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窑都不懂得话 ,也敢跟别人说自己是玩高古瓷的 ?

河南省北部的安阳,隋唐时称相州。历史上生产瓷器的情况,文献记载甚少。
自1929年在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中,发现隋仁寿三年(603年)卜仁墓,墓中出土了几件瓷器,这里的瓷器才初步为人所知。
北齐—隋  相州窑青瓷宝相花纹盘,估价:120,000-180,000 港币,成交价:40万 港币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对该地区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从古墓葬中获得了大量的隋代瓷器。
特别是1974年2月在安阳市北郊安阳桥南洹河之滨发现的瓷窑址,为解决以安阳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出土隋瓷产地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第二次发掘为2006年8月——11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该窑址面临较为严重破坏而采取的抢救性发掘,以期解决中国陶瓷史上白瓷的起源问题。
第三次发掘据《大河报》报道始于2008年10月4,至2009年5月底。本文就安阳相州窑的发现及当地隋墓出土的瓷器作一综合介绍,并对该窑的产品特征、烧造年代、渊源等相关的问题试作探析,以期得到进一步的认识。
一、安阳相州窑发掘
1、名称由来
史载:“河亶甲居相。”《通典·州郡》:“相州,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也。”张之先生考证“殷商时的‘相’即今之小屯村”5。
据《安阳县志》载:“北魏天兴四年(401年)始置相州于邺城。580年杨坚废邺城,将相州南迁至今安阳城。”
曹魏时营建的邺都,在今安阳市北20公里处。北周以邺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
公元580年,杨坚将安阳改称相州。窑以地名,故安阳市发现的隋代瓷窑址,又称“相州窑”。
2、窑址发掘
安阳相州窑是北方早期的一处重要窑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有三次。
第一次为1974年2月,在安阳桥南洹河之滨进行基建工程时发现窑址。河南省博物馆、安阳地区文化局联合进行了清理。窑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60米,面积达9万平方米。堆积层一般厚1米,最厚达1.5米。可见当时这里为一处有相当规模的瓷窑遗址。
在调查与试掘中,发现一个残窑炉。窑体略呈圆形,内径约1米,窑壁厚0.15米,窑壁系用耐火土筑成。窑残高1.1米,上大底小。另外,还发现了两个不规则的小灰坑。坑壁的土质极为坚硬,在坑内发现有红烧土、瓷片、窑具堆积层。除出土有大量的青瓷,绿釉瓷片外,还出土有素烧莲瓣形装饰品,素烧平底碗等。共出土窑具、瓷器、装饰品、明器等残损和完整的器物400余件。
还发现有瓷土和釉药等原材料。器物有碗、盘、盆、钵、瓮、四系罐、高足盘、高足杯、刻花瓶、刻花壶、器盖等。有如意云形装饰品。有房屋、碓等明器,还有男侍俑头、武士俑、文吏俑、青瓷骆驼等。
出土的窑具有齿形支烧具,三岔形支具、托杯、支棒、垫饼、圈状支具等九种,其中以三岔形支具与圆形垫环数量最多,并发现有与河北磁县贾壁村窑产品相近的瓷器和窑具。
曹村窑位置图:
第二次发掘为2006年8月——11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该窑址面临较为严重破坏而采取的抢救性发掘,以期解决中国陶瓷史上白瓷的起源问题。
考古发掘地址是在安阳电池厂生产区进行的。共发掘探方7个,面积383平方米。灰坑或窖藏坑39个,灰沟4条,水井1眼。可复原瓷器900余件,以及大量的瓷器标本和部分窑具。
瓷器主要器形有碗、罐、瓶、钵、盂、高足盘、高足杯、器盖及瓷塑等。釉色以青釉为主,白釉、褐釉次之。器物的胎壁较厚,胎质较为细腻,胎色灰白,说明瓷泥是经过淘洗的。器里外施釉,器外施釉不到底。
