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面对以下这三个场景,你会怎么选择?
没有正确答案,只有对人性的考验。
张三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病,住院治疗。医生说,恢复得还可以,马上可以出院。张三看了下自己的费用清单,发现自己的自费部分花了4万。这时,张三想起来自己有一张保险,规定「只要住院自费部分达到5万元,就可以一次性赔付30万」,否则一分钱也没有。B、和医生说自己还有些不舒服,继续住几天院,并且主动要求使用一些较贵的药品,凑到自费5万再出院。之后申请30万元的理赔金。很多人会质疑保险产品的理赔标准,甚至认为密密麻麻的条款就是为了「挖坑」,但是,如果条款有漏洞,而我们自己又站在了「骗保」的边缘,规则究竟是用来防谁的呢?
张三人到中年,收入一般,工作辛苦,房贷沉重。孩子日渐长大,想买个学区房却苦于凑不够首付。做手术,费用要100万打底,风险很大,也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父亲有一张100万的保单,其中规定「心脏病达到手术标准,就可以理赔」。而这100万理赔金,已经打到了父亲的账户上,母亲已经去世,张三是独子,唯一的继承人。A、选择做手术,给父亲一个生的机会,花掉100万。B、选择不做手术,让父亲完整离去不再受苦,继承这100万。「买保险不就是为了有钱治病吗?为什么非要手术了才能赔?」在垫付服务出现以前,有很多这种疑问,那么我想问,在「损失」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产生了「补偿」,那么还有必要让「损失」一定发生吗?
特别是,当「损失」是别人的,而「补偿」是自己的时候……张三出了严重的车祸意外,已经在ICU里躺了4个月,靠呼吸机等仪器维持生命,每天的费用是2万元。张三的妻子已经用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也借遍了亲戚朋友,下一步,就要卖掉自家唯一的房子。父母已经年老,没有收入,平日全靠张三赡养;唯一的儿子才5岁。而张三没买过保险,只有一张意外险保单,是看在老同学面子上做的人情单,200万保额,在车祸发生180日内身故,可以获得理赔。医生和张三的妻子说,继续维持下去没有什么意义,即使是醒过来,下半生也大概率完全无法自理,现在可以考虑是否放弃治疗。A、继续治疗,就算搭上全家人的未来,就算带着孩子租房子住,也要努力救活自己。B、放弃治疗,自己无需受苦,家人拿到200万的理赔金,可以带着对自己的怀念继续稳定的生活。我见过无数人放狠话,「买什么保险!我要是得病就不治了,不拖累别人」。我且相信是真的。但是,当真有那么一天,「治不治」真的是能自己决定的吗?
刚开始写号时,我说,有一句话会贯穿在这个公众号的整体思路中。
这句话去年说的有点少,所以2021年第一个工作日,我要把这句话翻出来大声的再说一次:
资产配置是反人性的,保险尤其是。
那些在买保险的过程中,让我们难受、纠结、犹豫、排斥的时刻,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保险所蕴含的思维体系,和我们人性的弱点在起冲突。
明知道得癌症不是小概率事件,也明知道治疗费用很高,但就是不觉得会发生自己身上————这是侥幸心理。
保险明明是个用来「避害」的风险管理工具,却总是忍不住用收益类产品的「趋利」来要求它————这是贪婪。
想买保险,但是缺乏行动,总觉得没时间了解,好容易填了一半信息发现忘记身份证有效期日期,结果停下来,一拖又是两年————这是懒惰、拖延。
这些弱点,我们每个人都有,无可厚非。
但人和人的区别,不就是来自于能克服多少人性的弱点?
保险,在产品的设计、条款的设置上,无处不体现对人性的揣摩。
条款越成熟,越复杂;
当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保险时,只要人性越成熟,问题就能越简单。
下次难受的时候,告诉自己,难受?难受就对了,因为你在抵抗人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