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摄影小技巧,教你凸显主体,摆脱混乱的画面
众所周知,摄影作品的画面表达,就像是写作一样,需要对文章的主体有一个鲜明的表达,无论是环境描写还是人物刻画,都是为了中心主旨服务的,应用在摄影当中也是如此,无论是前景、背景,还是画面中的其他元素,都应该围绕摄影作品的主题,而主题所在,就从画面的主体得以体现,如何获得明确的主体,是摄影师拍摄作品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教大家8个摄影的小技巧。
面积大小
在我们的视线以内,越大的物体越容易吸引我们的视线,同理,在摄影中,占据的画面面积越大,也就越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例如我们常见到的特写镜头,就是利用了有限的标记,让主体的表现更为突出,整个画面除了主体外,几乎找不到其他元素,自然得到了凸显的主体,视觉冲击力强烈,但需要注意的是画面的呼吸感容易缺失。
人像特写
近一点,再近一点
“假如你觉得自己拍的照片还不好,那么就再靠近点拍”。这是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名言,虽然他也被地雷送上了天国,但这句话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除了和上一条中的主体大小产生变化外,还包含了镜头的透视作用,近拍意味着使用焦距较短的镜头,从而获得较大的景深与清晰度,拍到生动感人的场面。
花卉近景
花卉特写
简洁背景
常说摄影是一门做减法的艺术,就体现在简洁的画面当中。这门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既然是提炼,就并非全部都要照收,更需要我们对画面的处理,是个删繁就简的过程,如果背景杂乱不堪,是很难让观者的视线集中到主体上的,即使主体再有意义,也是白费。
简单的背景
简单的背景
色彩对比
色彩的对比常常用于处理主体和背景的关系,上小学美术课,我们就知道,涂色的时候不能把主体和背景都涂成一个颜色,不然就靠色了,然而运用到摄影上却不会了,如果不是一些抽象派摄影师非要追求“黑夜里的黑猫”这种画面效果的话,建议大家一定要避免靠色,不要让主体淹没在背景中,通常来说,主体于背景的颜色反差越大,就会越容易凸显主体。
色彩反差
色彩对比
明暗对比
不用再说了吧?熟悉我内容的同学都知道,摄影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光线,而光线的明暗关系,自然而然的成为凸显主体的重要手段。相对主体而言,背景通常是实际面积较大的平面或空间,能否再整个较暗的环境内找到光线较为明亮的区域,来安置主体呢?反之,是否可以把主体安置在整体明亮的环境内的暗部区域内呢?抓住光线的特点,是一种十分巧妙的方法,建议大家应用到自己的拍摄当中。
明暗对比
明暗对比
虚实对比
虚实对比在画面的刻画当中最为常见,也是最被人们熟知的一种表现方法,即使没接触过摄影的“门外汉”都知道,“背景虚化”很好看。除了常说的“背景虚化”外,还有“前景虚化”,即焦内空间仅仅表现在主体之上,主体前后的空间范围都是焦外的景象,这即使对景深的运用,也需要摄影师对焦点的掌握,看似复杂,实则不难,凸显主体的原理和简单的背景类似,将复杂环境压缩成模糊的整体和清晰的主体。
前景虚化
背景虚化
最佳构图方法
确定了拍摄主体,选择最佳的构图手法,是主体突出的有效表现途径,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主体在画面的位置,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视觉习惯,也就是关注度,如黄金分割线的交点上,或是以小溪、栏杆、台阶等构成的引导线进行引导,都能借助与画面内其他元素的沟通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更需要摄影师在实践中随机应变、不断摸索。
引导线构图
三分法构图
二次构图
这种方法在摄影中饱受争议,有人爱不释手,有人不屑一顾,我个人将二次构图看作是一种补救措施。当画面中的干扰物无法避免时,二次构图的强大就发挥了作用,我个人将其氛围改变景别大小和改变画幅形式两种。改变景别大小即使等比例缩放,将画面边缘的干扰物裁剪,或是重新安置主体在画面的位置,得到一张主体突出的画面;改变画幅形式则是改变了画面的纵横比例,直接改变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如水面倒影的长画幅,让画面的冲击力更强烈,主体更突出。
改变画面布局
改变画幅形式
结语
对于凸显主体的各种方法,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究竟是选择哪种才能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并非是某一题材必须使用某种方法,在实践中摸索,活学活用,才是学习摄影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