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书画高清赏析(台北故宫)
国宝级书画高清赏析(台北故宫)
请右转手机观看
▼
国人对于王羲之,早已耳熟能详。这位山东临沂人,在西晋末随父南渡,他向往道家,喜爱山水,书风富有诗意和性灵的特质,正代表了艺术家所寻求的自我解放。此三帖虽是唐代以前的双钩摹本,但笔划的使转勾挑仍可看出充满速度和方向的变化,书法线条彷佛有了独立的生命。它打破了隶书方正庄严的特质,把书法带入能自由而丰富地表达个人性情的境地,忠实呈现了王羲之的书法体势之美。
徽宗赵佶瘦金体题款
三帖中的第一则为平安帖,是一件行书兼草书的作品,内容是向友人报平安,表达思念之情。平安帖运笔提按顿挫的变化较多,钩挑转折间,锋颖秀发。许多的带笔及草书笔法,自然而巧丽,也是这三贴中变化最多的一贴。
平安帖
第二则”何如帖“和第三则”奉橘帖“都是用行书书写。三帖中,”平安帖“的运笔提按顿挫变化较多,一些牵丝引带的草书笔法,十分灵巧;”奉橘帖“的字形大小偃仰,也很富变化;相形之下,”何如帖“就比较端整。
何如帖
何如帖,内容为问候友人,并告知近况。其中“复”字三次出现,加上平安帖中一“复”字,四字写法各不相同,灵动而鲜活。
四个“复”字
第三则奉橘帖,是赠送友人橘子的便签。字形大小偃仰,富有变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轻描淡写却又饱满深情。
奉橘帖
这件书迹采用双钩廓填的方法,即以透明或半透明的纸覆於原作上,先双钩字的轮廓,再逐笔填墨摹写在硬黄纸上。整部作品点画间充满速度与方向的变化,尤其重视笔画之间的牵丝映带,书法线条仿佛有了独立的生命。
NO.2 元·赵孟頫丨鹊华秋色图
尺寸:纵28.4公分,横90.2公分
请右转手机观看
▼
《鹊华秋色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于元贞元年(1295年)回到故乡浙江时为好友周密所作的纸本水墨设色山水画。该作描绘的是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秋景,画境清旷恬淡,表现出恬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味。作品采用平远构图,再以多种色彩调合渲染,虚实相生,笔法潇酒,极富节奏感。
华不注山
鹊山
画中是一片辽阔的泽地和河水,从近景直伸展到远处的地平线。在这好像无际的平远景上,最重要的是两座山:右方突立的是三角形,双峰笔直的华不注山;盘踞在左面的是鹊山,形如面包,又如水牛的脊背。画题就是由这两座山而起的。
画迹右部
汀渚、芦苇与树交相呼应
鹊华二山与近景之间,树木紧多,疏落散布,有杨树、稚松及其他各类。画的左方,可见山羊四五只,在几所简陋的茅舍简啮食。水边轻舟数叶,舟中渔叟正安静地工作。其时正是秋天一片宁静,有的树叶已脱落了,有的亦赤黄相间。然而村人对这些美景混然不觉,只埋头于他们日常的生计。
画迹左部
著以黄色的山羊
工作中的渔夫
这幅画作的特点是画中的笔法。赵孟頫与大多数同一时代或后世的画家不同。他并不是只用一支笔来完成整幅画的。学者们在这其中辨认出他曾用三、四支不同的笔:最粗的笔来画鹊华二山、汀渚的皴纹和稚松。中锋来画大部分树木和茅舍,最后再用幼锋勾勒精细的芦苇、扁舟和人物。
屋舍中的桌几
依稀可见的人影
倚门而立的女子
撑船而行
元贞元年(1295年)冬。赵孟頫在任满济南路总管府事,奉召进京又称病辞官回到故乡吴兴。与此同时,祖籍济南的南宋文学家周密自曾祖父随宋高宗南渡客居吴兴后,从未回过故乡,听归隐山林后的作者时常赞美济南的优美风光,勾起了思乡之情,于是请他详细介绍故乡的风土人情。赵孟頫被周密深深的家乡情结所打动,觉得把济南风光画出来赠与友人,比口头讲述更加直观形象,便挥毫泼墨,作下此画。
赵孟頫小楷题款
