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银行的鬼把戏
按:周末了,发篇烧脑长文,是关于利息问题的。
缘起于知识星球朋友的提问,是一篇欧神的考古文章,2008 年写的《利率永恒是 0%)。
其中两个结论便是「真实利率 0%」和「投资回报永恒为 0%」。
朋友的问题是怎么看此文,对不对?但是很遗憾,我在货币问题上有非常大的短板,看的云里雾里的。
所以特地请教了可二老师,可二老师做了详尽的推理解答。我消化吸收之后,重新整理了此文,算作对朋友的回答。
感谢可二老师,如有打赏将转交给可师。
正文大约四千字,推理步步推进,我基本上都理解了。
愿意深入思考利息问题的同学,可以静下心来细读此文,有助你认清通胀情况下银行的鬼把戏。
欧神原文放在今天第 3 条推送,看完本文也可看下对比学习。
戳破银行的鬼把戏
——「砖本位」视角下的利息问题
文 | 可二 张是之
推理第一步:真实货币的利息原理
首先说一个结论:利息是纯时间偏好的产物,任何商品都有「利息」。
在物物交换开时代,我会养鸡,而你有手艺会制造砖头,那么我们就会发生交易。
如果彼此同意我以 1 只鸡,换你的 4 块砖头。
此时,1 只鸡:4 块砖,这个交换比例,就是「价格」。
现在假如价格不变,鸡先给你,砖变成了一年后的期货。
我必然要求到期给付更多的砖,比如要求 5 块砖。这多出来的 1 块砖就是「利息」。
货币在今天看,看上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但货币的起源,仍然是被广泛认可用于协助交换的普通商品,所以它仍然遵循商品交换的一般原理。
现在,我们把鸡换成货币(比如 100 克金)。此时就是现货价格是 100 克金:4 块砖。也就是,1 块砖等于 25 克金。
然后假如价格不变,货币先给你,砖为一年期货。此时,我必然要求到期给付更多的砖,比如要求 5 块。这 1 块砖仍然是「利息」。
这里面,其实砖就是抵押物(所有权转移契约,支配权远期交付)。
而假设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年后,你不付砖,而是付钱,则表现为,你得支付给我 125 克金。
这多出来的 25 克金币,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直观表现出来的货币利息(不是利息率),它就是由人的主观时间偏好决定的纯粹利息。
简化以上交易,现货金币与一年期货金币的比率就是 4:5。利息率 1:1.25,也就是通常表述为 0.25(两分五)的息。
以上是真实货币利息的全部原理,也就是单次交换行动中真实货币纯粹利息的全部原理。
推理第二步:价格变化下的利息问题
前面推理中,我们假定了价格不变。但是真实市场价格是变化的。
所以,参照市场,则简单交易中表现出来的,实际利息 = 主观预判的货币价格变动幅度(有增减)+时间偏好形成的纯粹利息。
这是什么意思呢?
