒌皮、芦根;寒咳加款冬花、苏梗。喘证加柿蒂;痰热合千金苇茎汤、川贝母、橙汁。鹅口疮加土茯苓、蒲公英。呕吐,热滞呕加葛花、苇茎、麦芽;风寒呕加苏梗、川朴花。泄泻,湿热加绵茵陈、生苡仁;泻多用石榴皮;虚寒合理中汤。腹痛加白芍,热滞加大腹皮、鸡蛋花;虫痛加乌梅、槟榔。惊风,急惊加羚羊角、竹叶、牛黄、紫雪丹;慢惊合四君子汤、僵蚕。汗证去南豆花、蝉蜕之散,加麦芽、大枣、牡蛎、糯稻根。麻疹、烂喉痧,气分加花粉、苇茎;营分加白茅根、生地。水痘加蒲公英、土茯苓。痄腮加蒲公英、花粉。虫证加使君子、槟榔。夜啼加象牙丝、白芍。积滞加麦芽、芒果核。黄疸加绵茵陈、大豆黄卷。便秘去莲子,加冬瓜仁、草决明。暑疖加银花、花粉。脾虚血弱加乌豆衣、红枣、黄精。
服用法
上药加清水一碗浸过药面,煮取一杯喂服或炖服。份量随年龄及病情而异。
除湿清痢饮
【处方】 车前子1两,赤苓3钱,炒枳壳1钱5分,炒厚朴1钱5分,槟榔1钱5分,甘草1钱5分,滑石3钱(引),川连1钱,广木香1钱5分。
【功能主治】 夏秋之间,湿热盛,先泻后痢,腹中疼痛,里急后重之极,不痢不可忍,欲痢不得痢,口渴饮水,小便艰涩,小肠作胀,脉弦数而滑。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慈航集》卷下
虫,由木盛乘虚侮脾,昼时小腹苦痛,饮食不思,便闭不解
除湿清火汤
【处方】 广皮、半夏、枳壳、厚朴、大黄、黄连、赤芍、丹皮。
【功能主治】 虫,由木盛乘虚侮脾,昼时小腹苦痛,饮食不思,便闭不解。
【各家论述】 痛本属虫而燥气逼之,便闭不解。用广皮、半夏以除脾湿,枳壳、厚朴以除脾滞,大黄以除久闭之热,黄连、赤芍、丹皮以清心肝二经之火,大便通而腹痛止矣。
【摘录】 《证因方论集要》卷三
阴阳漏症(泪囊炎),肿胀赤痒,大眦清黄液常流
除湿清火汤
【处方】 当归6钱,赤芍3钱,黄芩3钱,栀子3钱,苍术3钱(炒),茵陈3钱,夏枯草3钱,胡黄连3钱,地肤子3钱,连翘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 阴阳漏症(泪囊炎),肿胀赤痒,大眦清黄液常流。
【用法用量】 田三七5分为末,上药煎水冲服。外用化腐生肌散。
【摘录】 《眼科临症笔记》
富贵包
方一:5剂特效治颈椎病:
葛根30克,片姜黄15克,威灵仙15克
方二:法半夏10克,陈皮5克,茯苓20,炙甘草5克,葛根25克,丹参20克,川芎5克
外用方
①仙人掌25克、六神丸20粒、三七5克。共打碎细外敷患处、轻者1一2次, 重者3至5次痊愈。
②艾叶,干姜2:1调白醋白酒外敷。
③蝇毒草20g、红景天10g、藏红花2g、川芎10g、穿山甲10g、独活15、续断8g、三七5g。
做法:将以上药材研为细粉,在一起用醋熬制成膏状,每天敷用在患处3-8小时,连续使用一个月即可治愈颈椎病、富贵包等病。
喝茶防治糖尿病
好多人都喜欢喝茶,茶叶是一种利于人体健康的好食品,它的功效和作用有很多。这里只讲茶叶具有刺激产生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一种控制血糖水平的激素。生物学家经过多次试验发现,绿茶可以将胰岛素的活力增強二十倍,绿茶可以改善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这样就可以降低血糖。
向大家介绍一种泡茶新方法,即取一些绿茶用冷开水冲泡,待过六小时饮用,降糖作用更强。饮完茶后,还可继续用冷开水冲泡,冲泡时间六小时是必须的,不妨试试。
冻疮
冻疮溃烂时,可用桂枝、辣椒、干姜等辛温药物或食物煎水熏洗即可迅速康复。而一旦溃烂,病情进一步加重,需要细心照料.慢慢康复。可选用下法:
1.白及50克,研成细末。每次用适量撒于患处.日2次,以愈为度。
2.瓦楞子适量,火煅脆.研细末,将药末撒于溃烂处,日3—4 次。溃烂后流脓较少者,也可用香油(芝麻油)调成糊外敷患处。
3.黄柏5 0克,芒硝25克,共研细末,以冰水或雪水调糊敷于患处。
良方治胃痛
邻居刘大伯家一位亲戚忽然出现胃部疼痛,十分难耐,于是到我家寻求帮助,我便给她介绍了一个祖传处方:
用艾叶150克洗净切碎,鸡蛋3个打在碗里拌匀,接着把艾叶放进碗里和蛋液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在铁锅里放油,待油烧热后将艾叶蛋液放入炒至半熟,加入干净水200毫升,煮沸5分钟即成。舀出后待其稍凉,渣水共服。服用30分钟后疼痛减轻大半,隔4小时再按上方加工,再服1次,胃痛痊愈。