《鹊华秋色图》上存在收藏者的众多题跋和印鉴。乾隆皇帝用御笔将“鹊华秋色”四个字题写于引首,并且加有“神品”“乾隆御览之宝”“古稀天子”“太上皇帝”等多枚玺印,上面还有“嘉庆御览之宝”“宣统鉴赏”等玺章。整个画面上加盖大小、形状各异的印章57枚,画面之右侧前隔水处有印章16枚,画面左侧后隔水处有印章95枚。
NO.3 宋·夏圭丨溪山清远图
尺寸:纵46.5公分;横889.1公分
请右转手机观看
▼
群峰、山岩、茂林、楼阁、长桥、村舍、茅亭、渔舟、远帆,勾笔虽简,但形象真实。山石用秃笔中锋勾廓,凝重而爽利,顺势以侧锋皴以大、小斧劈皴,间以刮铁皴、钉头鼠尾皴等,再加点,笔虽简而变化多端。
《溪山清远图》局部
夏圭非常擅长运用墨色的变化,在惯用的层层加皴、加染的“积墨法”外,往往加用“蘸墨法”,也就是先蘸淡墨,后在笔尖蘸浓墨,依次画去,墨色由浓渐淡,由湿渐枯,变化无常。再加上“破墨法”,以墨破水,以水破墨,以浓破淡,以淡破浓,使墨色苍润,灵动而鲜活。空旷的构图,简括的用笔,淡雅的墨色,极其优美地营造了一幅清净旷远的湖光山色。
《溪山清远图》局部
夏圭(生卒年不详),一作夏珪,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画家,与李唐、刘松年、马远并称“南宋四大家”。宁宗时任画院待诏,赐金带。善画山水,属水墨苍劲一派,喜用秃笔,下笔凝重,继承发展了李唐的大斧劈皴。取景简练,常以半边景物表现空间,与马远有异曲同工之妙,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
NO.4 宋·萧照丨山腰楼观图
尺寸:纵179.3公分;横112.7公分
五代至北宋初期,是山水画成熟的阶段,全景式的山水构图在当时颇为流行。转入南宋,山水画的发展朝向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山石的透视缩小,背景山水朦胧,笔墨多用渲染,具有南方氤氲氛围滋养下的风格。而萧照的《山腰楼观图》,则突显了两种画风过渡时期的特点。
山石、老树与清泉
此图右侧,仅画江水、浅滩、远渚、烟树,山间一条小路迂回盘旋,经前峰山腰渡口直抵后峰山巅,临近山巅处有一片楼台亭阁,一登山行人已走近。右下临水山岩上两人指看远方美景;左侧最高峰画得半壁实半壁虚,虚处乃为江上水气所迷,上升成岚,后面还添上几座淡淡峭峰,启人高远不可测的“仰止”之叹。山际径路盘曲,有两人策杖而上,而楼观却深深埋藏在山坳幽谷中。该图近山浓重,远山清淡,又形成虚实对比。
淡墨一抹,犹如剪影
一左一右,一实一虚;忽隐忽现,忽暗忽明。南北宋的战乱时期,又有多少人和萧照及他这幅作品一样:眼前是实,远方虚弥;他乡是真,故乡已远。仿佛近在咫尺,却又似隔江河,触碰不及。
萧照(生卒年不详,活动于1130-1160年),濩泽(今山西阳城)人。生平际遇特殊,颇富传奇色彩。据《续画史会要》载1126年(靖康)中流入太行山为盗,一日掠至李唐,检其行囊,不过粉奁画笔而已。照因雅闻唐名,即随其南渡,唐则尽以所能授之。绍兴中补迪功郎,画院待诏。画山水、人物、舟车、屋宇等,风格酷似李唐,几于乱真,系李之嫡传。
NO.5 宋·陈居中丨文姬归汉图
尺寸:纵29公分;横129公分
“文姬归汉”的故事是东汉末年,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并生下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遣使臣将其从匈奴那里赎回,但此次归汉,已是十二年之后,大汉不再是那个文姬熟悉的大汉,曹魏逐渐取代了刘汉,控制了北方地区;而经过黄巾起义、群雄涿鹿后的中原,民生凋敝,富庶不再,对远赴匈奴的蔡文姬来讲,确是
两宋之际,许多画家都曾以“文姬归汉”为题材进行创作,迄今存世的李唐和陈居中二人的作品,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次展出的则是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
