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皇帝大腿,掺和皇家事,还善终的臣子,可就他一个

01

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玄宗李隆基大张旗鼓搞了一场“大唐高端人才辩论会”。

儒释道各路高手同台竞技,唇枪舌剑...

发现了不少政坛新星,员俶便是其中闪亮的一颗。

员俶,时年9岁,出口成章,语出惊人。

惊的唐玄宗连声叫好:“大唐有如此人才,朕当亲自接见!”

唐玄宗正高兴之际,不想员俶又给他一份惊喜:“最闪亮的那颗星,还在场外,臣舅之子李泌...”

“快,传李泌进宫觐见!”

李泌到宫中时,唐玄宗正埋头和宰相张说下棋。

唐玄宗一转头:咦,就这小屁孩(李泌时年7岁,比员俶还小)。

既然来了,便让张说出题考考他。

张说,唐开元四贤相之一,大才子一枚,出个考题跟玩似的。

他看了眼前棋局一眼,抚须含笑,便拟好了作文题目:方圆动静。

李泌听了,追问此作文有何要求:“四六骈文,还是五言绝句?”

张说以为难住了李泌,呵呵一笑后,便举了一例子:“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不想,张说刚说完,李泌便立即答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唐玄宗脸上,立时笑开了花:神童!当赏!

赏了啥?

除了一些高档丝绸外,唐玄宗还特赏了他父母一道口谕:“善视养之。”

02

李泌,生身官宦世家,乃李弼之六世孙。

当年,李弼与李唐先祖、李世民的爷爷李虎一起扛过枪,同列顶级大咖“西魏八柱国”。

李泌绝对是一根红苗正的官N代。

“大唐神童”之名遂响彻天下。

张九龄、韦虚心、张廷珪等一众政坛大咖皆对他青眼有加,就连一把年纪的贺知章也为他点赞:

“此稚子目如秋水,必拜卿相。”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泌时年16岁,已然动了出仕之念。

从他所作的《长歌行》,可窥其心志: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建功立业、匡扶家国之志。

当时,市井传抄此诗者众,无不为他点赞。

不想,张九龄不点赞也就罢了,还劈头盖脑地泼了他一盆带着冰碴子的凉水:

“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韬晦,斯尽善矣。藏器于身,古人所重,况童子邪!”

说,年少成名,绝非好事,你没看见孔融、王勃之流都啥下场。时下,你应韬光养晦,游山水,咏古贤,不可过度张扬自我,才是上策!”

何况,此时李林甫弄权,其爪牙遍布朝堂,盘根错节。

不久,张九龄就因得罪李林甫,被逐出权力中枢,外放为官。

至此,李泌始知朝堂险恶,遂告别张九龄,往游于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潜心修道,一修就是十余年...

03

到了天宝十年(751年),李泌29岁,寻机向唐玄宗进献《复明堂九鼎议》。

初涉朝堂。

多年游历名山大川,李泌胸怀变得更宽广,对道学精义的理解,深深折服了唐玄宗。

不过此时,在朝堂上,李林甫、杨国忠之流争权夺势,尔虞我诈,阿谀逢迎。

张说、张九龄、姚崇、宋璟等政坛大咖,已是昨日黄花。

在地方上,各藩镇拥兵自重,大唐盛世已险象环生。

那个曾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已近迟暮之年、丧失了锐意进取之心,沉溺歌舞升平。

唐玄宗没有食言,晋封李泌为待诏翰林,即陪太子李亨读书。

待诏翰林,当然不是一个可供李泌大展拳脚、建功立业的职位。

不过其间,李泌也没闲着,时刻关注杨国忠、安禄山等人的动态,时常发一下朋友圈,说下自己对时局的看法。

如此鲁莽之举,无疑也自己挖下了一大坑。

杨国忠、安禄山等人对他怨恨不已,以其《感遇诗》讽及时政,将他逐出朝堂,外放为官。

李泌又想起当年老友的告诫,官场险恶。

看来自己的道行,还浅。

于是果断辞职,二次归隐,继续研修:道可道,非常道…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段短暂且灰头土脸的从政经历,让李泌与大唐下一位掌门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04

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胖子在范阳起兵。

明皇狼狈跑路…

大唐曾经的盛世繁华也在叛军铁蹄下灰飞烟灭...

