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曾生活在印度?一项令考古学家们雀跃的新发现

考古学家基努.考西(Jinu Koshy)在安得拉邦发现了上千件岩画,包括一些有袋类哺乳动物图案。它们如何来到这里?所为何故?

一只直立的动物图案,考古学家基努.考西相信它是一只有袋类动物。| 阿努帕马.坎德拉塞卡兰(Anupama Chandrasekaran)

这里的地貌风景就像一只破碎的蛋糕,一片红色高原上散落着砾石、岩石和鹅卵石。考古学家基努.考西在这里迈出的每一步都仿佛在跳鬼步舞。

经过一段艰难的跋涉,耳边传来山羊叫声的回音,这标志着山涧的临近。考西站在峡谷裂隙的锯齿状边缘处,寻找着岩穴。

那是这位42岁的考古学家第一次踏上位于安得拉邦西部的这片荒凉的高地。这里的地势与其西南方向22公里处的查亚普拉类似,那是考西曾在十年前协助开发过一个区域,在那里的岩穴中发掘出了南印度最古老的岩画。由于新旧两处遗迹位置的景象非常相似,直觉告诉考西,自己有可能将要揭开另一处意义重大的发现。

“可当时我并没有找到岩画,”42岁的考西说,“那真是很遗憾。”这位来自钦奈的考古学家捻动着拇指说。

就在不久之后……

安得拉邦高原上星罗棋布的沟壑

最早的“连环画”

如果你曾见过印度中部比莫贝卡特石窟中有着30,000年历史的简笔人物画,或印度西部阿旃陀和埃洛拉石窟中诞生于2,200年前那令人目眩的彩绘画,你就会承认,岩穴绘画如同人类的历代生活编年史。从很多方面来说,它们就是最原始的连环画——镌刻在古老的迁徙之路途中两侧墙壁上的故事。

“岩画艺术是人类原始的艺术冲动在视觉方面最早的表现形式,”坎德拉莫利.纳乌鲁力(Chandramouli Navuluri)说,他是岩穴绘画方面的专家,对地质资源丰富、岩穴艺术繁荣的南印度安得拉邦地区发现的岩画作品尤其精通。在这个区域的岩穴里,人们发现了许多深橘色的海龟图案、石灰岩绘出的人物形象和煤炭涂鸦出的抽象画,它们简明地描绘出关于我们的祖先及其生活环境的故事。“岩画艺术本身会说话,”身为本地治里大学教授的纳乌鲁力这样说,“所以,即便是门外汉,只要简单地注视那些动物形象,就能够从中感知到它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样子。”

这些早期漫画故事的发现,对于正处于2018年艰苦跋涉中的考西来说尚是件无法预见的事。失望的他在途中的一块巨石旁停留,那是牧羊人和像他这样的考古学家经常常稍作休息的地点。他身心疲惫,头顶骄阳似火,长时间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土地上又令他的脚踝磨损严重。

基努.考西坐在峡谷边缘和牧羊人聊天

附近有几位年轻的牧羊人。考西用混合在一起的几种不同语言,配合着手势,向他们询问是否曾在峡谷里见过绘画或涂鸦。而后,这些因常年放牧而晒得黝黑的男孩子用点头来作答。

考西兴奋起来。他鼓起自己仅剩的力量,再次踏上征途。没用多久,他挥汗如雨地到达了一个小山谷锯齿般的边沿。他艰难地攀爬到谷底,跋涉通过一条小溪干涸而多刺的河床,在那里,他发现了一个岩洞。当他匍匐至距离更近的地方时,不由倒吸了一大口气。

透过微弱的亮光,考西看见这些岩穴的墙壁上有赭石绘出的表现日常生活的图案痕迹。终于,他找到了岩穴绘画!

“那是一个巨大的岩穴,藏有成百上千的岩画艺术元素,”考西说,“有蹄类动物,鹿科动物,野猪,人类,以及抽象的符号。”

考西在欣赏高地峡谷中令人惊叹的岩画艺术。

发现埃尔多拉多宝藏城

大半个世纪之前,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维希努.西瑞德哈.瓦坎卡(Vishnu Shridhar Wakankar)临时决定在印度中部下火车来考察附近山脉, 却不经意在中央邦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石器时代岩穴艺术作品。如今,考西正经历着同样的人品爆发时刻。

“当我发现这些绘画时,我立即意识到此地潜藏着巨大的开发价值,我们或许将会从这些岩穴中收获数百件绘画作品,”考西这样说。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考西和他的几名学生发现了超过200个藏有史前绘画的洞穴。考西相信这个地区应该是某个非常活跃的史前人类社会聚集地,孩童们在溪流间跳跃嬉戏,大人们搜寻可食用的植物块茎,利用石器猎捕羚羊并切碎它们的肉。

“对于一名考古学家和岩画艺术研究者来说,找到一片如此广阔的蕴藏着上千件具有代表性艺术作品的地域,无异于发现一座金矿……就像发现了传说种的埃尔多拉多。”纳乌鲁力这样说,将考西的发现比喻为航海家们渴望找到的南美洲那座传说中富足的宝藏城。

