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治湿气,勿用薏仁红豆粥,真实病例讲解

警示:现代人多湿重,饮食好活动少使然。但湿只是表象和结果,与五脏六腑功能不调都有关系,其中与脾胃功能下降关系最为密切。只看表象的用药祛湿,伤你身体没商量!中医大夫如果只传播如何祛湿,只能归入庸医行列!

秋天到了,天气秋高气爽,秋老虎过后,气候非常宜人。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入秋以后,体内湿气重的问题突然明显,表现为全身乏力、身体困倦、头重如裹、双腿沉重、食后胃胀、腹胀不舒、大便不爽或便秘,舌体胖大或舌苔厚腻、边有齿痕。

有患者告诉我,用了网上疯传的薏仁红豆粥,吃了好久了,仍然无效,不仅胃肠胀满如故,大便秘结也不减轻。说实话,我很讨厌这个薏仁红豆粥的配伍,这个配伍不仅曲解了中医对于“湿”和“水”的概念,也容易误导大众,认为有湿则用之,与张悟本之绿豆治百病如出一辙。也不知谁搞的这个配法,我没功夫去查。估计搞薏仁红豆这个配方的人,在中医知识上只能说是半罐水,走的是偏门而哗众,与张悟本之流一样,未得中医精髓。

从中药的治疗作用上看,薏苡仁走中焦而健脾利湿,对于水肿可以利水消肿。赤小豆则为走下焦之药,利水作用较专。因为“湿”和“水”在中医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薏苡仁配红豆,治水肿可用,利湿则不能。所以湿气重的人,有的吃了无效,有的吃了则便秘更重,贻害无穷。水是身体里的重要物质,薏米红豆把体内的水利掉了,久而久之,身体就枯萎了!

话归正传,我的一位患者,在东北工作,最近很烦恼,甚至象患者说的一样:“是不是很严重啊?我都有点害怕了”。本来我是不在网上诊病的,因为望诊和切诊的信息收集不到,易于出现偏颇,但这个患者很特殊,是我的学生,对其体质比较了解,也就网开一面了。下面则是主诉的症状:

根据主诉,我开了下面这个处方:

苍术12克,厚朴12克,陈皮6克,蒲公英30克,

    丹皮15克,黄芩12克,生苡仁20克,炒莱菔子12克,

    草决明10克,酒大黄2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

    生麦芽15克,炒山楂12克,甘草3克。

3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前各服1次。

服药2剂,这是患者服药后反馈的效果,可见效果非常明显。

这位患者湿气较重,开的药味稍多,建议吃6剂中药。如果湿气较轻的话,平胃散为主,稍做加减,3付药也就行了。如果湿气重还兼有手足发凉的话,再合上四逆散(柴胡、枳实、白芍、甘草),效果很不错。

这里仅举1例,说明治疗湿气,中医用的运脾化湿之法,疗效是相当不错的。湿气重的人,是需要中药调理的,几付药就可以了,并不费事。奉劝那些还以为那个“薏仁红豆粥”能解决问题、长期吃薏仁红豆粥的人,早日清醒过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