除湿羌活汤
【处方】 羌活4.5克 防风 升麻 柴胡各3克 藁本 苍术(米泔浸)各6克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主风湿犯表,发热,一身尽痛,脉浮而缓。
【用法用量】 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 《寿世保元》卷二
除湿木瓜汤
【处方】 苍术、白茯苓、白术、甘草、木瓜、薄桂、泽泻、薏苡仁、柴胡、青皮、蝉蜕、当归、白芍、生地黄、乌药、牛膝、黄柏、知母、防风。
【功能主治】 跟疽。
【用法用量】
如痛,加乳香;虚,加人参、黄耆;冬加附子。
【摘录】 《医部全录》卷一九五
湿热流注经络,四肢百节流布走痛,红肿或死血
除湿蠲痛汤
【处方】 羌活1钱,苍术1钱,当归8分,川芎8分,白芷8分,防己8分,黄柏8分,南星8分,威灵仙6分,红花6分,桂枝5分。
【功能主治】 湿热流注经络,四肢百节流布走痛,红肿或死血。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食远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七十八
一个治耳鸣的良方
关于心和肾,网上有些调侃话:交心可以交肾不行,或是交肾不交心。
仿佛自己是操盘手,可玩弄心肾于股掌。完全忽略了人家心和肾自己也有选择权:比如肾不交心。
两个都闷闷不乐,想走心又走肾,难!
通常来说,心属火,居于上焦;肾属水,居于下焦。看似不相融,实则水火也可以相济。
比如没有火,水怎么能沸腾呢?
《旧唐书》更有水火相济如风雨交泰之语。所以它俩是最需要交心作好朋友的。
若心肾相交,
肾阴(肾水)上升到心滋养心阳(心火),能防止心火亢盛。
若肾不交心,
不仅肾水不能上升抑心火,还因心火不能下降补充肾阳,蒸腾肾水,导致无所适从,狂乱烦躁。
后果:心为耳窍之客,肾开窍于耳,故心肾交战,耳朵遭殃的事情便发生啦。
后果的后果便是:原本在白天好好工作,夜晚舒适休息的耳朵,忽然像拉警报:听闻风雨之声,或如鼓角之响。
如何回归轻风拂面的恬静?
清朝名医陈士铎所著《辨证录》
定喧汤
携三员大将来制止喧闹,让耳朵听风是风,听雨是雨,别捕风捉雨,鼓角齐鸣,令心狂乱,令肾迷乱。
三员大将分别是:
玄参三两(约93克),生地一两(约31克),贝母二钱(6克)。
玄参咸寒,质润多液,能滋阴降火解毒等。其滋养肾阴的功效,与地黄相近,故两药常配合同用。
地黄通常是生地,其性味甘,寒,擅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二药合用,共达清热凉血,滋养肾阴之效。
贝母气寒,味苦辛,辛能散郁,苦能降火,凡因心中不和,而生各种病的情况,都可以用。比如心火亢盛,还易出现口干舌燥、容易口腔溃疡等。
中药方剂里便有一个很出名的贝母元参汤,正是以贝母3钱,元参3钱,甘草2钱,黄芩2钱。主治口疮热肿。
元参就是玄参,所以本方主药玄参不仅带领生地修复肾阴这片祥和之地,还能带领贝母共造心间一片绿荫。
心肾握手言和,形成正常的生理功能,耳朵的听觉功能便也恢复正常,哪里还有耳鸣如风雨或鼓角声的事情发生呢!
由于耳鸣会造成心烦失眠、多梦易醒等,所以三员大将的到来,还有一个附加值,能让睡眠也安稳哦。
一个问题:此方如何服用?
答曰:水煎服。此为一日三次之量。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患者王某,男,33岁,初诊日期2017,6,3,述2010年因吹空调受凉感冒咳嗽月余不愈,后经住院治疗,出院后体貭虚弱,鬓发斑白,腰膝酸软,神疲乏力,不任劳累,忧虑抑郁。常年易发感冒咳嗽,每发缠绵难愈。此次咳嗽始于5月初,咽痒即咳夜半加重,咳则胁痛连及少腹,痰黄难咯,鼻咽干燥,中、西更治月余无效,友人介绍,前来求诊。舌质淡胖,苔薄白中央裂纹,脉右寸浮滑关尺弱,左关尺沉细无力
病机:肝肾亏虚 风火内郁 水饮停肺
处方:柴胡5 白芍15 枳壳4 炒僵蚕5 荆芥5 薄荷3防风5 射干10 干姜5 五味子5 大云6 怀牛膝10 木瓜10 熟地10当归10 炙甘草10 5剂,水煎服,荆芥5薄荷3后下。
