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足就是进步

我觉得自己是很有见地的。好几年了,我都是这么来看待自己。我以为我自己做的事情是很对的,哪怕有些事情,我真的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很早以前,带过一个班,从二年级一直带到了六年级。五年级之后,班上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我采用的方法都是学生在老师的主持下,或者在老师的旁边,各自叙述事情的经过,对方质疑,两个人共同来还原事情发生过程。然后回家之后,自己把事情的经过讲给家长听。

当然,我也会和家长沟通。基本上屡试屡成,所以我也把这个方法作为我班主任的一个有力的工具,保留下来。以后基本上接的都是高年级,这个工具用起来也还算是得心应手。

可是,当我上一年接三年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工具有实效的时候。明明在学校里大家都觉得已经把事情说清楚了,双方都认可了。可是,孩子回去还是拣着有利于自己的说。甚至,还有一个孩子直接给妈妈说:“如果我不那样说的话,老师不会让我吃饭。”

当然因为我也要和家长沟通,所以不管家长持不持怀疑态度,我是把我对事情的了解以及孩子们自己选择的处理方式说清楚了。

听到孩子回去说这话的那一刻,我想到的是:这孩子,怎么是这个样子?

我还没有觉得是自己的工具不适合。

最近,班级又有同学发生了矛盾,我被强大的惯性带着,依然使用了这个方法。这一次,不是其中一个孩子回去说出了完全相反的事实,而是两个孩子回去都拣着自己有利的说。这下,双方就算是碰了头。工具失效了。

观察这些年这个工具使用情况,就会发现一些端倪。

1.高年级的学生使用这个工具更有效。

高年级的孩子判断能力更强了,对规则的执行平时就有意识在做。再加上,这样处理的一些事情,基本都不涉及太大的事情,高年级的孩子觉得在父母面前已经能够承担这个事情带来的后果了。

2.从低年级带着走的班级,学生在班级已经建立起了安全感,使用这个工具的效果又要好一些。

我刚刚接手的这个班,学生的安全感是没有建立起来的。自然,他在应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只是一种本能的撒谎。因为学校找不到安全感,在家里也可能因为这件事情安全感缺失。

我以为我已经把这个事情的原因想得很清楚了。可是在阅读了李竹平老师的《儿童成长的秘密》后,我似乎又看到了一些端倪。

“成人的童年与儿童的童年存在着不同的对话方式。有的是零对话,站在成人的角度,与儿童没有童年身份的交流。就是我大人觉得你该怎么样做,就怎么样做。

第二种就是成人主导的对话。”

这里的成人如何主导的呢?就是以自以为是的童年理解为基础的对话。你的童年,我也特别理解,我尊重你的决定,前提是你还在我设定的路中间。

第三种,“是相互理解的对话。”

怎么理解呢?比如两个孩子打架了,首先不是去判断对错,而是倾听儿童的真实想法。

在我的这个工具里,貌似有倾听儿童的真实想法,让他们两个人一起梳理事情的经过。实际是,孩子的想法到底是什么,则完全不忽略了。我不需要知道你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我只需要你把事情给我说清楚,然后准确说出自己的错误。一切万事大吉。教师担当的是评判者,是这场对话中最想要主宰的那个人。那是不是就进入了第二种了,成人主导儿童对话。

难怪,低年级使用这个方法不能奏效。教师的立场表现出来的潜意识,让孩子的安全感没有建立起来。在学生的谈话中,处处都想去主导他们。

不碰壁才怪呢!

(0)

相关推荐

  • 纪录片《教书匠》值得看!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357 篇文章 作者:梁玉洁. 本文转载自:木铎扬声教育设计实验室(ID:education-echo) Sue写在前面: 还记得那是 19 年的春夏之交,中国首部关注教育设计的纪 ...

  • 微博之论 -81 | 如何培养宝宝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个人的内心状态.而孩子的安全感,是需要父母等成人给予长期的用心滋润,才能有所持有的.那父母在养育路上,自然是需要做足功夫的了.而且还是在自己的身上做足功夫,让自己成为安全感十足的成人.在这现 ...

  • 如何控制好你“内在”的小孩--解决什么都懂,但做不到的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而这个内在的小孩就是我们在身体成长过程中而内心却未跟上成长.未安抚好的那部分.这个内在小孩,在很多时候决定了我们的感受和行为方式,比如很多人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