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雪清竹:论诗之二

当一首诗写出来之后,它就不再只属于作者,它属于千千万万的读者了。所以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不但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还要知道,这感受也是属于千千万万的人的。一首诗,与其说是为我们自己代言,不如说,也是为千千万万读者代言的。所以诗应该提升到全人类共性的层面上。什么是全人类的共性呢?首先一定是符合道德观,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情操,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启迪或者是陶冶的。因为人的本性的深处,都是向往真善美,以及高尚的道德,就看我们用怎样的语言写出具有更接近真理,更接近美和自然的诗歌。

诗歌属于人的精神追求,是人精神世界里的产物。德国的叔本华说过,作品的风格是作家心灵的相貌。诗人喜欢用什么样的词汇,句式,一定是和诗人的性格有关系的。所以我们不要追求和别人一样的风格,因为我们自己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凡是大诗人,他(她)本身具有的能 量一定是很强大的,能 量 强的作家诗人对于外界,具有一种吸引的力量,也具有屏 蔽,覆盖的作用。所以如果你对某一位诗人的作品产生了迷恋,甚至倾慕,心里面萦绕的都是他们作品句子的影子,你一定会受到他们的影响,甚至使你本身具有的特点无法正常发挥出来。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要使自己去学习他们,而不是和他们相似,更不能直接借走他们的句子。有些写得比较好的诗人,一看别人用了自己的某些句子,就特别生气,说,某某某没有道德,剽窃我的句子,其实他只是受到了你的影响,走不出你的能 量 屏 蔽范围了。当然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在所谈的这里。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要怎样学呢?这个就要看我们的悟性。学习写诗,并不单单向人家学习词语,句子,更重要的是悟。这个悟字,表示用阳我心来领悟。我们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放空了那个阴我心,只用充满正能量的阳我心来看别人的好处,思考别人的优点,最终找到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距,然后改变自己。这就是学习的过程。而且也不是一次领悟就完事了,因为古往今来优秀的诗人太多,更多时候我发现,对于古人,我们似乎无所谓,但是对于身边的人,你往往会更多一些在意。其实古人是更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而且只有像杜甫说的那样“转益多师是汝师”,才会有更多的进步,集古今之大成。

诗穷而后工,一个人遭遇到不幸的打击,他的诗容易写得好,因为诗是一种感发的生命,这种感发的生命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然界给我们的,一个是人事界给我们的,如果没有这些境遇,就难以引起内心的感动,也难以写出能够感动别人的好诗。这是我在十几岁时就明白的道理,尤其是那时候读到著名诗人海子的纪念文章,认为一个人应该用痛苦保持自己的清醒,但是如今,我忽然发现另外一种关于诗的感发的理论,就是说,还有另外一种人,虽然没有碰到过很大的挫折失意,生活上比较顺利,却也能够写出好诗来。比如曹植的哥哥曹丕,宋朝的晏殊,就属于这一类人。这一类诗人,算得上比第一类诗人具有更优秀的诗人的品质。正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看花落泪,见月伤心,一阵微风,一捧月色,都会触动诗人的情怀,有所感发而写出优美的诗句。

今天的诗人和古时候的诗人在写作上是不同的。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是在电脑上写作,使用微信,美篇,简书等等传播。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写作必须快,传播也快,所以必须实现快速写出大量作品。否则就跟不上刷新的节奏。当然多,又要好。怎么能够做到呢?

首先要保证有灵感。也就是你的能量是充足的。要实现这一点,经典诵读是最简单易行的。在所有的经 典中,《德道经》补 充能 量是最好的。古人为什么要读 经?为什么要把经史子集的经,放在最前面呢?就是保证我们要具备充足的精 力。一个人精 力不济,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读我们不了解,但不要去否认,你可以自己拿一本《德 道经》或者《易经》,自己读一下,感受一下,看看精 神状态变化怎样。

唐朝的诗歌成就为什么这么大呢?因为唐朝的读书人必须读老子《德道经》。公元733年,下诏书规定士庶之家必须备有《老子》一书,也在这一年,唐玄宗亲自注解《老子》。公元741年,设立中央学术机构,在京城和各州招生精读《老子》。正是这些经典的保证,使唐朝的读书人拥有健康的身心状态,敏捷的思维灵感。这是在唐诗之外的薪火之源。也是功夫在诗外的一种保证。经,一般深奥难懂,即使想要广征博引,大概也比较难能够征到它们。读经的最大作用,是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充满能量,有了能量,才有可能谈创造。