6,10复诊时惊叹效果之迅速!服药后夜半咳嗽未再发,守上方加车前子6,天冬10,7服,今电告已全愈。
按:常年工作操劳,久之耗伤肝肾精血,又因家庭琐事忧虑伤神,肝郁气滞,木燥生风,风火相煽,更耗阴血。适于丁酉年木运不及,阳明燥金司天,二之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阳相火主气之时,燥气流行,火郁于内,夜半子丑之时,上犯肺金则发咽痒咳嗽;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肝虚为燥热所伤, 咳则两胁下痛引小腹;输液过多,至寒饮伏肺,方用运气方苁蓉牛膝汤滋水润木,补肾养肝,四逆散助肝木疏泄;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咸寒,荆芥、防风祛风解表,薄荷辛凉,宣散郁热,僵蚕性味咸寒,息风清热;寒饮伏肺,当以温药和之,干姜五味温化寒饮。诸药合用,滋补肝肾,柔肝息风,宣散郁热。五剂咳止,再剂加司天方之天冬、车前子润肺利湿,仍用前方疏风化饮祛余邪,补肝滋肾养正气,以杜后患以未然。
这方剂,大补五脏,即治瘦弱,又治胆小
甘草汤,
治瘦弱,惊恐。
惊恐的表现,有位朋友的亲身经历可作代表:
经常被突然的响动吓到,心里一惊、一颤...
甚至整个人都会抖一下!
夸张到碰桌子拉椅子,甚至旁边的人忽然说话也会受惊。
严重的时候,常生闷气,委屈,不容易入睡,烦躁。
那么瘦弱又是怎么和惊恐手拉手的呢?
从那位朋友的表现看,惊恐之时,心神失养,肝气也是郁结的,所以才会生闷气,委屈。
心情不好,郁怒伤肝,肝失调达,会影响肝的邻居脾。
或暴饮暴食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反过来也会影响脾的邻居肝。
无论哪种,都和脾脱不了干系。
脾主肌,若脾失健运,食物不能被人体好好吸收,又怎么能长出结实的肉肉呢?
而脾之运化水湿,又需有肾阳的温煦蒸化。
故而甘草汤所治,养心疏肝,健脾补肾,以达治瘦弱与惊恐之功。
组成:
甘草、生姜、五味子各二两,人参一两,吴茱萸一升。(一两约现代30g,一升为200毫升)
且看五员大将如何冲锋陷阵,勇猛杀敌。
第一大将,作为国老的甘草,通行于多经,以平和的性情甘补身体,以补益心气,和中缓急(肝)之效,站在本方阵的前线,心脾肝均得其照应。
第二大将,生姜,是厨房中的大牌,大部分的菜它都想插足。不仅能解表散寒通调肺气,更有温养脾胃的功效。脾胃一健,肺气一通,可杜绝很多病症的产生。
故两员大将一上场,就如先头部队,为后方部队扫清障碍。
人参五味子精准攻击,既治惊恐又治瘦弱。
俗话说气粗胆壮不易惊,人参大补五脏元气,五味子补肾宁心,能将人参所补的气守住。由此养心安神镇静不惊,消除惊恐,并助脾运化饮食,防止消化不良和泄泻等导致不长肉,瘦弱的症状。
同时,二味相配获得的补益脾肾,敛气生津的功效,可令身体功能得到调整,改善头晕、盗汗、失眠多梦、口干等。
另,善惊胆小的人常常阳气不足,而生姜温通经络,可引导人参之元气精准打击虚寒阳虚之症。
后方援军吴茱萸再添助力。
吴茱萸为肝之主药,兼入脾胃,辛能散热能温,苦热能燥能固,故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安抚肝脾之功相当佳。极能宣散郁结,打开肝气,治其郁滞。
另,吴茱萸还能温煦肾,收敛了脾因虚寒无法运化的水湿,因此无论治肝治胃还是中下焦寒湿滞浊,都是良将。
吴茱萸冲锋杀敌的时候,和五味子配合默契。因五味子可补五脏气之不足,主升。呈茱萸之热可至足底,主降。若咽喉口舌生疮,甚至小儿流口水,以吴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一夜便愈。
故二药配对,升降有序,有较佳的温敛固涩之功,是治脾肾两虚的佳配。
多味披挂上阵,围绕着瘦弱与惊恐这两个敌人,
先头部队(甘草生姜)侦察,扫清障碍。
作战部队(人参五味子甚至生姜)火力全开主攻。
后方援军(吴茱萸)强力助攻。
每一味单独可成一支军队,合在一起便是强强联合,如虎添翼,不仅消除主症,还顺带着让消化不良,五更泄泻,甚至失眠盗汗均得缓解。
药王之调兵遣将实为高明。
甘草汤制法服法:
将上五味药研细,先加水800毫升煮沸吴茱萸,去渣后加入其它四味,煎取汤药320毫升,分成两次服。
闪锉腰痛如神散