考西发现的岩石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形象图例。

考西认为这些绘画大约有12,000年历史。他判断的依据是在这一地区发现的很多小而尖利的石制工具所带有的时间标记,它们与这些洞穴中发现的中石器时代的手工制品很相似。

在一个洞穴中他们发现了多达2000件用赤铁矿石创作出的铁锈色绘画作品,那是一种紫色的富氧铁矿石。远在冰河时代的洞穴居住者们很可能先勾勒出这些图案的轮廓,然后用赤铁矿石与某种液体的混合物进行填充。

岩穴的一侧画有一只手掌大小的羚羊,用线条和未封闭的三角形来表现,上方是一个“怒发冲冠”的人类形象,手脚伸展开来。中间的位置则藏着一只脏兮兮的看上去像是海龟的动物。

然而,这其中也有一些形象,似乎是从未在之前发现的印度岩画中出现过的动物——比如有些图案看起来很像直立着身怀育儿袋的袋鼠。

中石器时代的石制工具,以尺寸小和边缘锋利为特点,由此看起来此处遗址大约有12,000年历史。

“在那里有一只袋鼠,前爪举起,嘴巴圆圆的。”考西指着岩洞内墙壁上用赭红色颜料绘出的一个直立的有袋类动物形象对我说。他爬到洞穴墙壁的顶端向我介绍自己的其它发现。“这里一只,这里一只,这里还有一只,那边还有一只更大的。”

这真是有点像电影《夺宝奇兵》里的情节:为什么这些袋鼠样的图案会出现在这里的岩壁上?难道它们曾经在这一地带活蹦乱跳地生活过?

这恐怕是在印度第一次发现与有袋类动物相关的考古成果,虽然十多年前曾有人发现过相关化石。2005年,古生物学家苏尼尔.巴派(Sunil Bajpai)曾在古吉拉特邦的某煤矿中发现了一些距今五千两百万年前的牙齿化石。“其中的一块化石辨认有误,最终被证实属于一只蝙蝠,”巴派说,他是鲁尔基印度科技学院的一名学者,“但其它那些化石,虽然有所存疑,很多人仍将它们归为有袋动物之类。”

考西倾向于将有袋类动物形象的出现与人类迁徙联系起来。据说现代人类是于65,000年前从非洲迁徙至印度的。在之后的20,000余年中,他们中的一些群体到达澳大利亚。一种假设是,这些冒险到达澳大利亚的人类中有一些又穿越超过8,000公里的旅程返回了印度,并将那些长尾巴直立着的有袋动物作为故事记录下来,留予后人遐想?

赤铁矿石或富氧铁矿石被用来绘制某些岩穴壁画。

有争议的观点

“岩穴中出现的这些袋鼠样动物(见插图),可以作为史前人类曾经反向迁徙这一观点的论据。”考西说,他在位于钦奈的马德拉斯大学教授考古学。

但是一位不愿被透露身份的澳大利亚岩画艺术专家却不同意考西的观点。大多数澳大利亚岩画中的袋鼠形象,通常都有着曲线优美的尾部,并正在跳跃或进食——某种程度上更为写实。相比之下,印度安得拉邦岩画中那些尾巴直挺、姿态刻板的有袋类哺乳动物形象则显得简单许多。

考西的假说中将这种形象上的差异解释为记忆的淡化。人们把它画出来,类似于朋友间传播信息的一个游戏,而这种传播是在一代代人之间进行的。最原始的描述,在这里其实就是所绘的图案,会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被铸造成另外的样子。

中石器时代的石制工具图例。

然而,纳乌鲁力却认为这一切很荒谬。“无论空中还是地面的距离都如此遥远,你能想象一个人横跨大洋去到澳大利亚,再折返回来,然后根据自己或先人的记忆画下这样的形象吗?”纳乌鲁力说。“这说法实在太过牵强。”

如此的观点争议并非是考西将要面对的唯一斗争。至今为止,他一直在用个人积蓄承担探险考察的经费。然而尚有13处山谷亟待考察。“我们只探访了这一地区40%的山谷,尚有60%等待着我们。”考西边说边钻进老爷车的前排座位,准备开始一段差不多能把骨头颠散架的下山之旅。“这里可能是全印度最大的岩画艺术综合体。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得到答案。”

注:本文译者为ilaria,中文版权归“不可思议的印度”所有,原文作者阿努帕马. 坎德拉塞卡兰(Anupama Chandrasekaran)为独立播客,所有照片及插图来自原作者。非商业平台如有转载需求,请先和我们联系。所有未经本平台直接授权的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并且公示。

推荐精彩历史文章

...

本土的,永远在C位:印度国家动物园游记

少年Pi的奇幻动物园:特里凡特琅动物园游记

印度野生老虎仅存4000头 10年后只能动物园见到

-------------------

立即订阅:微信搜「不可思议的印度」或 indiasee

新浪微博:@不可思议的印度 (每日更新)

每日原创更新,告诉你印度的点点滴滴,旅行经历、奇闻怪事。

投稿:zhuanti@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