回到这个例子中来,原始价格是 1 块砖 = 25 克金。假如时间偏好不变,我预判一年以后,价格是 1 块砖= 30克金。
(我的预判理由可能包括,预判砖的供给量减少,金的供给量增加,以及人们对砖和金未来需求会发生变化等等等,不管它,打包成一个预判价格)。
那么我此刻的期货喊价,就会变成 150 克金(一年后的 5 块砖)。如果你接受了,此时你实际给付的利息是 50 克金。
那么其中的「纯粹利息」是多少呢?仍然是「1 块砖」。
但纯粹利息此时无法用一般性的金价表示,因为一年前的金,和今天的金不再是同一种东西。
所以如果用金价来表示「1 块砖」这个「纯粹利息」的话,它只能啰嗦地表述为,一年前的 25 克金,或者现在的 30 克金。
前面两步的分析,第一步假设了砖相对于黄金的价格不变的情况,第二步假设了砖相对于黄金变化的情况。
这样做的目的有助于我们看清利息的本质,不被其他信息所干扰。
黄金属于真实的贵金属货币,不是信用货币。真实货币的特点是供给量的增加速度很缓慢,且增加的供给量存在「真实对价」。
「真实对价」的意思,就是说即便黄金作为货币来生产,也要付出相应的成本,而不是凭空产生,或者以极小的成本发行。
那么第三步,我们就要把信用货币引入再作分析。
推理第三步:信用货币下的利息问题
理解信用货币,我们就要先从真实货币的绝对对立面定义信用货币。
也就是信用货币(比如纸币)的发行成本,相对于增加真实货币(比如黄金)供给的成本来说,接近于零。
今天我们真实世界中的法币,就是这样一种信用货币。
这样,我们就可以很直观地理解成,信用货币就是可以零成本无限发行的,没有其他任何用处的「纸币」。
所以我们这个时候,把原来的计价单位从金币的「克」,改为纸币的「元」。这样方便我们理解,也不容易和前面形成混淆。
然后,我们在一年期内假设人们的货币需求和砖的需求不变,则纸币供给的增加就会相应带来砖价上涨。
最开始 1 块砖 = 25 元的比率,会随着纸币供应的增加,而迅速上升。反过来,以砖表示的货币价格就会迅速下降。
在以上情形下,我们假定一年内货币的供给增 10 倍,那么一年后,原来的 25 元,就只能购买 0.1 块砖。或者反过来,砖的价格是 250 元/块。
回到例子中来,因为假定了主观需求不变,时间偏好不变,也假定了通货膨胀率,那么我此时可以准确预判以上价格。
这时候,我就要求,一年后你要给付 5 块砖,也就是 1250 元给我。
而这 5 块砖,是一年之前我们所签订的契约。也可以理解成是,「砖本位」的换算。
此时的实际利息是多少?1150 元(也就是,一年后的 1250 元减去一年前的 100 元)。
这其中的「纯粹利息」是多少呢?还是那「1 块砖」,也就是现在的 250 元。
所以,信用货币通货膨胀下,实际利息趋于无限大,而不是趋于零。
当利息趋于无限大时,没人愿意借这种信用货币。它最后只能彻底放弃货币功能,只能实现它自身「纸」的功能,拿来糊墙。
推理第四步:通胀情况下银行的鬼把戏
最后,我们要解释一下通货膨胀情形下,为什么市场最终利息成交价格,从贷款者来看,总是好像是降低了。
那么,现实生活中银行利息的报价,对应的是「期货砖」的案例中的哪一部分呢?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把最初的 5 块砖还给币主,这样就不存在利息的货币价格问题了。
这样利息就仍然是纯粹利息——那 1 块砖。
如果是实物还息,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时间偏好存在,利息永远存在;时间偏好不变,利息率不变。而货币滥发与时间偏好本身没有关系。
复杂一点的是,货币支付给币主。通货膨胀使货币逐渐贬值,表现在抵押物(砖)上,其实是同样借 100 元,抵押物减少了。
由于现实中我们个人的抵押物是变化不大,我大概总是只有一个工厂可以抵押。
那么在通货膨胀的过程里,其实是,我同样抵押 4 块砖,在市场上本来可以借到比 100 元更多的钱。
但如果我抵押 4 块砖,实际仍然只从银行拿到 100 元的话(这才是我们的现实抵押常态),这就有意思了。
我们来算一算:
在 10 倍通胀的案例中,我们假定抵押物贷出货币面值不变,会发生什么情况?
