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1967年巴菲特中期报告
没有人们对股票的厌恶,就没有遍地都是的便宜货。——巴菲特,1967
1967年巴菲特已萌生退意,开始修正自己的投资目标,从超过道指10%到5%。主要原因是便宜货越来越难找了,当然还有其他几个原因,巴菲特有详细的说明。10月份,巴菲特首次提到所谓“定量”与“定性”投资方式的差别。
定量与定性
一个极端是纯粹的定性派,他们的主张是:“挑好公司买(前景好、行业状况好、管理层好),不用管价格。” 另一个极端是纯粹的定量派,他们会说:“挑好价格买,不用管公司(和股票)。”
巴菲特首次就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进行阐述。即使今天这两种方式也可以照搬到A股市场上让各位投资者对号入座。例如那些不问价格只管买好公司的,和只买便宜股票而不关注公司的。
有意思的是,虽说我认为我自己基本上算是定量派的,这些年来我真正抓住的大的投资机会都是特别偏向定性的,都是我的“高概率洞察力”(high-probability insight)。
巴菲特师承格雷厄姆,必然是定量分析起步,寻找便宜货。但随着他接触查理·芒格,同时逐渐接受菲利普·费雪的投资思路,对于相对低估的股票开始着重关注,而且认为自己真正能赚大钱的都是靠定性分析。
所谓“高概率洞察力”,巴菲特是如何做到的呢?由于是定性分析,就很难量化和比较了。不像那类低于流动资产的股票,基本一眼就能看出低估,因为“定量分析不需要洞察力,数字本身就会敲你的头”。
这些年来,通过统计数据就能找到的便宜货几乎绝迹了。或许是因为过去二十年里,人们把股票筛选了一遍又一遍,没再出现30年代时的经济危机,没有人们对股票的厌恶,就没有遍地都是的便宜货。
关于低估股票的逐渐消失巴菲特给出很多理由,如经济危机消失,新时代人民热衷股票,杠杆收购对于低估股票的影响,分析师多了使得信息更丰富等等。
更可能是格雷厄姆式的的价值投资已经深入人心,大家都拿着那套标准扫货,其结果必然是水涨船高。灵活有效的工具本身消灭了工具产生的土壤。投资标准越有效,其失效的速度越快。格雷厄姆晚年就感叹他那套投资方式已经无效了。
然而令中国投资者可悲的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格雷厄姆式的的股票从来就没在中国A股出现过。
给我们造成困难的第二点是人们越来越看重投资业绩。……
短期业绩亮丽能获得巨大回报,不但业绩报酬高,而且下一轮募集资金时会备受追捧。由此形成了一种自我循环,参与短线的资金越来越多。
巴菲特一直提醒合伙人,衡量投资业绩至少要看三年。
随着大众的热情被点燃,他们的预期时间越缩越短,从看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短期业绩好的基金或基金公司能募集大量的不明真相的群众资金,进而投入到短期炒作中。中国的这几次牛市何尝不是如此呢。最高点往往套牢的人最多)
但是这一次,越来越多的职业投资者(很多甚至是从前很谨慎的投资者)都认为自己必须要“上车”。
历史惊人的相似。在大牛市中,所谓的“绝对不能错过”等宣传口号在牛市中层出不穷,让人感觉没进入股市就是赔钱,就是自己智商不行。匆匆忙忙的上车,结果是走向了不归路。
在证券市场中,大量资金任何形式的亢奋,都可能给所有市场参与者带来伤害。……
我不会放弃我原来的投资方法,哪怕会因此错过唾手可得的大量财富。原来的投资方法,虽然在现在的环境中很难发挥作用,但它的逻辑我懂。新的投资方法,我不完全明白,也没成功用过,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本金永久损失。
在热潮中保持头脑清醒,这是价值投资人的基本心理素质。巴菲特在数次牛市中能够全身而退,在熊市中能够安然处之,都来源于这份自省和克制。不去投机,坚持用合乎逻辑稳定的方式赚钱,而不是冒着本金永久损失的风险去赌博。
我们面临的第三个困难是我们现在的资金规模大多了。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的一个变化,是我的个人动力。合伙基金成立时,我把跑步机的马达设置在“跑赢道指十个点”。那时,我更年轻、更穷,可能更争强好胜。……
具体说,我们的长期目标是每年取得9%的收益率或领先道指5个百分点,二者取其较低者。
巴菲特降低目标的最重要原因是他感觉自己已经足够有钱了。动力不足。更希望以相对较小的精力取得相对满意的回报。不想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频繁进行股票买卖,想通过一个控股公司不断地扩张业务领域。巴菲特这个兴趣的转移也造就了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保险投资模式。虽然此时巴菲特只是有初步的意向,还没到那一步。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