青釉呈玻璃质,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以窥见胎面。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常见的有青中带绿,青中带黄以及青灰、青褐等色。
施釉一般薄而均匀,流釉现象不甚显著。因系叠烧,器物里面都留有较大的支烧痕迹。
窑具主要有单个支珠、三岔支钉、托杯、支圈、垫环等。从出土器物看,均为裸烧,没有使用匣钵。也没有发现匣钵残片。
青瓷碗残片:
青釉钵残片:
镇墓兽残片:
第三次发掘是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底
有关这两次的发掘情况,简报还没有发表。主持发掘的赵文军先生在《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五辑:《河南安阳相州窑的发掘与研究》中作了简要梳理和介绍6。
1995年安阳县辛店乡灵芝村,发现一处早期青瓷窑址。出土器形有盒、罐、瓶和钵形器等,器壁一般较厚,胎质细腻,胎色灰白。器里满釉,器表半釉,有垂釉现象。釉色青中闪黄、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窥见胎面,与相州窑产品相同。
窑具有支烧、垫饼和器托,未见匣钵,当系叠烧7。这个窑址资料至今也还未整理发表。
第二、三次发掘出土标本:
Ⅰ式瓶:
第三次发掘是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底
有关这两次的发掘情况,简报还没有发表。主持发掘的赵文军先生在《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五辑:《河南安阳相州窑的发掘与研究》中作了简要梳理和介绍。
1995年安阳县辛店乡灵芝村,发现一处早期青瓷窑址。出土器形有盒、罐、瓶和钵形器等,器壁一般较厚,胎质细腻,胎色灰白。器里满釉,器表半釉,有垂釉现象。釉色青中闪黄、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窥见胎面,与相州窑产品相同。
窑具有支烧、垫饼和器托,未见匣钵,当系叠烧。这个窑址资料至今也还未整理发表。
第二、三次发掘出土标本:
Ⅱ式瓶:
三系罐:
四系瓶:
矮足盘:
高足盘:
乳钉纹高足杯:
第二、三次发掘出土窑具:
灵芝村窑址位置图:
3、磁县、临漳县、峰峰相关窑址
需要提一下与相州窑相关的河北省磁县、临漳县、峰峰北朝至隋代瓷窑情况:
(1)贾壁村窑
1959年冯先铭先生发现并进行了调查。
采集标本有:碗4式,高足盘、钵、盂、12足砚、壶、罐及少量支烧具。
胎质分粗细两种:
一种胎质细腻,瓷化良好,颜色灰白,青绿色釉。
另一种是粗质,胎色青灰,颗粒较粗,多有黑色斑点,远未烧结,胎面施以青绿色透明釉。
两种瓷质器物的内部均满施釉,器外半截釉,器外青绿色半截釉的轮廓清晰,青褐色釉轮廓不规整且多有垂釉。
贾壁村窑、临水窑位置图:
青瓷碗:
盘口三系壶:
支具:
(2)、临水窑:
由峰峰矿区响堂寺文管所、邯郸陶瓷公司文物爱好者、《邯郸陶瓷史》编写组的部分同志共同发现的。
2002年5月,由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和峰峰矿区文保所联合发掘。其第一期遗存北朝至隋唐,二期为宋末金初。出土青釉器最多,青釉器中以碗最多,其次为高足盘、钵。
黑釉器(包括黒釉、酱釉、酱黑釉等)有碗、双系钵、盆、长颈瓶、研磨器等。
白釉器:有碗、短流盂。
三彩器有钵、炉等,胎质疏松,颜色发白。
窑具多为三叉形支具。
高润墓出土瓷器
鸡首壶:
碗:
(3 )、曹村窑:2009年春夏之交,中国防卫科技学院王建保副教授、郑州大学李国霞教授等人在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曹村附近的漳河河床考察时,发现了一处北朝瓷窑遗址。
在300密度半径范围内,发现北朝时期的器物残片、窑具等。
器物有碗、盘、杯、高足杯、瓶、钵等;
釉色可分为酱油、青釉、青黄釉等;
胎色有灰白色及红色陶胎。
窑具有三叉形支钉、空心支柱等。
2009年12月河北省磁县文物保管所、临漳县文物保管所对此遗址进行了初步勘探和小面积试掘,出土有窑炉、陶片、青釉陶瓷片、三叉形支具和钱币,初步推定是一处东魏至北齐时期的陶瓷窑址,其下限至隋代。
这一次重大发现对研究北朝瓷器的产地问题大大推进了一步。
曹村窑位置图:
曹村窑采集瓷器
与范粹墓瓷器比对:
白釉、黄釉碗:
青釉、白釉瓷碗:
支柱:
三岔支具:
黄绿彩四系罐:
白釉四系罐:
酱釉陶残片:
二、安阳北朝、隋墓出土瓷器
范粹墓出土瓷器:
李云墓出土瓷器
黄釉绿彩四系罐:
青釉刻花六系罐:
青釉四系罐(李亨墓):
2、隋墓出土瓷器
武士俑:
镇墓兽:
象首壶:
围棋盘:
张盛墓出的瓷器和陶器:
张盛墓出土的青瓷器:
张盛墓出土的陶俑和日用器物模型:
韩邕墓出土瓷器
六杯高足盘:
梅园庄、安阳桥隋墓出土瓷器
A型碗:
三足盘:
磨:
高足盘:
三足炉:
带柱盘:
Ⅰ式瓶:
Ⅱ式瓶:
Ⅲ式罐:
壶:
唾盂:
梅园庄、安阳桥隋墓出土瓷器
坛:
仓:
砚:
凭几:
碾:
碓:
案:
Ⅰ式烛台:
Ⅱ式烛台:
Ⅲ式杯:
瓶:
博山炉:
三、安阳相州窑瓷器的造型及装饰特点
1、造型特点
相州窑器物的胎壁较厚,胎质较为细腻,胎色灰白,说明瓷泥是经过淘洗的。器里外施釉,器外施釉不到底。
青釉呈玻璃质,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以窥见胎面。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常见的有青中带绿、青中带黄以及青灰、青褐等色。
施釉一般薄而均匀,流釉现象不甚显著,因系叠烧,器物里面都留有支烧痕迹。也由于是裸烧(不用匣钵)有的口沿外部多有互相粘连的残迹。
两系盖罐:
四系罐:
(2)瓶
隋代形制可分四种,一种是喇叭口,细长颈,丰肩,圆鼓腹,实足,瓶外部施半截釉。这种形制的瓶明显带有北齐同类器物的痕迹,与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釉绿彩长颈瓶极其相近。
另一种为盘口,细颈,颈部呈竹节状,斜肩,弧腹,实足,施半釉。
北朝时期同类器形的口沿比较直,盘口比较深,沿唇比较尖,有的器物的颈部呈竹节状,腹部圆鼓。
隋朝时期这类器物的口部多做成盘状或浅杯状,口微侈。颈部较长,肩部较斜。饼状实足,足的边棱用刀削去,部分器物出现浅圆足。
初唐时期盘口变成浅盘状,侈口,颈一般都变长,瓶的腹部成橄榄状。
另外两种瓶分别是三系或四系瓶,三系瓶口小,瓶身胖或矮。四系瓶口大,瓶身瘦或长。底部有平底,平底实足和浅圈足3种。
长颈瓶:
盘口瓶:
(3)龙柄双身壶
隋代典型器物。北朝时期目前没有发现,唐代也有双身的造型,但双龙柄单身的器形则很多。瓶的特征是盘口,细长颈,斜肩,有的腹部较圆鼓。
(4)壶的造型很多,有象首螭把,肩有八系,盘口有盖;有喇叭形座,扁腹长颈带盖的;还有带盖的腹部有四个环及口部似流尾装饰。
(5)天鸡壶(鸡首壶)一类器物 北朝时期,壶的腹部较宽矮,底部也比较宽,鸡头小,鸡颈像管状。隋朝造型比较修长,上腹较圆鼓,下腹瘦长。鸡头雄健,鸡颈粗肥,像一只矫健的雄鸡。
唐代初期天鸡壶较少见,个别造型类似茶壶。
2、装饰特点
相州窑烧制的器物不仅釉面光亮,而且往往还有花卉纹饰。装饰方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和贴花等多种方法。器物的纹饰简单、质朴。
六.安阳相州窑考古发掘工作的主要收获
1.解决早期北方地区部分出土青瓷的产地问题
近年来,河南安阳相州窑、灵芝村窑,巩义铁匠炉村窑、白河窑,河北临漳县曹村窑、磁县贾壁村、临水窑先后发现了北朝至隋代青瓷窑址。这些窑址成为探索我国早期北方地区生产青瓷的主要地方。
2.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白瓷的创烧年代问题
过去认为白瓷出现在隋朝,通过对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等墓葬及相州窑址的考古发掘,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北方地区(黄河以北地区)白瓷产生的年代最晚应该在北朝晚期。(2009年巩义市白河窑出土了北魏时期的白瓷杯。)
3.解决了安阳及周边地区墓葬出土瓷器的窑口问题
相州窑的产品不仅是相州一带居民日常生活用瓷,而且洹滨隋墓出土的明器也多出产于此窑。
尽管河北磁县的贾壁村窑也生产隋代青瓷器,但毕竟距安阳相州的路途较远,所产瓷器品种也较为简单(碗、高足盘、钵类器),窑的规模也不及相州窑大。
多年来,人们对安阳地区出土的大批青瓷的烧造地点猜测不一,如今相州窑的发掘确凿证实了这处窑口的地点,这是我国北方青瓷史上的一个重要收获。
RECOMMEND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

