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科学家在小鼠身上“种出”了人类肝脏
作者:Dr.韦
前段时间,“割肝救女”的新闻在媒体上传播开来。体重32公斤的母亲为了挽救天生胆道闭锁的8岁女儿,将自己三分之一的肝割给女儿,使女儿再获新生。据了解,目前全球的肝移植供体严重缺乏,供需比超过1:5。我国这一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在中国内陆,器官移植的供需比达到1:30。通过组织再生工程来培养人类肝脏已然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肝脏是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然而体外培养和再生人类肝脏却是一个高远的目标,因为人体肝细胞在实验室中很难生长,它们在培养皿中很快就失去了肝脏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把目光移至动物体内培养人类肝脏。
7月19日,《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传来了好消息,科学家们成功地在小鼠身上“种出”了人类肝脏。他们组装了一种人类肝脏细胞“种子”,这些“种子”移植至小鼠体内可以生长至原来的50倍,生成的结构组织类似于人类天然肝脏,并且能发挥肝脏的功能。这项研究为肝脏再生提供了新途径,并且可作为器官工程的一种潜在策略。
人类肝脏在小鼠体内再生
2011年,该研究团队发现人类肝细胞聚集体可以在小鼠体内生长。他们在聚合物支架内组装了人类肝细胞和起支撑作用的间质细胞,并证实了这种硬币大小的人类肝脏组织能够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具有正常的肝脏组织)稳定地生长数周。他们发现,移植的肝脏组织能够与小鼠的循环系统融合,并接受血液供应以及执行一些正常的肝功能。
然而,这些植入组织含有的肝细胞少于100万个,而一个健康的人类肝脏大概含有1000亿个肝细胞。为了提高肝细胞的数量,研究人员决定利用肝细胞的一个关键优势——能够繁殖生成新的肝组织。
在这项研究中,他们使用三种基本类型的细胞构建了肝单元,设计了不同构型的人类原代肝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聚集体,将它们置于可降解的水凝胶中,然后将组装成的“种子”移植至肝损伤小鼠的脂肪垫中。
一旦这些“种子”被植入到小鼠体内,就会从周围环境中接收再生信号,包括生长因子、酶和分子。这些信号刺激内皮细胞形成血管,释放刺激肝细胞增殖的因子,使原组织生长至原来的50倍。
他们将肝细胞“种子”移植至患有遗传性肝病(络氨酸血症)的小鼠体内。当使用修复诱导药物治疗时,小鼠的肝脏开始产生再生信号,研究人员预计接受移植的患者也会产生类似的信号。他们发现,与间歇性给药治疗的动物相比,人类肝脏组织在接受连续给药治疗的动物体内生长较少。
未来的方向
科研人员曾在培养皿中使用干细胞来构建细胞器,这种方法也被用来研究生物及器官的形成。目前该研究团队正在探索肝“种子”的最佳细胞来源。这项研究使用的是人类器官中的肝细胞,不过这些器官因从供体中取出后放置于冰上太久而无法再进行移植。他们认为应该还有其他的细胞来源,例如接受组织移植的患者肝细胞,或者是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生成的肝细胞等。
虽然这项研究在肝脏再生领域获得了突破,但是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才能应用至人类。
参考文献:
In situ expansion of engineered human liver tissue in a mouse model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h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