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279条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论》.第279条)。
作者:蒋远东
《论》中经常提到“太阳病,医反下之”。是庸医吗?不是。《太阳篇》一开始就讲了:太阳主表,为一身之藩篱,总六经而统荣卫。当太阳之表有了病变的时候,这个藩篱没有扎牢的时候,气尽血弱腠理开,邪气因入,那里虚弱就往那里跑。本条的本太阳病就是在太阴虚弱的时候从太阳经表跑到太阴经里来了,这是太阳病与太阴病合并了。
这里的本太阳病要么是太阳太阴合病要么是太阳太阴并病。当它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是太阴总纲讲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这个时候就容易引起误判。本来是一个太阳中风的热病,这个时候很容易误判为是猪苓汤,五苓散这一类热病,用猪苓汤、五苓散这一类药来下,即为本条的:本太阳病,医反下之。
这本来是一个太阳中风,医反下之,结果就把这个太阳中风的热邪从太阳之表引到太阴之里来了,这个时候的病人不仅肚子胀,肚子时不时还疼,这就是太阴总纲讲的:“时腹自痛”。这个时腹自痛是一个太阴病,所以,本条讲:腹满时痛属太阴。腹满时痛属太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太阳中风已经转属太阴了,成了太阴中风了。
在讲太阴中风的时候讲过:太阴中风是从太阳中风来的,治疗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太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太阴中风也是桂枝汤主之。因为,这本来是一个太阳中风病,医反下之之后,时不时的还肚子痛,所以就加重了桂枝汤中的芍药;重用芍药的目的是侧重于治疗肚子痛。因为,芍药有收敛性,能养阴血,止痉挛,即止肚子痛。
虚性的腹满痛是太阳中风的邪气传到了足太阴脾经了,所以,属太阴。大实痛是太阳中风的邪气从手太阴肺经直接传到手阳明大肠经了,属阳明。足太阴脾经没有可下之理,但手阳明大肠经就可以下。所以,本条就敢在桂枝汤里加大黄来下这个大肠实邪。
辨别的时候,可以用喜不喜按、喜不喜温,大便实不实来辨,虚性的腹满痛喜按,大实性的腹满痛拒按。有寒喜热敷,有热拒热敷。再就是问大便,大便不实是虚寒性的腹满痛,大便实(大便干燥,甚至秘结)就是大实性的腹满痛。虚寒性的太阴中风腹满痛桂枝汤加芍药主之,大实性的太阴中风腹满痛,桂枝汤加大黄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