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阴火,如何理解甘温除大热”?何为

一生何求j2018-02-10 16:27:38

举报56 评论
阴火是相对阳火而言的病理概念。广义而言一般多指虚火,如肝肾不足所形成的阴虚火旺,饮食劳倦,喜怒忧思所生的心火 等;狭义的阴火多指李东垣提出的脾胃气虚伴有的火热证,如 《脾胃论。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 盛。 心火者,阴火也。……脾胃气虚,则下流...[展开]
阴火是相对阳火而言的病理概念。广义而言一般多指虚火,如肝肾不足所形成的阴虚火旺,饮食劳倦,喜怒忧思所生的心火 等;狭义的阴火多指李东垣提出的脾胃气虚伴有的火热证,如 《脾胃论。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 盛。  心火者,阴火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 其土位”。  脾虚所致阴火证是以脾胃虚弱为本,阴火上冲为标。为饮食劳倦情志太过,损伤脾胃,脾气下陷,胃气上逆,以致升降失 调,清浊相干于中焦。临床辨识阴火的关键是脾胃气虚证候和发 热兼见,既可见神疲乏力、便溏腹胀、面黄、微言、舌淡胖、脉沉细等脾气虚证;又可见身热、口疮、胃中灼热等阴火之象。    以 药测证言之,用寒凉药能消除的是阳火,用寒凉药火象加重而用 温热药能消除的是阴火。说明了阴火与阳火是来源完全不同的火,所以施相反治法而奏效。另外,临床上“脾虚阴火”与 “阴虚火旺”亦有异同之处,应明确鉴别。  两者均有头晕、心 烦、失眠、五心烦热等“热”的表现。  但阴虚火旺多有肝肾阴虚之候,如两目干涩、腰膝酸软、午后潮热、舌尖红或镜面舌或 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脾虚阴火,则始终有脾胃气虚的证候,神 疲乏力、气短懒言、食欲欠佳、浮肿或泄泻等。  “甘温除热”始源于《内经》,如《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 热,热气薰胸中,故内热。  ”并提出的“劳者温之”的治则,汉 代张仲景开创了甘温除热的方剂,即《金匮要略》中对虚劳烦热所使用的小建中汤,“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 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此方实为 “甘温除热”之最早方剂。“甘温除大热”作为内伤发热的重要治法,实赖于李东垣的阐发,认为由于劳倦伤气、阳虚及阴、阴虚生热的关系,拟出了 温补脾胃益气升阳以泻阴火的治法,创补中益气汤方甘温除热。     《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又说:“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 位。。 。…〃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 则愈。  《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人参、炙甘 草、白术大补脾胃兀气,以充气血生化之源;辅以升麻、柴胡升 脾之清气,陈皮降胃之浊气。    益气生血,升清降浊则心胃之虚火自平。临床上还须结合兼证辨证治疗,如夹湿者兼祛湿,夹瘀者 兼化瘀等。用药上应以甘温为主,甘寒或苦寒为佐,不可主次颠 倒,更不能阴阳混淆。  临证应注意“甘温除大热”之适应证是气虚发热。气虚发热,则益气可达退热之功,而甘温可以益气,是治其本也。    气虚 发热多为低热,亦有中等度热,偶可见有高热。  有些患者自觉 热,但诊之热势不甚,也有患者自感不热,但查之体温却有升高。既然因虚致热,故气虚发热病程较长,且部分病人尚可耐 受。气虚发热必兼脾胃气虚证候,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重, 平素易患感冒,是其证候特点,临床可资辨识。  [收起]
(0)

相关推荐

  • 肖老师案例分析1

    虚火,归为三类,气虚之火,阴虚之火,阳虚之火, 一,[气虚之火] 1,[基础知识] (1)病机:气虚之火是因气虚而生成的火,病位在脾胃.也就是说,气虚之火是因脾胃气虚而生成的火.脾胃气虚应该出现虚寒症 ...

  • 《醒世医言》——虚火论(四)

    无论您远走何方 第八章:虚火医案举例 一.失眠神经衰弱 (阴火乘土) 周某某,男性,45岁. 近年来因工作劳累,常神疲无力,头昏肢软,心烦不寐,食纳呆滞,有时腹泻,口干,口淡,渴不欲饮.曾在某医院诊断 ...

  • 虚火,归为三类,气虚之火,阴虚之火,阳虚之火(肖春宏老师)

    一,[气虚之火] 1,[基础知识] (1)病机:气虚之火是因气虚而生成的火,病位在脾胃.也就是说,气虚之火是因脾胃气虚而生成的火.脾胃气虚应该出现虚寒症状,可是并未出现虚寒症状,而是出现脉浮大而弦,烦 ...

  • 关于阴火病机的探讨

    目前,多数人认为阴火系气虚发热,但对其具体发病机理纷争难休.其实,古代医家早有争论,以朱丹溪.薛立斋.赵养葵等的观点较具代表性.如<格致余论·相火论>说:"相火易起,五性厥阴之火 ...

  • 李东垣“阴火理论”之甘温除大热,泻阴火

    继而上一篇文章我们探讨了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其药类法象,以人法天地. 在补中益气汤方后加减中,有一条:心烦而乱,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 气虚之 ...

  • “甘温除大热”治验一例

    患者王某,女,55岁. 2018年8月18日初诊 患者反复发热两个月余.最近一个月发热越来越频繁,每周发热一次,最高体温体温39°C.发热时恶寒严重,冻得颤抖(患者说打哆嗦).每次发热都需要静滴青霉素 ...

  • 朱良春应用甘温除大热临床经验和特色

    李东垣创立之甘温除大热法,是中医治疗内伤发热的重要治法,亦是<脾胃论>一书的核心论题,数百年来一直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朱良春老师临床应用甘温除大热之法颇多灵变,今选朱师临证中仿甘温除大热之法 ...

  • 甘温除大热的原理

        甘温除大热自我知道之日起,就一直困绕着我,因为创始人李东垣的这一理论始终没有搞懂,因为它与平时所学原理背道而驰,寒能除热,最易理解,这种对抗性原理,是人所共知,而温能除热,则脑筋转不过弯子.寒 ...

  • 甘温除大热治疗小孩高烧抽搐

                                  广东省中医院王新民      昨天下午4点,接到朋友的紧急求诊电话,说她的女儿高烧2天,前天烧到39度,昨天上午烧到41度,下午继续高烧不退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论甘温除大热”

    "甘温除大热"是指应用味甘性温药治疗身大热,这一治疗方法的提出,最早出自<黄帝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盖温能除大热".金元时期医家李东垣结合自己 ...

  • 浅谈甘温除大热

    内伤发热以及甘温可以除大热,这个问题我曾在多篇文章中都有提及,但读了一些书刊报导的文章.总觉得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再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同道. 贾得道先生之<中国医学史略>对李东垣评价说: ...

  • 顽固性发热--甘温除大热--补中益气汤加减--沈绍功

    另外有的女同志老发烧的话,要甘温除大热.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要加青蒿,尤其更年期发烧.还有的女孩子,月经期间发烧,西医也治不了,有经期发热,这个方子也可以去用.或有的女的一到晚上就发热,干 ...

  • 甘温除大热(中医药理)

    内伤发热以及甘温可以除大热,这个问题我曾在多篇文章中都有提及,但读了一些书刊报导的文章.总觉得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再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同道. 贾得道先生之<中国医学史略>对李东垣评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