为计算方便,我们假定之前案例中的时间偏好不变,但是价格变一下:
一年前,1 块砖贷 10 元,无通胀情况是还款 12.5 元。
一年后,假设通胀完成不再通胀,但抵押物和贷款数额不变,利息不变,仍然是 1 块砖贷 10 元,再过一年还 12.5 元。
看似毫无差别,但是贷款方亏大了。
因为他本可以贷 100 元,或者只需要抵押 0.1 块砖。
按照此时的市场价格,等于是他被银行锁定了 0.9 块砖一年(不能卖,也不能二次抵押)。
这0.9 块砖,折合市价 90 元,则按时间偏好的纯利息计算,一年后可以收 22.5 元的利息。扣除该给银行的 2.5 元,还有 20 元剩余。
也就是说,我们看得见的,这次抵押,他得到 10 元的现金使用权(价值2.5元)。
但我们看不见的,则是剩余90元的现金使用权(价值22.5元),被抵押锁定,白白损失。
所以,砖的主人实际亏损了 20 元(机会成本)。
但他如果没想明白这层道理(信息不对称),就会以为他仍然拿到了利息率为两分五的利息。
而银行呢,则可以用省下来的 90 元再次以这种模式放贷,把那 22.5 元赚到手。
这就是在一个极简的现实案例中,银行如何用在通胀中凭空多出来的钱,赚取超出市场真实价格的超额收益的原理。
但这个超额收益实际上,就等于我们前面讲到的银行放贷的实际利息。
然后,银行既然多赚了 22.5 元,为了更好地吸引客户,他就很有动力把利息报价将下来。
比如,他可以宣布,从现在起,1 块砖贷 10 元,再过一年只需要还 11 元。
不明真相的砖主们,就以为是通货膨胀带来了利息降低,却不知道这只不过是银行的鬼把戏,他们悄悄地把巨额通胀收益做了小额回吐。
还有更神奇的,通胀之下,银行还可以宣布零利率和负利率,同样赚钱。
只要它能以无比复杂的手段,把被它锁定的超额抵押物二次抵押放贷,把剩余 90 元的现金使用权变现,那么即使零利率和负利率,银行仍然是稳赚不赔。
这种操作,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中就随处可见。
不管如何狡辩和掩饰,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包括滥发货币及信息,和押贷比不变/缓变骗术),以通胀前的「老钱」价格收取抵押物,等到通胀涟漪到位,再以抵押物的溢价牟利,赚取超出市场价格的超额收益。
同时,自然地,也就如我们熟知的那样,这种不知不觉的「神操作」,彻底扭曲了价格信号,为商业周期的出现埋下巨雷。
回到文章中来,因为各种变形的「押贷比不变或缓变」存在,使银行具有了降低利息的动力和空间。
只要押贷比骗术没被彻底戳穿,随着通货膨胀的扩张,不要说银行的名义利息会趋于零,趋于负值都有可能。
但这完全不能说明,货币利息本身会随着通货膨胀而降低。
简单来说,所谓降息,不过是押贷比骗术下,银行超额利润(也即是实际利息)的回吐。
由于银行总是走在其他人前面,所以回吐空间总是存在,并且能回吐到名义负利率的程度。
推理的起点:为什么利息是一种纯时间偏好?
最后,关于本文的推理起点,为什么说「利息是一种纯时间偏好」,而且这是一个无法反驳的公理,推理思路大致如下。
人的行动,就是人使用手段满足目的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时间。
人总是在时间中行动,先后次序就是行动人对时间的直观洞察。
不同目的之间必然要进行排序,先行动的就是必定是想要先满足的,也就是靠前的。
如果是同质的手段,用来满足不同目的,最先使用的那个单位,一定是效用更大的目的,那么这个先使用的单位就必定存在溢价。
否则,没有溢价也就没有排序,或者是无法排序。
更简要一点:
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的行动公理)→人的行动是使用手段满足目的过程→人在时间中行动→人必然要对目的进行排序。
最后得出推论:同质手段满足最靠前目的的那个单位效用最大,如果排序提前(提前消费),会给予溢价。如果推迟满足(储蓄手段),则会收取利息。
这个推论就是时间偏好,时间偏好产生的溢价和收息就是利息。
以上推理过程是一个基于人的行动公理的纯粹演绎,不必掺杂任何经验条件。如果人的行动公理没有错,那么这个推论就没有错。
2020年03月07日
————————
上一篇:被打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