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兆菁 | 漈 梅
这些天,在手机的微信上常常跳出“漈梅”这两字,并给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的编号,细看配发的图片,乃文友三郎所为。一树梅花,在好摄者眼中千姿百态,一枝独秀也好,串串惹眼也罢,总在不觉间让人想到“梅骨”两字。微信中所见梅花除了南漈公园之外,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漈头的梅花,那“漈梅”的雅号应该送给耕读文化博物馆的馆主张书岩先生。每每来到漈头,他和他的博物馆总是给人们带来一股梅香。
深冬,严寒中透着温暖,平淡中充满厚重,我们再次投进漈头村的怀抱,那浓浓的耕读文化的韵味扑面而来。“青山围翠屏,丝竹情悠悠,雕梁画栋说往事,巍巍牌坊话喜忧……漈头美如画,醉了冬夏,醉了春秋。”一曲《锦绣漈头》,一个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把我们带进了漈头村那深沉而隽永的不凡历史中。
要真正读懂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必须去抚摸漈头村的每一寸光阴,因为每一个脚印都映照着耕读文化的星星点点。雕梁画栋,窗棂屏风,案几供桌,楹联门当,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曾经。经时光打磨的深深小巷,也是那样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漈头村肇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迄今已有千年历史,人才荟萃,是屏南历史上“四个书乡”的领跑者。明清两朝,有科举人士200多人,编修明《永乐大典》的黄童,编撰《国音宝典》的张赞,均来自漈头。尤其是科举文化、武术文化、饮食文化等特色文化,让漈头村名闻四方。
中华自古重耕读,古人云:开门两件事,耕田和读书。参观耕读文化博物馆,需要的是沉淀和思考,即使许多物件小时候曾经耳濡目染,而今细细品鉴仍不失为一种精神上的崇高享受。先说说传统的手工榨油坊吧。传统的手工榨油坊由一个双灶台、一个碾盘、一根硕大的榨槽木和一个悬空的油锤组成,多建在村落集中、水源充沛、绿树掩映的小溪岸边。记得年幼时无处可逃,下落到偏僻的小山村就读小学,满山遍野种着大片大片的油茶树,每到收成季节,油坊里就忙碌起来了,人群熙攘,人声鼎沸,榨油是要按照顺序日夜排队的。对于这样庞大的榨油工具,我并不陌生,其实这里面还鲜有人知道刚出炉的滋滋响的茶油可直接炸油饼。榨油在晚间进行,大概在午夜过后半个小时,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耐心等着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冒着热气的油饼香气溢满整个屋子,咬一口生脆生脆的,那种香喷喷的味道着实让人记忆犹新。
在织布机前,看着老妪梭子飞快地穿梭来回,真有那心灵手巧之美誉。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小时候,我总是坐在奶奶身边,看她织布,听她讲《狸猫换太子》、《二十四孝》的故事,还可以看着小人书。奶奶呢,总是笑吟吟的,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对她来说不算什么。在生活中,她给我们的一定是自信和乐观。而提起砻谷碾米,就自然而然地忆起小时候随哥哥、姐姐到离村子两公里外的小溪边砻谷碾米的经历。村庄附近只有一处砻谷碾米的地方,所以得先报名排队,一般情况下要等待两天。还记得一边砻谷,一边默读着在坊间流行的歌谣:“砻砻谷,谷砻砻,糠喂猪,米养人,瘪谷养鸭母,鸭母生蛋还主人……”至今念起来依然朗朗上口。耕读文化的魅力在这简简单单的字里行间跃然纸上。砻出来的糙米,经过反复舂打,越舂越白,再用风斗把谷壳扇走,多道程序后,白花花的大米就出炉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的内蕴贴切深邃。
这里,许许多多物品正向人们解读着耕读文化的精髓,心灵所触及到的无不散发着耕读文化的芬芳。双面牛皮雕屏风,令人称绝,那是智慧和历史的完美融合。锡制“正心无私”灯盏,可以衍生出无数个莘莘学子秉灯夜读的故事。漈头作为屏南县明清时期“四大书乡”之首,果然名不虚传。那书型首饰盒,则从另一个侧面诠释着耕读文化之“读”之内蕴。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的一万多件文物,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鲜活而有味的故事,让思想得到沉淀,让心灵得以舒展,让奔突跳越的浮躁因子找到安静的家园。走进历史深处,走进时光隧道,我们的记忆深处从此有了引以为傲的音符,那是青春的鼓角,那是生命的奇迹!
厦大教授李琦在参观完耕读文化博物馆后留下了这样的评价:“斗室凝聚千年,方寸演绎生命”。屏南的文友们也留下了“漈头毓灵秀,头上顶文魁;弄巷走诗文,漈头藏龙虎”的佳句,字字珠玑,寓意深远。正如上海东华大学同学所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古故事传千古;墨浸青史,笔判春秋,风流人物竞风流”。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你的声音已经传遍全世界。
走出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猛一回头,馆主张书岩正冲着我们会心地微笑着,漈头广场上那一树腊梅也正在风雪中深情怒放,我们听到了开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