还好,太子李亨比较给力。

虽说,他在灵武另起炉灶、登基称帝有些不太光彩,但能竖起平叛大旗还算是有担当。

是时,正在嵩山修道充电的李泌,惊闻这一系列剧变,忧国忧民之心陡起。

恰逢唐肃宗李亨派使臣持书前来相召,李泌当即刻收拾行装,义无反顾地踏上靖难之路。

久别相逢一知已,携手共进展宏图。

李泌到灵武时,唐肃宗李亨亲率文武群臣出宫相迎,还“寝则对榻,出则联镳”可见对他有多重视。

至于李泌的职位,肃宗曾许以高官,可李泌再三拒绝:

“臣绝粒无家,禄位与茅土皆非所欲。为陛下帏幄运筹,收京师后,但枕天子膝睡一觉,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动天文足矣。”

说,我乃方外之人,功名利禄本无所求。为陛下运筹帷幄,平定叛乱,收复两京后,只求能枕您腿上睡一小觉,便心满意足了!

这嗑儿唠的多有水平!

肃宗只好授李泌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称其为先生。

从此,灵武朝堂便多了一位身着白衣的世外高人。

05

为平叛,唐肃宗特设立了“天下兵马元帅”一职。

此职乃帝国军界一哥。

唐肃宗打算让二子建宁王李倓来,欲借其英武果敢,提升一下大唐低迷的士气。

唐肃宗找来李泌,想获得他的支持。

不想,李泌认为此举隐患甚大。

为此,君臣二人还发生了争执。

吵啥?

李泌强烈坚持:“广平王李俶和建宁王李倓本是亲兄弟,且李俶居长,又是陛下属意的太子人选,大唐未来的储君,这天下兵马元帅,应由李俶来做。”

言外之意,太子是虚名,元帅有实权,二者分离乃取祸之道。

面对首席智囊的反驳,唐肃宗表示:“广平王李俶,已是大唐储君,何必非要当这兵马元帅?”

言外之意,李俶要做未来的皇帝,这已是默认的事实,何需一两件军功来确立威信?

李泌话锋一转:“陛下,难道忘了玄武门之变?”

何况,唐肃宗大伯李成器因忌惮三弟李隆基的军功,被迫让位的往事,近在咫尺。

见肃宗沉思,李泌已知戳中要害,便直言道:“今天下危难之际,众心所属,在于元帅。”

于是,肃宗改变主意,封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时平叛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皆受其节制。

按照惯例,掺和进君王家务事,通常没有好下场。

如,霍光、董卓、岳飞、于谦、多尔衮等皆为血淋淋的教训。

不过,李泌不仅掺和了君王家务事,且能全身而退,便神奇地打破了这一铁律。

06

唐肃宗想尽快打开局面,重振大唐士气。

便急令唐军各作战部队积极应战,尽快收复失地。

但彼时叛军兵峰正盛,唐军损失惨重。

唐肃宗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是时,李泌审时度势,适时向唐肃宗进言:敌人没那么强大,不可自乱阵脚。

为唐肃宗拟定如下战略:

【太长不看】

一令朔方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

二令郭子仪率兵取冯诩,入河东。

如此这般,便可隔断叛军四将,不敢南移一步。

三令郭子仪开放华阴一角,让叛军通关中,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劳损其精兵。

那唐军干嘛?

只需以逸待劳,剪除其弱卒,能伺机歼其一部,最好。

四令建宁王李倓为范阳节度大使,与李光弼互为犄角,以攻取范阳。

待各路兵马齐聚扶风时,与朔方军一起向叛军发起总攻,可团灭。

肃宗统统照他的计划行事,后来都不出其所料。

可以说,李光弼、郭子仪再造大唐的军功章上,绝对有李泌的一半。

只是在叛军首尾不能相顾之际,急攻心切的唐肃宗不顾李泌反对,下令唐军先收复长安、洛阳,再进行下一步剿匪平叛计划。

结果,肃宗一番骚操作,硬是拖成了大唐版的八年抗战。

07

平定两京,大局已定。

再加上,李泌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其出谋划策,因此招致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