一女病人左臀至大腿外侧疼痛,近膝外侧有抽紧感五周,渐而加重。按之肌筋紧张,压痛明显。服西药止痛无效。此少阳经病,按古法调方:核桃仁30,元胡15,当归15,肉桂15,赤芍15。服药后渐觉痛失,颇为舒畅。元胡、当归、肉桂合方为如神散,见于《鲁府禁方》,主治一切闪锉腰痛。明清诸家多有引用其方。
中湿
除湿蠲痛汤
【处方】 苍术1钱5分,羌活1钱,茯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陈皮8分,防己7分,木通7分,黄柏(盐酒炒)7分,牛膝(酒焙)8分,槟榔5分,大腹皮(酒洗)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 中湿。
【用法用量】 上水2钟,煎至1钟,临服入姜汁3茶匙。
【摘录】 《便览》卷一
痹症,湿邪偏重,身体沉重酸痛,天阴加重或发作。风湿痛痹
除湿蠲痛汤
【别名】 除热蠲痛汤、除湿捐痹汤、除湿蠲痹汤
【处方】 苍术(米泔浸,炒)2钱,羌活1钱半,茯苓1钱半,泽泻1钱半,白术1钱半,陈皮1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 痹症,湿邪偏重,身体沉重酸痛,天阴加重或发作。风湿痛痹。
【用法用量】 除热蠲痛汤(《金匮翼》卷六)、除湿捐痹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除湿蠲痹汤(《类证治裁》卷五)。按:《灵验良方汇编》有威灵仙、桂枝。
在上痛,加桂枝、威灵仙、桔梗;在下痛,加防己、木通、黄柏、牛膝。
【摘录】 《准绳·类方》卷四
风湿外客,周身骨节沉重酸痛,天阴即发
除湿蠲痛汤
【别名】 除热蠲痛汤(《金匮翼》卷六)、除湿捐痹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
【处方】 苍术(米泔浸,炒)6克 羌活 茯苓 泽泻 白术各4.5克 陈皮3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 主风湿外客,周身骨节沉重酸痛,天阴即发。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入姜汁、竹沥各20~30毫升同服。
上肢痛,加桂枝、威灵仙、桔梗;下肢痛,加防己、木通、黄柏,牛膝。
【摘录】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
头痛舒煎剂
【组成用法】生石膏20g 细辛4g 炙全蝎5g 白僵蚕10g 生白附子6g 石决明15g 制南星4g 红花10g 明天麻9g 甘草3g 川芎5g 吴茱萸3g 水三碗,入生石膏、石决明先煎半小时,后纳诸药再煎,细辛稍迟一些放入。滤取药液一碗约350~500ml,兑入鲜生姜汁3~5滴服之。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平肝熄风,活络止痛。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加减应用】湿热偏甚舌苔黄厚者,加川连3g,夏枯草9g ;痰湿重苔白厚者,加制半夏9g,茯苓10g ;风阳妄动伴见眩晕者,加白蒺藜10g,珍珠母30g (先煎);呕吐者,加煅赭石10~20g (先煎),生姜3片;气虚加黄芪15g,太子参10g ;血虚加白芍10g ;病久瘀甚者,加丹参15g,赤芍9g ;前额痛加白芷6g ;后头痛甚加羌活9g ;左侧痛甚加柴胡5g,连翘9g ;右侧痛甚加白芍12g ;眉棱骨痛加藁本6~9g。
头痛方
【组成用法】黄芩(酒炒)8g 白芍10g 菊花10g 蔓荆子6g 生地黄15g 当归10g 川芎5g 甘草6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滋阴降火,清热祛风。治疗风热头痛。
【加减应用】两眼、巅顶胀痛,加石决明(先煎)15g;前额胀痛并见脉大苔黄,加生石膏(先煎)30g ;中焦有湿,脘闷腹胀,或肝胆风热犯胃作呕,去生地黄、甘草,加法半夏8g,化橘红6g,茯苓10g ;风热邪气宣降不解,加生龙骨(先煎)15g,生牡蛎(先煎)25g ;风邪顽扰头痛难已,加全蝎(碾末)6g 冲服;风邪、实火循胆脉逆冲,耳后、颈侧筋脉胀痛,去生地黄、川芎、甘草,加胆南星6g,僵蚕10g,钩藤10g。
消浊饮
