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孝顺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孝顺的孩子
【第194期】教孩子学会学习(95)
唯有孝顺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孝顺的孩子
老猫枕着锅台睡,补瓢一辈传一辈 山东吕剧有一出戏叫《补瓢》,说得是某村有一媳妇不孝顺,对公婆很苛刻。将其赶到破茅草屋,用一个破瓢给其盛饭。
后来,娶了个儿媳妇,知书答礼又贤惠,为了教育公婆,故意将其偷偷地扔掉的那个破瓢捡回,并进行了认真地修补。
婆婆问其故,儿媳说:“这个破瓢是你给奶奶用的,是咱们的传家宝,到你老了的时候呀——我也给你赶进那茅草庵,就用这个破瓢给你把饭端,这就叫老猫枕着锅台睡——咱们一辈传一辈!”
公婆听了,羞愧不已,主动将老人接回来好好赡养!
这出戏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孝文化的传承,不仅仅要给孩子讲“孝道”,更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孝,则子女孝,父母对老人不好,孩子自然对其也无感恩之心。
爷爷买房不给钱,孩子节日不去看 朋友聚会闲聊,有个朋友发感慨说,现在的孩子太气人了,很气人,气从何来?
朋友说,前几天,一家三口商量着去老家看望一下老人。结果儿子(已经10岁了)不同意,好不歹说,就是不去。
问孩子为什么不去?孩子说:“人家XX买汽车,他爷爷一下子就给了十万;人家XX买房子,他爷爷出了三十万。你看我爷爷,咱家买房他一分钱没出,咱家买车他一分钱没掏,还算什么爷爷,看他们做什么?”
孩子不知敬老人,父母言行是病根 朋友叙说时很激动,好像儿子是他的敌人。
其实,我倒觉得,孩子如此想法,不能全怪孩子,应该和他们夫妻两个大人有关系:你想,一个10岁的孩子,买房、买车不应该是他关心的事,老人拿不拿钱,他怎么会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与他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他不应该有如此强烈的反应!
我想,孩子能以“咱家”这种语气和家长说话,一定是朋友夫妻二人平时在谈房论车的时候,没少抱怨老人,孩子听多了,自然就会记在了心里!
其实朋友和父母的关系真得不是那么亲密,关系是多么融洽,老人对朋友一家也相对冷漠。
朋友夫妻二人都有工作,每月也有小万元的收入,但在孝敬老人问题上却是出了名的“小气”。平日里,除了从老人那里“拿”之外,很少有“送”的时候。
当然,作为老人是不会计较这些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朋友有姊妹三人,朋友的妻子经常与人唠叨老人的“不公”,总嫌老人给“别人”的东西(钱)太多,而给自己的太少。
曾有一次节后,大家在一起交流过节的快乐。有人问朋友在哪里过的?朋友妻子愤愤地说,“在自家过的呗!上午到老头子那里去,商量说咱是不是包饺子吃?你们猜老太婆说什么?‘我们昨天刚吃过,今天不吃!’你们说,这不是明显不欢迎吗我们吗?这算什么父母?当得什么爷爷、奶奶?一气之下,我们就回自家包饺了!”
朋友妻子满嘴飞沫,“义正言辞”。但大家一听就明白了:朋友一家三口去父母家,肯定又是两手空空!你想,再大度的父母,再不在乎你的东西,过节时,三口人六手空空,只想着蹭吃蹭喝,老人会是怎样的心情?
教育孩子要行孝,父母身教胜言教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孝敬自己。但是,这个孝不能只是给孩子空口讲授孝的道理,传递孝的知识,更应该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进行默化。 孩子将来对我们孝不孝,关键在于我们当下对我们的父母是否尽孝。否则,我们无论给孩子吃多么高级的“孝药”,我们自身“不孝”的身教染缸,也会消解掉全部的“药孝”……
要培养孝顺的孩子,我们首先应做了个孝敬老人的父母!每位为人父母者当谨记!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