相关推荐

  • 李鑫:唐代早期白瓷的生产与流通

    中国考古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小时前 摘要:本文通过对墓葬出土白瓷的分析,探讨了唐代早期白瓷产品的流通与分布,揭示出其对长安.洛阳两都市场的依赖和尚属奢侈品的商品属性.唐代早期出土白瓷主要为巩义窑产 ...

  • 细数河南历代生产瓷器的地方(一)

    一说起河南的瓷器,大家都知道禹州生产"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窑,汝州生产"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的汝窑,开封生产"识得官瓷面,江山坐一半&q ...

  • 除了景德镇,南方还有哪些窑口?满满干货,值得收藏!

    中国历史上,窑口林林总总,东汉伊始,制瓷窑口,相继诞生.长时间大小窑口互相竞争模仿,至宋代,中国陶瓷已形成"八大窑系"的鼎足局面. 直至今日,了解这些窑口,对收藏鉴赏甄别瓷器有很大 ...

  • 等级仅次于北齐兰陵王的大将墓被发现,出土瓷器十余件,均为国宝

    北齐贴金陶马 瓷器鉴定真知堂:文物的价值,往往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中国古代的瓷器在全世界收藏界都是硬通货,收藏家们往往追逐五大名窑和元青花.明清官窑.国家却看上了一些看似很不起眼的文物.河南省博物院收藏 ...

  • 一真一假说瓷器(X4-仿相州窑高足盘)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看帖笔记,老窑瓷器系列知识普及. 发文2:一真一假说瓷器. 发文3:会议 ...

  • 一真一假说瓷器(X35-仿相州窑青瓷佛)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看帖笔记,老窑瓷器系列知识普及. 发文2:一真一假说瓷器. 发文3:贾宝 ...

  • 安阳相州窑的发现及出土的瓷器(深度透彻好文)

    河南省北部的安阳,隋唐时称相州.历史上生产瓷器的情况,文献记载甚少.自1929年在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中,发现隋仁寿三年(603年)卜仁墓,墓中出土了几件瓷器,这里的瓷器才初步为人所知.建国前在安阳小屯 ...

  • 相州窑,高古瓷收藏的下个大金矿!

    河南省北部的安阳,隋唐时称相州.历史上生产瓷器的情况,文献记载甚少.自1929年在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中,发现隋仁寿三年(603年)卜仁墓,墓中出土了几件瓷器,这里的瓷器才初步为人所知.建国前在安阳小屯 ...

  • 安阳相州窑的发现及出土的瓷器

    河南省北部的安阳,隋唐时称相州.历史上生产瓷器的情况,文献记载甚少.自1929年在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中,发现隋仁寿三年(603年)卜仁墓,墓中出土了几件瓷器,这里的瓷器才初步为人所知.建国前在安阳小屯 ...

  • 相州窑 | 冷门但很贵

    本周拍品可提前来公司上手 扫一扫二维码可以进行预约 请说明来意 关于我们 "古玩元素网微拍"始建于2004年,2015年开始从事微拍,"十年磨一剑"由于坚实的文 ...

  • 高古瓷鉴定:安阳窑又叫相州窑,文物罕见,就这么几件

    1959年,在河南安阳发掘了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张盛墓.这座墓出土了一批白瓷.这批白瓷白中闪青,却比之前发现的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要好得多.这批白瓷应该就是最早的白瓷之一了 ...

  • 安阳相州窑的发现及出土的瓷器(深度透彻好文)

    河南省北部的安阳,隋唐时称相州.历史上生产瓷器的情况,文献记载甚少.自1929年在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中,发现隋仁寿三年(603年)卜仁墓,墓中出土了几件瓷器,这里的瓷器才初步为人所知.建国前在安阳小屯 ...

  • 相州窑瓷器略说

    相州窑在历史上是个文献中无记载的瓷窑,安阳在北魏.北周时期隶相州管辖,按古代以地名命窑名的法则,故称相州窑.田野考古调查证实:相州窑始烧于北魏,终于晚唐.史载:"河亶甲居相."&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