【组成用法】川朴10g 生军10g 枳实10g 建曲6g 白芷5g 川芎5g 生石膏15g 水煎服。
【功效主治】荡涤邪浊,兼以清热祛风化食。治疗实邪上犯(食困中焦,积而生热)所致的头痛,阳明头痛更宜,症见头昏而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口渴口臭,夜寐不安,头顶汗多,便溏溲黄,舌苔厚腻,色白或微黄。
除湿蠲痹汤
【处方】 杜苍术2钱,赤苓2钱,生于术1钱半,泽泻1钱半,广皮1钱半,川桂枝8分,拌研滑石4钱(包)。
【功能主治】 着痹,麻木不仁。
【用法用量】 先用酒炒桑枝、青松针各1两,煎汤代水煮药,再用淡竹沥3瓢,姜汁3滴,和匀同冲服。
【摘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引林羲桐经验方
除湿酒
【处方】 虎胫骨9克 防己9克 独活6克 云苓9克 杜仲9克 萆薢9克 晚蚕砂9克 松节9克 茄根12克 木瓜12克 苍耳子12克 枸杞子12克 秦艽9克 桑枝15克 牛膝3克 狗脊9克 续断9克 伸筋草9克 豨莶草12克 白酒2.5千克
【制法】 虎胫骨炙酥为面,防己等十八味药共研粗末,再将虎胫骨面掺入粗末中,用消毒纱布包好,用绳悬于酒中泡两周备用(冬季泡一月)。
【功能主治】 除湿通经。主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每日服二次,每次服9~15克。勿须多服。
【注意】 孕妇禁用。
【摘录】 《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湿毒浸淫,指缝湿烂及皮肤糜烂,湿毒血瘀痤疮
除湿解毒汤
【处方】 土茯苓、薏苡仁、萆薢、车前子、大豆黄卷、泽泻、板蓝根、赤芍。
【功能主治】 湿毒浸淫,指缝湿烂及皮肤糜烂,湿毒血瘀痤疮。
【摘录】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通络头风汤
【组成用法】川芎15~30g 当归10~20g 细辛5g 蜈蚣2条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5分钟,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煮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00ml为宜,每日服1~2剂,早晚分服或6小时1次。宜在头痛发作时服药,效果更好;患感冒时不宜服此药;服此汤剂,一般不需用其它止痛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止痛。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良性颅内压增高症、头痛等病,症见剧烈的偏正头痛,甚则泛恶呕吐,用止痛药或麻醉剂难以止痛,舌偏淡紫,舌下络脉多呈淡紫而长,脉弦或涩,妇女常在经期前发作。中医辨证属于风痰血瘀阻滞清窍络脉所致之偏正头痛顽症。
【加减应用】头部冷痛加白芷;头部热痛加甘菊、苍耳子;头痛如锥如刺如灼加僵蚕、生石膏,蜈蚣研末冲服;三叉神经痛加生白芍、白芥子、白芷;妇女经期头痛当归量大于川芎;后头痛加羌活;前头痛加白芷;偏头痛加柴胡;巅顶痛加藁本。
养血平肝汤
【组成用法】旋覆花10g 生赭石10g 生石膏10g 首乌藤30g 当归10g 杭白芍15g 川芎10g 生地10g 杭菊花10g 木瓜10g 香附10g 甘草10g 水煎服。
【功效主治】养血平肝,散风止痛。治疗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头痛,包括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疾患。
【加减应用】血脉壅滞明显而见刺痛者,加红花10g,通血脉消瘀滞;属肝气上冲之头痛头晕者,加珍珠母30g,生石决明30g 以镇潜之;面红目赤昏花等肝火较旺者,加钩藤30g,配合杭菊、旋覆花以清利头目;若腰膝酸软加川断10g,枸杞子10g,牛膝10g 补肾气;阴虚明显见五心烦热、口干者可加北沙参30g,石斛10g 以滋养阴液。
益气健脑汤
