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字

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趾”的本字,表示行进。時,甲骨文

(止,行进)

(日,太阳),表示太阳运行。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

(趾)写成

。籀文

承续金文字形。篆文

将籀文字形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并加“寸”

(抓持),表示力图抓住易逝的光阴。造字本义:名词,太阳运行的节奏,季节。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寺”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止”

(趾)写成“土”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时”

,依据草书字形

删减字件“土”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寺”

简化成“寸”

。四季为“时”;一天为“日”。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時,四時也。从日,寺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时,四季。字形采用“日”作边旁,采用“寺”作声旁。

金钱就像卫生纸,看着挺多,用着用着就没了。

启示:

其实不只是金钱,时间和人生也是如此。

正如一句歌词: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也正因此,我们才更懂得了珍惜。

甲骨文中的"时"字写作图1,金文作图3,与《说文解字》所收古文"旹"相同。甲骨文、金文及《说文》中的古文"旹"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从甲骨文、金文到《说文》古文,"旹"字构形均从日从之。""为太阳,而""有行走之义,兼有表音作用。罗振玉先生《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说:"(之)卜辞从止、从一,人所之也。《尔雅·释诂》:'之,往也。'当为'之'之初谊。"由此可知"日"与"之"结合起来的含义是"太阳运行"。古人计算时间,总是根据太阳在空中运行的位置,或它在地上的投影运行的情况来决定的。古文"旹"可以说是古人测日以记时的见证。

繁体"时"字(图12)的出现比较晚,战国陶文作图6,构形从日从之从又,较甲骨文、金文增一"又"形。这大概是所谓的"以手持杆立于土上之形"之写照。石鼓文写作图4,睡虎地出土秦简与作图9,为小篆(图8)所本,均属秦系文字。只是文字构形将陶文所从之"又"变作了"寸"。"寸"字构形即从又从一,古文字构形中,"又"、"寸"可通。从"时"字的构形还依然能看出"测日记时"之痕迹。"之"和"又"结合成"寺"字,"寺"也能看成是"时"的声旁。

现代汉字简化,图12字形简化写作了"时"。其实,"时"字也是颇有来历的。辽僧行均编撰的《龙龛手鉴·日部》就指出:"ㅱ"是"时(繁)"的古文,而"时"又是"ㅱ"的古文。行均的这种说法不足为凭,因为"ㅱ"显然是"旹"的讹变体,而"时"字的出现不可能早于"ㅱ",至少在现有的古文字资料中尚未发现"时"字的存在。尽管如此,但据此推断,"时"字的出现也不会太晚,应该是魏晋之后在佛教界出现的"时(繁)"字形的省写俗体。古人在制历的进程中,由远古时期的"观象授时"到"观象制历"再到后世的"推步测定",这种进程其实也直接反映在了文字构形的演变过程之中。自古至今,"时"字的构形经历了一个由"旹"-"时(繁)"-"时"的繁省过程:由起初的"旹"字从日从止、突出强调"太阳运行",到后来的"时"字从日从止从寸(又)、开始突出人的作用,再到后来的"时"字从日从寸(又)、完全强调人的"推步测定",这一字形的繁省过程,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正好与古人的制历进程相吻合。

由观测太阳运行而测得"四季",所谓"定四时成岁",所以"时"字引申而有"四时"之义。古文献中,"时"字的"季节"之义为常见之义。"时"字由"四时""季节"之义引申又有"时辰"之义。中国古代以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每一时辰又分为初、正,合为二十四小时。个人、集团、国家必须抓住当时出现的机遇,才有利于取得成功,故时引申为时机。看准了时机就行动。重要活动有时间性,或者必须选择适当的时候,故时用来表示适时,合时宜。

"时"字的词义虚化出现得比较早,战国时已经出现。如《中山王壶》:"於虖(呜呼),复夋(允)哉若言!明□之于壶而旹(时)观焉。""时"字的这一用法,显然是其引申义,词义已经虚化为副词,意为"时常"。后世文献中,"时"字也经常用作副词,相当于"常常""经常",与金文中的用法一致。唐人岑参《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诗:"请君时忆关外客,行到关西多致书。"

流年暗中偷换

◇刘墉

许多蒙古人不说自己多少岁,只说"有了多少回",意思是过了多少个春天。在北国,季节的变换特别鲜明,春天的萌发、夏天的繁荣、秋天的萧瑟、冬天的沉寂,各有各的风采。春去春回,也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而在台湾,四季的交替不太明显,尤其在繁忙中逝去,很难被察觉,只有到月历撕去最后一张,才给人一种"又过了一回"的感伤。

宋词中说"流年暗中偷换",真是描写得太传神了。时光的手,就是在偷偷地更换日子,偷换我们的黑发为白发、健壮为衰老、敏捷为迟缓,更偷换我们的生命为死亡。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时刻警醒、分秒必争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