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发现了斑块,可以用阿司匹林治疗吗?不是所有人都需要
有位40多岁的朋友问华子,他在颈动脉中发现了斑块,是不是要吃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华子告诉他,阿司匹林并不能治疗斑块,而是预防斑块导致的风险。但是斑块的风险有大有小,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发现颈动脉斑块是否要吃阿司匹林?”是华子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无法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患者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而综合考虑。
一、阿司匹林不能治疗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动脉内膜损伤因素以及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相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斑块的发生率就会越来越高。所以颈动脉斑块,可以看作是人体的一种老化现象。
大多数人的颈动脉斑块进展缓慢,从发现到造成动脉严重狭窄,通常会需要几十年的时间。颈动脉斑块主要的风险,就是某些不稳定的斑块存在破溃的可能。斑块破溃之后,就会诱使血小板发生聚集,进而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脑梗塞。
而阿司匹林,对斑块的生成并没有治疗作用,它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可以使血小板中的环氧酶乙酰化,阻止血栓素A2(TXA2)的合成,对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会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通俗地说,阿司匹林的作用,就是使血小板失灵,从而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保护心脑血管。但阿司匹林的保护作用,只在斑块发生破溃的时候才会体现。如果斑块不破溃,那么就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二、不是所有人都要吃的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是在被动地等待斑块的破溃。但是大多数人的斑块并不会轻易破溃,在服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获得的只是消化道损伤、出血风险增加等副作用,而没有明显的获益。所以对于风险大于获益的人,并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阿司匹林并不是一个“神药”,在使用时还可能带来副作用,所以在用药时越来越谨慎。年龄在40~70岁之间,颈动脉狭窄小于50%,如果同时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多种危险因素,又没有出血的风险时,才考虑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但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者,或是同时合并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者,疾病再次复发的风险很高。对于这种高风险人群,只要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的禁忌,就需要长期服用而不能停药。
三、对胆固醇进行控制获益更大
在颈动脉发现斑块之后,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血脂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因为LDL-C是构成斑块的原料,其水平高低决定了斑块的进展速度。所以使用他汀类药物对胆固醇进行控制,在预防疾病时获益更大。
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LDL-C,还可以促进动脉内膜的代谢,抵抗LDL-C所引起的氧化反应和炎性反应,还可以促使斑块的脂质核心密度增加,体积缩小,从不稳定的“软斑块”转化为稳定的“硬斑块”,变得不易破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