【组成用法】潞党参30g 北绵芪30g 焦白术20g 炙升麻10g 竹柴胡10g 广陈皮10g 岷归头12g 炙甘草9g 朱生地30g 炒川连5g 朱麦冬30g 朱茯神20g 怀山药20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明天麻15g 旱半夏12g 水煎服。
【功效主治】补脾益气,养阴潜镇安神。治疗内伤头痛,症见头晕头痛,耳鸣脑鸣,短气懒言,心悸健忘,自汗嗜睡,脉细弱或细缓无力,血压偏低之心脾气虚型患者。
养阴健脑汤
【组成用法】朱生地30g 炒黄柏10g 炒知母10g 杭白芍20g 炙龟板20g 全当归10g 炒川连5g 生甘草10g 朱麦冬30g 朱茯神20g 炒枣仁30g 枸杞子30g 明天麻15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滋阴益肾,平肝潜阳。治疗内伤头痛,症见头痛脑胀,耳鸣脑鸣,记忆力衰退,健忘失眠,口干喜饮,脉细数或弦,血压偏高之肝肾阴虚型患者。
除湿利水,清热解毒。主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
除湿解毒汤
【处方】 白鲜皮5钱,大豆黄卷4钱,生苡米4钱,土茯苓4钱,山栀子2钱,丹皮3钱,金银花5钱,连翘4钱,地丁3钱,木通2钱,滑石块5钱,生甘草2钱。
【功能主治】 除湿利水,清热解毒。主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
【摘录】 《赵柄南临床经验集》
湿毒足疮
除湿解毒汤
【处方】 白术5钱,山药5钱,薏仁5钱,金银花1两,肉桂3分,泽泻2钱,乌梅根1把。
【功能主治】 湿毒足疮。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洞天奥旨》卷十一
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
除湿解毒汤
【处方】 白鲜皮15克 大豆黄卷12克 生苡米12克 土茯苓12克 山栀子6克 丹皮9克 金银花15克 连翘12克 地丁9克 木通6克 滑石块15克 生甘草6克
【功能主治】 主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见风流泪
见风流泪主要指患者眼泪往往不受控制的流出来,特别是在见风更甚,发病初起时,一般从冬季开始,在冬季表现较重,进入夏季减轻,便随着时间推移,久后,则不分冬夏。
秘方一(流冷泪):甘菊二钱,枸杞二钱,每日泡茶作为饮料。如果症状较严重者,加巴戟肉、肉苁蓉各二钱,一同煎服,效果极佳。
秘方二(流热泪):菊花二钱,生石膏五钱,每日煎水做饮料。症状较为严重者,另加入黄芩、黄连各二钱,一同煎服,非常奇效。
李可老中医的加味续命煮散
说到了这个续命煮散,谈谈李可老中医的加味续命煮散。
2007年12月23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首届扶阳论坛上,李可老中医介绍了他在这个《千金》续命煮散的基础上创制的加味续命煮散,加味续命煮散曾治好了他自己的中风。
主治:李可老中医说,加味续命煮散“主治诸风无分轻重,节至则发,这个方子比大小续命汤(应用)更广泛,可以治急中风、慢中风、中风后遗症都有很好的效果……出现中风的预兆,或者手指麻木,或者某个地方肌肉跳动抽搐,或者出现比较重的麻木,就可以用它预防”。
药物:麻黄、川芎、独活、防己、甘草、杏仁各三两,肉桂(用紫油桂较好)、附子(生附子比较好)、茯苓、升麻、辽细辛(辽细辛力量比普通的细辛效果好)、人参、防风各二两,生石膏五两,白术四两(一两按15g计算)。
用法:上药一并打成粉,混匀备用。一天服14g,用两层纱布包。
14g药粉加生姜45g,1000mL水煮到500mL左右,一天分4次服,3小时一次,如果病很重,就可以加倍,24小时不要断药,就是孙思邈说的“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
李可老中医说,急性期用这个方子也有效。
急性期先用三生饮(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加150g生蜂蜜,加适量水煮好后加九节菖蒲30g,麝香0.5g),分次服,把病人救醒以后再用这个方子(加味续命煮散)来纠正四肢偏瘫。
(0)

