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干扰客观

从信息分解,到符号提取,语言是社会族群的约定俗成。一切都源于概念,一切都在其中被阐明,福柯也认为话语不是自然而就,而是某种建构的结果,故曰一表白,便后悔,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不随意误解是聆听者的本分。

被人理解,实在太过奢侈,不被理解处,有足够大的诠释空间,空白处并非真空,恰是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士无故不撤琴瑟,流丽谐婉,声情掩抑,运真实于虚构,琴瑟的抽象指向,留有足够大的想象空间。居伊·德波提出的“景观社会”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理解也罢,误解也罢,最终是谅解。人活到极致,一定是厚道,一定是简约,何以然?宽容融化误解,时间证明一切,并揭晓答案。人一上百,形形色色,人有万算,天只一算。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终身未娶,某次一位朋友问:“你不为你的独身主义后悔吗?”斯宾塞愉悦道:“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我常常这样宽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女人,因为没有做我的妻子而获得了幸福。”从这段话可知,人与人之间没有感同身受,沟通何其难,误解何其多。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孤独乃生活常态,是思想的最终归宿。刀剑无眼,话也无目,隐私性话题,有人搁笔不提,有人毫不避讳。

人皆有浑然未觉之偏见,皆有与生俱来之优越感,黄仁宇说:“如果你出生在北京,你一定是个骄傲的中国佬。如果你出生之爱荷华或德文郡,你不必太费力就自然而然以为西方文化比异族优越。”理性有限,认知不足,而信息无涯,偏见难免。是偏见,自会强词夺理,争长论短,偏见始于愚人,而止于智者。

文化没有固定模式,也非只是抽象概念,需与日常生活发生关系,方得活力。君子不博而在专,经典文化的逻辑起点基于审美,是一个社会意义、文化姿态之所在。民间文化并没有这般使命感,却是时代的镜子,如同产业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聚合,其也是现实社会需求的集体反映。

从文本解读,到自身诠释,对他人的理解,有赖主观先见,皆由自身语言建构,以自身的语言结构去陈述一个人,以语言建构起来的感受再现一个人,你所陈述的事实,只是你自己。三毛崇拜张爱玲而缘悭一面,张晚年独居美国时,曾趋前探访,被拒绝见面后若有所失。文人以文字向文人致敬,三毛遂以张爱玲与胡兰成为原型,写就电影剧本《滚滚红尘》,当有人拿着报道找到张爱玲时,其并不领情,只说了句“真讨厌”,便顾自而去。结局即开始,这样的文字,待当事人故去后发表合适,否则在传主看来,都是不着边际的误读。

其表在文,错综复杂,其里在学,千回百转,意义不确定,使意义多重。主观干扰客观,一切解读皆误读,诗如此,文亦然,读诗文,始于读人,也止于读人。

(0)

相关推荐

  • 客观的变不了,主观的可努力。观望客观,修...

    客观的变不了, 主观的可努力. 观望客观,修正主观. 说人话就是: 掌控不了的别惦记, 有机会的就多努力. 凡事有度,见好就收. 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懂得加速很强,很重要, 会急刹车我觉得更重要. ...

  • 刘晓林:一切情绪皆苦

    一切情绪皆苦 --论"有漏皆苦" 刘晓林 佛祖悉达多证道的一个主要内容便是寻找我们自身痛苦的根源,最终他认为找到了答案:导致痛苦的是人的情绪.他进一步在此基础衍生出了系列看法:一切 ...

  • 道德经|“自见”是烦恼根源,“不自见”的智慧决定了人生高度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踮起脚跟走路的人会站不稳,跨步前行的人反而走不快. 自我张显的人不明于道,自以 ...

  • 我觉得相机是客观的展现,而画画是主观的表达,您觉得呢?

    我觉得相机是客观的展现,而画画是主观的表达,您觉得呢?

  • 何为客观又何为主观呢?

    这种耳鸣相当特殊,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仅自己能听到,连别人也能听到,医学上称之为客观性耳鸣.此种耳鸣与主观性耳鸣不同,它确实有音源,但音源不在外界,而是本人耳部附近的体内.

  • 《道德经》:放下主观偏见,以“道心”领悟事理

    人生最大的错误并不在于事件表象的是非对错,而是在根源上缺乏正确衡量事物的标准以及清醒审视世界的内心. 在<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做: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 ...

  • 主观对客观的体悟

    现在对说话肯定的人,特别厌恶,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它是五颜六色的,对一个东西,真假的判断,是主客观共同的结果,我记得当时读美学的时候,教授说,美是主观对客观的再创造,这个真也是,主观对客观的体悟 ...

  •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首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这是指特定的主体在具体的实践中的主观认识与特定的客观实际的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具体的物质活动,认识产生于实践,因此,有什么样的实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认识 ...

  • 主观和客观

    昨天和一个缠友聊天!他说,他目前学了五年.还没有看到.市场的主力在哪,热点在哪?目前还分不清中枢的级别. 其实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选择要学习缠论?我们最终选择学习它,初心又是为了什么?当然了 ...

  • 叶羽晴川【周末茶课】——谈美之主观与客观之美

    美是每一个人内心力量的源泉.而美究竟是一个什么模样,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它相遇和面对? 我们是美的欣赏者还是创造者? 一杯茶里,如何开启人生之至美? 一堂课里,如何引发自我之美? 6月 如茶工作室 ...

  • 多数主观即客观,常识即证据

    有些事是不言而喻的,是不证自明的.可是有人对于明了的事情,故意把他弄混,自以为聪明.可是在社会民众看来却是个笑话. 一个初中没有毕业的人,他再怎么说,也只能说出提供了开车和打扫卫生的工作.可是,他却要 ...

  • 哲学概述:主观与客观

    某些人觉得某些人对,某些人觉得某些人错,某些人不认可某些人言行举止,这都是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结果,十个人十种想法,更何况事实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每个人从每个人的立场看待事物的方法都不同,答案也千奇百怪, ...

  • 主观与客观的区别

    案情:人咬人一口与狗咬人一口在刑法上为何有区别? 浅析 德国威尔策尔的回答是:一基于目的,一基于本能,于是目的成为可罚性的基础.老威这一灵魂一答,差点终结了结果无价值论.但是,不管怎么说,目的论还是成 ...

  • 认知框架-三个方法(主观与客观、觉和知、知道与不知道)

    此文向何新老师致敬,是他的宏大思想体系拯救了我卑微的思考灵魂. 何新老师在<与友人谈哲学方法(工具)问题>一文中,提到"中国学术自古以来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大而化之的意象化的模糊思 ...

  • 透过终极哲学看主观与客观的功过是非——第三十四讲

    西方哲学设立主观与客观命题,虽然分别偷换了主观存在与客观存在的定义,但仍为诱变现代科学而做出了基础性贡献--打开了存在命题一言以蔽之于一切的封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