李泌便主动离开权力中心,遁避衡山修道,第三次归隐山林。

宝应元年(762年),唐玄宗、唐肃宗父子相继驾崩,皇太子李俶(改名李豫)登基称帝,史称唐代宗。

念及李泌之前的恩遇,不想错过如此奇才,便召李泌还朝,来辅佐自己成就大唐中兴之伟业。

然鹅,宰相元载,见李泌不跟他穿一条裤子,便寻机一杆子将他支到江西去。

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犯罪伏诛,代宗即召李泌还京,准备重用。

回朝不久,又为宰相常衮所忌,李泌再次离开朝堂,先后出任澧州、杭州地方官。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代宗病逝,太子李适登基,即唐德宗。

是时,藩镇割据问题,愈演愈烈。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节度使朱泚率军叛乱。

唐德宗有样学样,跟玄宗一样让出长安,避难梁州(今陕西汉中)。

为光复大唐,唐德宗不惜假借吐蕃之手,准备联合外部势力,清剿藩镇。

殊不知,此举实乃抱薪救火。

刚平定了朱泚叛,吐蕃便趁机向大唐勒索安西、北庭两地,并出兵攻占了陇右、河西一带。

大唐再度陷入战火之中。

08

值此危难之际,唐德宗忙派人请李泌回朝主持大局。

此时,李泌已是个63岁的老人了。

为方便李泌主持工作,赋予宰相之权。

李泌一上任,就直接否决了唐德宗准备割地换和平的想法。

他指出,两地要塞一旦被吐蕃要了去,长安将无险可守。

况且,北庭、安西皆军事重镇,若将二地割让出去,守土多年的众将士也不会答应,必然反叛。

那该咋办?

策略为:北联回纥,西和大食,南结南诏、天竺,共制吐蕃。

在李泌的谋划下,大唐又相继与南诏、天竺、黑衣大食等吐蕃邻国达成同盟协议,四国共分吐蕃。

吐蕃国力急转直下,为四处战火疲于奔命,再也无法顾及东侵大唐。

只是这种局面,李泌已无缘看到了。

贞元五年(789年),也就是此战略提出两年后,李泌这位曾四度出山、三救大唐于水火的“救时宰相”在长安与世长辞,享年68岁。

但李泌“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的战略,恰恰成了之后,唐朝对蕃战争的最终策略。

公元842年,一度强横无匹的吐蕃王朝,在内外交困中轰然崩塌。

此时,李泌已经故去了,整整53年。

PS:

整个中国历史,彪炳史册的才子将相们,能善终者寥寥无几。

为啥不显名的李泌做到了?

说点八卦,大概能知道。

《邺侯外传》说:

“至保定郡,泌稍懈,先于本院寐。肃宗来入院,不令人惊之。登床,捧泌首置于膝,良久方觉。上曰:“天子膝已枕矣,克复之功当在何时,可促赏之。”

泌遽起谢恩,肃宗持之不许。因对曰:“是行也,以臣观之,假九庙之灵,乘一人之感,当如郡名,必保定矣。”既达扶风,旬日而西域、河陇之师皆会,江淮庸调亦相继而至。肃宗大悦。

想象当时的画面:李泌有点累,倒头就睡着了。

唐肃宗蹑手蹑脚地来到李泌卧室,不让人禀报,怕吵醒他。

唐肃宗悄悄爬上床,把李泌的脑袋搁到自己膝盖上,就这么枕着…

过了好久,李泌才醒。

发现自己枕着皇帝大腿,吓了一跳。

也不知道陛下的腿麻不麻?

李亨笑眯眯地说:“你把我大腿都给睡麻了,可现在大乱还没平定,你是不是得加把劲啊?”

李泌登时干劲十足...

还有一次。

又,肃宗尝夜坐,召颖王等三弟同于地炉罽毯上,以泌多绝粒,肃宗每为自烧二梨以赐泌。时颖王恃恩固求,肃宗不与。曰:“汝饱食肉,先生绝粒,何乃尔耶?”颖王曰:“臣等试大家心,何乃偏耶!不然,三弟共乞一颗。”肃宗亦不许。别命他果以赐之。

说,李亨叫来几个弟弟一起吃夜宵。

李泌辟谷,不沾荤腥。

李亨就挽起袖子,亲自烤了两个大梨给李泌。

弟弟颖王也想要:哥,给我一个尝尝呗~

李亨小嘴一撇:切,吃你肉就得了,李泌不吃肉你不知道吗?梨得给他吃。

颍王:哥,你偏心。要不我们三个弟弟吃一个,总行了吧?

李亨大嘴一撇:No way~

然后叫人端来别的水果:拿,你们吃吧...

淡也扯完了,说个正经的: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