画面之中,一派荒凉萧索的塞外景象:土坡黄沙,枯树短草……画面中心,蔡文姬正与左贤王对坐饯别。贤王侧身饮酒,但仍转眸回视文姬,依恋不舍。文姬则盘膝而坐,面向贤王。文姬身后是她的一对子女,年幼者紧抱母亲腰际放声啼哭,年长者似乎正规劝其弟回到另一妇人(或是乳母)处。
实际上此幅“文姬归汉”带有很强的时代感!1127年的“靖康之难”,金人俘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北上,皇室贵族大多被“一网打尽”。只有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并建立了南宋政权与金国各占半壁江山。在一系列的战争、动荡后,金与南宋分庭抗礼。此时安定下来的南宋臣民,也无比怀念过往,于是纷纷向金国提出“遣返人质”的要求,正是在这一情况下,宋高宗的生母韦太后得以南归。为此,时代的艺术家们也创造出了一系列这一题材的作品。
此幅画中,汉朝兵卫却身着宋式衣冠,而左贤王头戴的幅巾、文姬的襜衣和马匹配备等,亦多参考金人制度。这些“穿越”中的弦外之音大概也是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是画中人物的缩影,是作家感情的缩影,也是历史时代的缩影。
NO.6 宋·易元吉丨猴猫图
尺寸:纵31.9公分;横57.2公分
《宣和画谱》记载的宋代画家易元吉作品有245件,其中猿猴画40件,是该书所列作品最多的画家之一,可惜大部分画作已经失传。易元吉(约活动于十一世纪后半叶),湖南长沙人,字庆之。自幼聪颖,很早就因善画得名。他到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搜奇访古,并且深入万守山区,对猿猴獐鹿等动物作近距离的观察。另外他也在长沙住所后方,开辟假山假水,蓄养水禽山兽,藉著小洞窥看它们的动静作息。如此经过长期努力,终能将眼中所见,藉画笔全然表现,同时呈现出盎然的生趣。
易元吉早年专攻花果,略有小成,但又不满于现状,认为“世未乏人,要须摆脱旧习,超逸古人之所未到,则可以谓名家。”于是,他选择了前人几乎未涉足的猿猴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他用“写生法”画出的猿猴,呈现出一种“天然野逸之姿”,生活逼真,呼之欲出。
此作展现了画家敏锐的观察,不但钩画出二猫一猴间生动的神情,也将合于本性、出乎自然的瞬息动态,铺陈出一幕富有戏剧效果的画面。精谨的笔墨、纤巧的刻划,作者传神体物的绘画表现,足为宋人写生写实的艺事风格代表。
NO.7 宋人丨冬日婴戏图
尺寸:纵196.2公分;横107.1公分
看过那些高山流水,诗酒风流,我们古代还有一类画作,画家们将眼光投向那些活泼可爱的儿童,将世俗风情和天真烂漫尽情展现。这类专门表现儿童生活题材的绘画作品,被称作“婴戏图”或“戏婴图”。
这源自一个基本的社会认知:在古代以农耕为主的社会结构中,人口的增长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巨大标志!特别是经历了大规模战乱后的时代,人民无不渴望安定的环境,发展农业生产,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富足。由此“婴戏”题材的艺术品屡见不鲜,从宋代伊始,宋、明、清三代,特别是新王朝建立初期,“婴戏”主题的作品便十分流行。
画面中,姐姐手持一面彩色小旗,弟弟则拿着一支用红线绑着的孔雀羽毛,逗引小猫。小猫虽与人隔有一段距离,可是眼瞳望向姐弟俩手里的玩具,举爪欲扑。弟弟看起来似乎还有点害怕的躲在姐姐身后,十分可爱。
左侧则是奇石,梅,竹与山茶,暗示着冬令时节。但女孩发髻上的带珠红丝,男孩红、黄色系的服饰,色彩斑斓的旗子以及毛绒绒的猫咪,使人不觉有冬日的寒意,反而增添几分温暖的情调。