一个好的诗人,一定要具备坚持正义,坚守道德的高尚品质。

为什么呢?我们看历朝历代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就能够得知了。杜甫之所以被千秋后世尊奉为诗圣,这是当之不让的,因为他的诗中充满了正直感发的力量,从而显得非常崇高。相对来说,词主要是抒情,把情写得很婉约,很豪迈,都称之为好词,但是诗是要言志的。假如一个人缺乏刚正不啊,壁立千仞的内在品质,就很难抒发出掷地有声的诗来。在晋朝的太康时期,出类拔萃的诗人显得极少,是与当时的诗人们缺乏较强的性格,较高的品格有关系的。张华不但是一个诗人,我们知道他写过一本书《博物志》,很有才华,学识也广博,但是在真正大是大非、善恶、正邪的大节问题上却不能坚持真理,忠于职守。还有一位诗人叫潘岳,当时有人说,“潘才如海,陆才如江”,可是不管他的文采多么美,他的诗中缺乏一种飞扬的感发力量。元代诗人元遗山,写过一首诗批评潘岳,他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潘岳曾写过一篇文章《闲居赋》,表白自己不染名利,愿意去过隐居的生活。但是现实生活中,他却在当时的权贵贾谧的车子飞驰而过时,望尘而拜。他们的才华只是文字、词汇上的出色,但缺乏感发的生命。还有一些品格很好的人,由于缺乏写作表达的训练,虽然有感发的生命却没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是很多的。叶嘉莹老师曾经说过,真正的、最高级的诗人是既有深厚、强烈的感发生命,又有能够与这种感发生命相配合的表现能力,只有这样的诗人才能成为第一流的诗人和作者,二者缺一永远是第二流的。

在中国诗歌的理论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说汉魏的诗有风骨,盛唐的诗有兴象,还有的诗是有风神。诗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好坏、优劣的分别。但是把所有的旧诗归纳起来,会发现,好诗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重视感发的力量。也就是“兴”。黛玉教香菱作诗的时候,香菱说喜欢“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黛玉说“断不可看这样的诗”,而且说“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样的诗为对而对,缺乏思想和灵魂。

那么什么是“气骨”“兴象”“风神”呢?这些概念里的“风”“气”“兴”都表示一种流动、变化的状态,也就是内心中那股感动抒发的力量,所以以前我听过有老师讲,诗歌不应该属于文学,它应该划分在音乐里面。且不说这个说法正确与否,只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诗歌里这种力量。但是不同的诗,它的感发力量的来源是不同的。比如,汉魏的诗,来自于“骨”,盛唐诗来自于“象”。当然这也是相对的说法。什么是“骨”呢?骨,主要是指它的骨架,它是整个篇章的结构框架,包括篇章的字句,章法,叙述的口吻,句法等。

而盛唐诗不同于汉魏诗以叙述为主的特点,而是以写景抒情为主。所以盛唐诗是以形象来传达他们的感动的。的确,在这一点上,我个人的创作是以唐诗为学习范例的。我常常发现,其他一些诗人抒情很直接,而我的诗很多时候,要通过塑造意境,融情于景来表达,也就很含蓄蕴藉,需要慢慢读来体会。在网络快读时代,我发现这种写诗的模式似乎有些落后了。人们似乎需要更直接的抒情。之所以今天我会形成这样一种写诗的模式,主要是因为年少时接触到的诗歌理论,比如“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当然如果说理太多,又变成宋朝诗的模式。宋朝人喜欢在诗里面讲道理。

那么“风神”又是什么呢?比如嵇康的“目送飞鸿,手挥五弦”。他的感动是精神上达到了一种境界。是整个精神世界升华到一种很高的境界中去,我们中国古人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如果你真的超脱了世俗的拘束,达到了这样一种最自然、没有虚假、没有造作的潇洒自得的状态,就能够体会得到“目送飞鸿,手挥五弦”得悠然自得境界。有的人一辈子总是在向外求,求外在的名誉、利益、求外在的情爱,由于他永远无止境地追求,所以永远也不能满足。可是有些人不是如此,他们是有诸中,而无待于外,是你自己内心中真正得到了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满足了,与外界没有关系了。尽管也有得有失,有善有恶,有悲有喜,可是你内心中有一种自得的,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了。

作者简介

作者苍雪清竹,   原名杨敏。大连人,现居台州玉环。女诗人,词人,画家。一弹流水一弹月,一袖飞云一袖风。在最深的俗尘里开出云上的莲花。读者评价,诗词作品中有唐诗精髓,兼具书法与绘画皆有浅薄涉猎,被读者们称为半古人,真文人,聊慰半生潦倒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