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杜甫是怎么找朋友借钱的吗?只用短短20个字,有情商有水平

“清高”是古代读书人颇为推崇的一种品质,不管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还是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都让后世之人心神往之。

不过,在古代清高的代价还是很高的,陶渊明挂印辞官而去归隐田园,看似他的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人们的想象中他的生活应该就和李子柒视频中表现的那样,自给自足,悠然闲适。但实际上呢?陶渊明一度生活拮据潦倒到“乞讨为食”,这可不是笔者瞎说,他自己便曾写过一首《乞食》来记录这样的生活。

《乞食》(节选)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这首诗记录了陶渊明饥肠辘辘,不知不觉到了别人家门口,敲开门却拙于言语,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在主人家善解人意,热情招待了他。从这首诗其实不难看出,外人眼里的清高或许令人崇敬,但是其中的难言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其实不仅是陶渊明,唐代大诗人杜甫境遇也差不多。杜甫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但是一生仕途不顺,生活潦倒不堪,在他44岁时小儿子还因为家贫而饿死。可以说日子苦不堪言。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经过了几年的颠沛流离,直到公元759年,在友人的帮助下才在成都得以落脚。

虽然是有了落脚之处,但杜甫一家的生活依然清苦。在此期间,他曾写过“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从这些细节中其实都不难发现杜甫一家的日子有多艰难,也是在这一时期他感触颇深,于是才有了那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的“安得广厦千万家,大庇天下俱欢颜”其实正是他无奈的慨叹。

公元760年,杜甫49岁。到了秋季,本该是丰收的季节,理应温饱不愁,但是杜甫一家却是揭不开锅。实在无奈,杜甫只能托人向做官的友人高适求助借钱。那么你知道一向高冷的杜甫是怎么找朋友借钱的吗?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小诗: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这首诗标题中的崔五是杜甫托着带信的人,高彭州就是高适,当时的高适任彭州刺史。古代人都喜欢用居官的地名来代人名,以示尊敬。

起首两句描写了诗人自己的困苦生活。首句说的是自己的年龄,当时的杜甫已经49岁,所以说“百岁已过半”。这个年纪在古代本应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知天命年岁,但是杜甫却连家人的温饱也没办法保障。第二句则是表明现在的窘迫境况,到了秋收时节,本该是温饱最不用发愁的季节,但是杜甫一家却是饥寒交迫。“转”之一字便表达出了这种无奈愁苦的心境。

后两句则是直接出言向好友求助借钱。自己写这封信,不为其他,就是想告诉任彭州刺史的好友高适,自己现在生活潦倒,饥寒交迫至快过不下去了,请他速速前来救助自己一家。要说杜甫这是求助的诗,但是在诗里杜甫却毫不拿自己当外人,求好友相助也是理直气壮。

其实从中我们也不难感受到,杜甫和高适的关系确实很铁,所以在这样危难的时刻,杜甫才能这般直呼不避地向友人求助,这恰恰也说明杜甫的不拘小节。其实想想也能理解,当我们自己身处困难向十分要好的朋友求助时,基本也是如此,言语直接,直奔主题。可以说杜甫这首小诗写得是既有情商又有水平。

读完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杜甫一生的艰难,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却始终心系百姓,胸怀国事,为了天下寒士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的高尚情操令人动容。

对于杜甫这首求助借钱的小诗,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