相关推荐

  • 【内科名医方系列(33)查玉明内科方8首】

    查玉明(1918-)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从事中医临床60个春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内科,尤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胶原系统病及肝肾疾病颇有建树.对糖尿病之辨证论治.立法.施方 ...

  • 【张磊:内科秘验方16首】

    张磊,男,1929年生,主任医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内经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等职,首届全国 ...

  • 六味汤咽喉等疾

    <外台>卷二十五引<许仁则方>:六味汤 处方附子(炮)2两,细辛2两,甘草(炙)2两,人参2两,干姜3两,大黄5两. 功能主治痢疾,肠胃中冷热不调,病根固结者. 用法用量上切. ...

  • 盗汗方剂大全(续收集整理)

    44.解糵汤 [处方]白术2两,茯苓5钱,肉果2枚,柞木枝5钱. [功能主治]解酒毒,益脾肾.主好耽曲糵,致成酒积,久则脾肾两亏,五更作泻,淹淹忽忽,饮食少思,时多呕吐,盗汗淋漓 [用法用量]水煎服. ...

  • 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通脉四逆汤 处方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半) 附子(一角.生用) 功能主治治少阴病,下利清榖,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赤或腹痛,或干 ...

  • 1200万方!绍兴存量住宅用地曝光!原来还有这么多房子可以买……

    近日,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绍兴市区存量住宅用地项目信息>. 根据信息,目前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三区,共有存量住宅项目196个,存量住宅用地近1200公顷. 其中,已成交未动工土地 ...

  •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输卵管不通# 莪术50g三棱50g当归尾 100g 艾叶 50g白芷50g皂角刺 50g 血竭 50g地鳖虫 50g没药 30g透骨草 100g 红花 30g ...

  •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 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主要遵循软坚散结.舒筋止痛的原则,按照发病情况及疾病分型的不同予以配方.     1.复方红花酒     原料:红花20g,当归尾15g,赤芍15g,川芎15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完》

    麦门冬汤 麦门冬 半夏 甘草 粳米 大枣 主治: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 ...

  • 老人尿不畅,参考一下这个方

    I导读: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作者以清·沈尧封所撰<女科辑要>之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老年性癃闭 作者/嵇明亚 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以小便涓滴不利或 ...

  • 万方论文网_核心期刊目录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学报(改名为:医学争鸣)   4.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5.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6.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7.解放军医学杂志 8. ...

  • 一个外用方,治疗慢性鼻窦炎

    I导读:作者应用苍耳子散原方内服作外治法,比内服简便经济,收效快,疗效高.临床值得一试. 苍耳子散外治慢性鼻窦炎 作者/黄宗勖 刘××,男,32岁,干部. 患者自诉: 在初中求学时即患慢性鼻窦炎,十余 ...

  •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真武汤! 治疗心力衰竭,首先要弄清楚患者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这个要了解二者的区别,再根据症状,选用选用五苓散合它方,或者真武汤. 一.左右心衰的区别. 心力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