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情”有科学依据吗 2024-05-09 22:06:51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一见钟情”的经历。有调查显示,“一见钟情”的两个人结婚后,离婚率总体偏低。那么,“一见钟情”有科学依据吗?生活中的“一见钟情”现象许多人一生中也许经过多次恋爱,包括别人给你介绍对象,而且按照世俗的标准,一些很不错的对象,但你就是不满意,冥冥之中感觉对方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也许你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但就是无法产生共鸣。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大街上、在朋友或同学的聚会中、在工作交往中,你突然发现你面前的异性正是你追求的对象,也许他(她)并不十分好看,但你就是喜欢他(她),对他(她)一见钟情。其实这是因为你们之间产生了性的共鸣,而这种共鸣不需要用性来体验,只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感觉,而且相当激烈,于是产生主动追求。那一刻,没有了男方主动女方被动的传统习俗,因为生怕对方突然消失在你的视线之外,从此再也找不着,所以,双方往往会主动地以各种理由来交往。这种性的共鸣其实就是一种信号,相互接收才能相通,所以,一见钟情就是在见到自己钟情的异性时产生的感觉。 一见钟情只需数秒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合作进行的研究表明,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只需要0.5秒,通过简单的打招呼就足以确定对方的人格特征。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让志愿者快速浏览各种网页,这些网页都是研究人员根据它们给人的视觉印象事前挑选好的。研究发现,人们通常只需“扫”一眼网页,就能够得出好恶结果,这个时间大约是0.5秒。而且,志愿者们最后的结论与此前研究人员经过细看得出的视觉评价是基本一致的。这项研究说明,“一见倾心”所需要的时间比人们想象的来得更快。爱尔兰的一项研究发现,所有的判断都在看到一张新面孔的数秒内做出。这项研究是第一次借助真实的约会来检测大脑如何快速做出浪漫的判断,并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迅速做出的决定似乎准确性也没那么低。在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心理学家库伯招募了78名女子和73名男子,让他们参加快速约会活动,而这些志愿者统统是来自圣三一学院的单身学生(正常的性取向)。不过在活动之前,研究者先让他们中的39人观看即将会出席约会活动的人的照片,并对他们进行了磁共振成像扫描。这之后,研究人员要求这些志愿者根据自己的喜欢程度将照片中的人按等级1~4排列。同时,这些志愿者对图片上的人的可爱程度进行了描述。在约会结束后,志愿者们在表中填写了他们还想再次见到的人的姓名。经过对比两次中意人选择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志愿者们真的很擅长快速判断出谁对自己感兴趣,哪怕只是基于照片,预测与实际结果的符合率也达到了63%。科学家发现,在看照片最初的几秒,大脑似乎可以计算其他人对自己的吸引力有多大。心理学家表示,人类大脑可以在没有任何视觉线索的前提下迅速得出结论。科学家认为,这种能力可能是在人类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人们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决定谁值得信任,因为这关系到人类物种的存亡。一见钟情由大脑和基因决定?为何男女见面会出现一见钟情?科学研究显示:这都是由于你的大脑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决定的,这一大脑区域在做出浪漫决策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一区域位于大脑前侧,它可以对这个人是否正是你的理想丈夫或者妻子做出一个仓促的判断。此外,从基因角度看,一见钟情也是存在的。科学家经过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人类是可以通过嗅觉、味觉、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发现同自己基因互补的对象。换句话说,人们可以找出与自己基因匹配最好的那个人。所以,当这个对象出现时,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他或她的举止、声音、气味都能让自己产生愉悦感。这种能力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本能。 赞 (0) 相关推荐 先看清世界的真相! 先看清世界的真相! 说谎背后的深层秘密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曾做过一个试验,让所有志愿者在身上都携带一个微型录音机,以记录自己一天的谈话.结果并不让他感到意外:在这一天中,几乎每人每10分钟的谈话里,就会出现3个谎言. 不管你承不承 ... 晕轮效应。 本文9100字,向内看,多听批判的话. 这是智远的第0150篇成长笔记的分享. 我们先从一则场景开始: 多数人应该都看过"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两部电视剧 ... 心理学家:高智商的孩子并非只靠遗传,有4大共性,占一个也不错 许多人认为孩子的智商高低是由基因决定的,父母的遗传占主导地位.但实际上孩子是否聪明,绝不只是基因在起作用,或许他们拥有优良的基因,但也只能代表他们的天赋比较高,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未来真的可以获得高智商, ... 原来睡觉不能头朝西,不是迷信是有科学依据的,那朝西睡会怎样? 睡觉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睡得好不好对于身体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关于睡觉,民间也流传了不少的俗语,比如说枕头不选对,越睡人越累,事实证明是非常有道理 ... “金牛宝宝”这三个时间点出生最有福气?与迷信无关,有科学依据 产妇赶在"五一"生娃,亲朋好友前来探望,连医生都夸宝宝福气好 五一假期开始的第一天,桃子顺利分娩了,六斤重的宝宝看起来十分可爱.趁着假期,朋友们都休假在家,大家纷纷来看望桃子和这个 ... “枸杞泡水”功效有权威的科学依据 枸杞是大众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药,不仅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而且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致力于枸杞的研究已多年 ... 睡得越早,死得越早,这有科学依据吗?研究已经证实,不是谣言 睡得越早,死得越早,这有科学依据吗?研究已经证实,不是谣言 生理研究显示:“邓巴数”理论没有科学依据 majer @ 2021.05.05 , 22:27 邓巴数:一个有影响力的.经常被重复的理论,表明普通人只能与其他大约150个人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 邓巴数是由英国人类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在 ... 俗语说“人喜六月生,又怕六月死”,是迷信还是有科学依据? 昨天容姐去看满月,在容姐所在的河北石家庄晋州这里,以前亲戚朋友生了小孩,都会看三天五天12天,那是叫看月子.因为那时候人们都很穷,亲戚朋友看月子的时候,都会带上一些鸡蛋和布料,这样坐月子就可以有鸡蛋吃 ... 有人说“坚持每天走路,血糖从13降到了正常”,有科学依据吗? @我是平民: 我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经连续走了五年多了,没去医院看过,血糖一直保持在空腹7.0以下,餐后保持在9.0以下,还不错吧? @二月草: 我每天晚上一万步,以前空腹血糖4.98,现在空腹血糖 ... 皇上怀疑儿子非亲生,古人的“滴血认亲”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曾经热播的<甄嬛传>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情节,皇上怀疑皇子非自己亲生,当着众妃子的面要求滴血认亲.在<大明演义>中,刘伯温提出滴血认子,一招制服胡大海. 在中国古代,滴血认亲是常 ... 新生儿刚出生,这4种人就算再亲也别让他们抱,不是迷信都有科学依据 每一天的好运,就从你无意中翻到这篇文章开始.一篇好的文章,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心情,而好的心情能决定你一天的幸运.小编收罗万千资讯.再细细给它编排,整合出一篇优质的文章,希望的是这篇文章,能够与阅读的你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