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宁海人的京城情结
宁海人的京城情结
文/应可军
城市是人类作用于地理环境的集中点,是人类群体活动于地理环境最强烈、最敏感的地区。中国古都的选址、规划设计和布局往往是那一时代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国都的物质实体和时代的文化思想,如影之随形,不可分离。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发源和传承着东方文明,自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国都规划布局思想,这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了一席之地。京城是一国的首都,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宁海人与京城结下了不解的情结。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所在地。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现在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交通运输的枢纽。
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创建蒙古帝国。忽必烈于至元元年(1264)八月颁诏以燕京为中都,作为陪都。至元四年(1267),在东北郊外以积水潭为中心另建新城,为北京城奠定了基础。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定国号为“大元”。次年二月,忽必烈采纳霸突鲁、刘秉忠等人之议,改中都为大都,并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上都郭勒)迁都于此。大都作为元代的政治中心,在这里设置中央官署。元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还成为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从运河和陆路,都有大量商品进入这座大都市。来自亚洲各国、欧洲,以及非洲海岸的商队和使者络绎不绝。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是随同其叔父到大都来经商,从而留下了传世之作《马可·波罗游记》。大都城又是各国商品荟萃之地。李洧孙在《大都赋》中描述其“华区锦市,聚四海之珍异;歌棚舞榭,选九州之秾芬。招提拟乎宸居,廛肆主于宦门。酤户何烨烨哉,扁斗大之金字;富民何振振哉,服龙盘之绣文。奴隶杂处而无辨,王侯并驱而不分。屠千首以终朝,酿万担而一旬。复有降蛇博虎之技,援禽藏马之戏,驱鬼役神之术,谈天论地之艺,皆能以蛊人之心而荡人之魄。是故,猛火烈山,车之轰也;殷雷动地,鼓之鸣也。繁庶之极,莫得而名也。”李洧孙(1242-1325),字山甫,学者称为霁峰先生。宁海竹口李和洋人,宋咸淳十年进士,博学能文,议论英发,如宝库宏开,苍璧白琥。据《光绪·宁海县志》载:“以名剡,上乃为强起,抵京师,述大都赋以献,时大德二年也。”其中提到的大都,即是元朝首都大都城,即今日的北京。元大都规划之严整,气势之宏伟,实属当时世界大都市中之佼佼者。
这可从李洧孙撰写的《大都赋》中看到那盛况。几百年来,北京基本上是这种格局。李洧孙在《大都赋》中对此有生动的描述:“东隅浮巨海而贡筐,西旅越葱岭而献贽,南陬逾炎荒而奉珍,朔部历沙漠而勤事……”明代大学者宋濂曰:“濂儿时伏读李霁峰先生大都赋,即益慕艳其人……”而今人研究北京城区的历史,必然要以《大都赋》为论据,由此可见《大都赋》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
至正十一年(1351)正月,元末农民战争爆发。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攻下定远后,采取谋士冯国用的以金陵作根据地的谋略,于次年攻下金陵,称应天府。再经过12年的艰苦奋战,他终于打垮长江中下游的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于1368年正月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直至第二年九月,他才召集群臣商议都城之事。当时有几处候选都城正在商议之中:长安、洛阳、开封、北平(今北京)、临濠(今安徽凤阳)、南京。朱元璋很想在其老家临濠定都,但经大臣刘基的极力劝说后,终于改南京为京师,作为都城。洪武二十八年(1395)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王俊华奉命纂修《洪武南京图志》成书并刊刻行世。专记明初京师南京情况,有“皇城”“京城山川”“大祀坛”“山川坛”“寺观”“官署”“国学”“街市桥梁”“楼馆”等9图,正文分宫阙、城门、山川、坛庙、官署、学校、寺观、桥梁、街市、楼馆、仓库、厩牧、园圃等13类,以为图解。同样成为研究南京城区的权威资料。
王俊华,名伷,字俊华,元中期出生于宁海柘浦(今茶院),从小嗜学成癖,遍览名家著作,元末隐居乡中,以执教为生。因其学渊品端,上门求教者往来不绝,往往是“屦满户外”,读书人能以从其学为荣。明洪武七年(1374)被地方举荐入仕,分发任衡州(今湖南衡阳)府学教授,既是主管一府教育之官员,又是府学中的主要教师。不久调任绍兴府教授。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理论,星象变化能预兆人间的祸福,每年皇帝因偶而出现的天文异常现象而征召全国学者分析国家的吉凶,王俊华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和自己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发表了洋洋洒洒的论述。朱元璋听后十分佩服,曰:“好一个江南书布袋”,于是“江南书布袋”称号由此而起,所以让他修撰《南京图志》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序云:“幸者见斯图不胜感戴,一披而金陵形胜了然。心目之间非若前代所者见徒有其名,而莫能考其实也。”永乐朱棣在南京登基后对故都北京仍怀有一份眷恋之情,但囿于明太祖遗愿,不敢有迁都之念。据《明成祖实录》载,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在永乐元年(1403)正月十三日给朱棣上书说:“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统。而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师。”即从南京迁北京,既有利于抗击来自北方蒙古骑兵的进犯,保障北方边境一带平安,又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加大开发力度。这对巩固边防及全面开发北方,促进文化及经济繁荣、富国强兵等均有积极意义。群臣被其侃侃大论所折服,又知皇上亦有此念,就无人提出异议。朱棣大喜,为了控制北方边境,解除边急,决定接受李至刚等的建议,将北平改名为北京。派人先到北京修建宫殿、太庙、天地坛等,于永乐十八年(1422)底全面竣工。次年正月,诏告天下,正式迁都北京。今北京的故宫、天坛、太庙等均是当时新落成的建筑精品。明初迁都北京是一项积极之举,使明皇朝从蜷曲于江南一隅中解放出来,使政治、经济、文化得以全方位地辐射,使中华大地得到全方位地拓展。李至刚在这个决策中起了重要作用。
李至刚(1358—1426),名钢,以字行,号敬斋,宁海竹口人,李洧孙五世孙。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四朝,均任朝廷要职,“为人敏洽,能治繁剧,善傅会”,其学识及办事能力被最高统治者信任,其才能得以施展,为一个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在朱棣即位后,郑和等保奏至刚才能可用,遂将其升为右通政。永乐二年(1204)册立皇太子朱炽,加封他为左春坊大学士,与翰林院编修、右春坊大学士解缙一道为经筵讲官,给太子讲授经书、礼仪及从政等知识。与杨士奇等同修《太祖实录》,不久改任礼部尚书。李至刚了解朱棣对故都北京怀有眷恋之情,就在群臣议事时先发迁都之论。
当然,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宁海人与京都的关系尚有许多渊源,以上数例仅仅是现在文献所发掘的一部分,相信随着宁海地方文献的深入挖掘,会有更大的发现,更多的历史真实浮出水面。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木子叶寒
□ 图片:四明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