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应——人体脏腑与天地自然如何相应?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二百六十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故聖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臟。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註之氣。”——《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接前文)我们再往后看,还有一个,叫做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这是什么意思?其实我们要是学了五行就明白了,风对应的是什么呢?咱们古代有六气,叫做风、寒、暑、湿、燥、火,风对应的是五行当中的哪个行呢?对应的是木,所以其实就是风木之气对应到人体的肝脏,就是肝对应的是木,所以说风气通于肝。雷火之气通于心,五脏当中谁属火呢?心属火,天地自然当中谁属火呢?是雷火。
大家注意,一打雷、一闪电,降下火来了,把树木给烧了,古人认为这叫雷火,这都是天地自然的火。原始人他不会生火之前他用的是什么火?就是这个火。大家注意,你要是看这些文献资料就知道古代的火来源于哪里?就是大自然当中产生的火。(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就是在大森林里,到了下雨的时候,一打雷一打闪之后,雷把这个树木给劈了,劈完了之后,因为这个电伏非常高,所以树木就燃烧起来了,原始人就发现这是火,这个火可以烤很多东西,还可以做饭,还可以把食物给烤熟,还可以做很多器皿,所以就把火种保留下来,最初的火种就来源于雷火。这个火它是通于心的,大自然当中的雷火是通于心,那么风木是通于肝,肝、心、脾、肺、肾,还有金气通于肺,水气通于肾,土气通于脾。
再往下一个就是谷气通于脾,谷气就是五谷之气,这样理解的。比如说《黄帝内经太素卷三·阴阳》里杨上善注解,“五谷滋味入脾,故谷气通脾也。”就是我们吃的五谷杂粮都是入脾胃的,所以说谷气通脾。谷第一个理解就是五谷杂粮的意思。《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里也是跟这个说法一样,他注解为“骨质空虚,脾能运化所纳,此地之谷气所以能通脾。”这就是五谷杂粮的谷的意思。还有的人把这个谷理解为山谷,谷气理解为山岚瘴气。比如说《素问吴注卷二》里讲的叫做“山谷之气、土气也,是为山岚瘴气。谷气通于脾。”《素问集注》也是这种说法,认为“脾为土脏而主司运化,谷气,山谷之通气也,故与脾气相通。”
根据上下文理解,谷气指的是土气,土气就是谷气,谷是什么意思呢?谷是山谷的谷,谷是指的两山间通水的道路,叫做谷。在人体肌肉与肌肉之间亦称为谷,就是我们的肌腱之间这个缝也叫做谷,我们以后学针灸学就明白了,张志聪理解为“谷气,山谷之通气”,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来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谷气指的是五谷杂粮之气,就是五谷之气,另外一个谷气指的是山谷之气。
我更倾向于后者,为什么倾向于后者呢?因为我们看,前面的讲的是天气、地气、风气、雷气,大家想想这些是不是都是自然之气?这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五谷杂粮,是不是有点太突兀?所以谷我认为也是大自然界的这样一个现象,它肯定不是我们种植出来的五谷的这个谷,它肯定是指的是山谷的谷,讲的是山河、大地、山川,这样与我们人体的这种对应关系。后面还有雨气通于肾,为什么是雨气通于肾呢?因为前面讲了,要是风木之气通于肝,雷火之气通于心,就是五行相通。所以雨水之气通于肾,天地自然它下雨,下雨就是水气,水气通于肾,这就是五行。通于脾的叫做溪谷之气,小溪、山谷,这是通于脾气的。脾主运化,又是太阴,脾是太阴之地,所以谷气就跟脾胃是相应的。
我们再往后看,“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六经就像河流一样,胃肠就像大海一样,六经指的是什么?六经就三阴三阳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这就是三阴三阳。手有三阴、三阳,足有三阴、三阳,合在一起就是十二经,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什么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就是这些经脉。六经就是经络,山河大地当中的河流,对应着我们身体就是经络。营养都到了肠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肠胃就是所有气血的汇聚的地方。肠胃就像大海一样,上下九窍以水津之气灌注。
我们的上下九窍,耳、目、口、鼻,这是七窍,下面还有前后阴二窍,这些九窍当中都有水津之气来灌注,就是我们所有的窍都需要水来滋养。像我们的眼睛每天都要需要用泪液,泪液分为两种,一个是很伤心哭出来的,这也是泪液,比较清晰的。还有一些是专门用来润滑眼球的,就是每隔几秒钟眨一下眼睛,为什么眨眼睛呢?就是要用泪液来润滑眼球。泪液也属于津液,专门润滑我们身体的。眼睛、鼻子、嘴都有这津液。有人说耳朵没有,其实你不懂,耳朵里也有津液,得了中耳炎为什么就流脓?津液从哪来的?所以耳朵里有很多绒毛,还有听神经、耳骨、耳膜,都需要微微的津液来进行滋润,不能太干燥。还有什么呢?还有下面的前阴、后阴,都需要津液来滋养。所以上下九窍于水津之气灌注,所以叫做什么?叫做九窍为水注之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