这幅画的笔墨与去年国宝展览中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十分相似,山石的皴法,孩童的面容,衣纹的描法,都极神似。一写秋景,一写冬景,孩童都是一男一女的组合,均呈现了天真童趣,手足融洽的氛围。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NO.8 唐·阎立本丨萧翼赚兰亭图(此为南宋摹本)
尺寸:横65公分;纵28公分
请右转手机观看
▼
《萧翼赚兰亭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绘画,原本已佚。现存两本宋代摹本,北宋摹本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南宋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唐太宗李世民爱王羲之的书法爱到痴狂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遍寻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当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兰亭序》在辩才和尚那里,就派大臣重金相求。
辩才和尚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的弟子,他推说不知真迹下落,唐太宗于是让御史萧翼化妆作书生模样,博得辩才和尚的好感,最终“骗”《兰亭序》。据传唐太宗极其珍爱王羲之的《兰亭序》,遂与其并葬入昭陵。但迄今为止,唐太宗的昭陵并未发掘,因而这始终是一桩历史悬案。
台北故宫所藏的《萧翼赚兰亭图》无款印。该画后面有宋代绍兴进士沈揆、清代金农的观款,还有明代成化进士沈翰的跋文。老僧辩才约八十高龄,面目清秀,手持拂尘。前倾之身坐于禅榻之上。辩才和尚的位置处于画面的正前方,与对面的萧翼正侃侃而谈。萧翼恭恭敬敬袖手躬身坐于长方木凳之上,似正凝神倾听辩才和尚的话语。一侍僧立于两者之间。画面的左下角为烹茶的老者与侍童,形象明显小于其他三人。右下角有方茶几,上面放着茶碾、茶罐等器物。
NO.9 唐玄宗丨鹡鸰颂
尺寸:纵26公分;横192公分
此贴共计337字,是唐玄宗书法墨迹传世的唯一孤本,幅末有草书“敕”字和玄宗御押。《鹡鸰颂》其起笔与收笔少藏锋,挺拔别致。书风雄秀,结体丰丽,用笔遒厚。从整幅观之,书法遒紧健劲,丰润浑茂,具有唐典型风格,书出“二王”之间,而渐趋肥腴,法袭传统家学,师承历代宸翰之风。
钤有“宣和”、“政和”、“内府图书之印”、“部曲将印”、“晋府图书”、“吴廷”、“石渠宝笈、“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曾经宋宣和内府、明晋王府、吴廷、清内府等收藏,更有蔡京、蔡卞以及清人王文治等人跋!我们不妨来细细欣赏~
蔡京跋
蔡卞跋
王文治跋
NO.10 宋高宗丨赐岳飞手敕
尺寸: 纵36.7公分;横67.5公分
此书17行,每行字数不一,共99字。后署“付岳飞”三字,上钤御前之宝,下有高宗御押二印。
约书于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前后,为高宗早年所书。无论从整体的布局上, 还是从笔法的意态上,均具王羲之《兰亭序》的神韵和智永的特色,并能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家的风貌,显示出“秀异而独立”、精彩润朗的艺术风格。
字中的撇与捺挺健有力,秀色可人,绝无剑拔驽张之态。结字妍媚多姿,清和俊秀,字体在行与真之间,从中可窥其铁画银钩,又时以侧锋取势之主观追求。全篇竖成行横无列,行间参差,错落有致;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朗 宽稳,虽字字不相连属,然以气贯通,颇有书卷之气。成为有宋一代皇帝书家之精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