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惊艳的乡村图书馆
冬天的华北平原,寒冷灰黄枯燥。干旱的气息即使在冬天也挥之不去,整个冬天几乎都不再下雪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多。假如有一片水,哪怕是现在城市的形象工程所惯用的人工坝拦截出来的水面,也会让人有如鱼得水的被拯救感。
在这种普遍情况下,这里环村的河道和河道中被冻结了水面,就显得异常珍贵而宜人了。这是一个在汽车时代到来之前城市里的人们很少有人能抵达的地方,尽管这里的历史很长,其河道码头的声名也曾经煊赫了很多很多个朝代。小小一个村落,不仅有护城河还有戏台文庙有把总衙门有文庙有道观有台有州,有沿河无数的大柳树,有丛生的密集灌木丛。奇怪的是自己在保定长大,此后的多少年里也一直经常回家,而且还喜欢自然与人文地理,甚至还多次来过这个村落外面依托这条河新建起来的园林,但是偏偏就从来没有深入其间过。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这样的遗憾也算是一种铺垫,可以让人在熟悉之中突然看到陌生,突然有从未抵达过的遥远的异地一样的欣喜。
在大柳树环绕的河道里,冻着很多去年的柳树叶子的冰面上,正有很多孩子在滑冰。他们像是以往的每一代孩子一样,照例会使用一切最随手的器材:滑冰鞋、冰床、小板凳,或者干脆就是自己的鞋底。有的人可以自主滑行,有的人需要别人推拽,有的人摔跤,有的人打滚,不过所有人都欢声笑语不止。这是属于孩子们的冬天的乐趣,他们自己不知冷暖,只有这样的场景才是让他们记住现在是冬天而不是别的季节的特征;并且还会将这样的傍晚时分在村口冰面上的玩耍带到蔓延一生的记忆里去,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就会再一次确认,这就是自己的童年。
这样的记忆在现在上了些年纪的成年人那里都还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过人家这里的孩子们现在还能有,而且连带着还会记住冰面周围的翘角飞檐的开放式的庙宇,还有白墙黑瓦的现代性十足的艺术家中心。一年一次的国际摇滚音乐节之外,这里常年开放的书院图书馆,不仅不租不卖,而且看书饮茶甚至水果等等一切免费的书院图书馆,则是孩子们在玩耍之外收获与整个时代、与国际上最文明先进的公共设施与措施同步的享受。
这一座大致上是一栋独栋别墅的建制规模的书院建筑,坐落在两条水道之间的小瀛洲上,前有拱桥老柳,后有高檐大庙,它既在庙宇之中,又在柏林那样的博物馆岛式的水域公共建筑丛中。两侧邻水,坐在飘窗前简洁舒适的桌椅前,就可以凭栏望水,低头看书。
这建筑内部不仅非常高大,而且楼上楼下大部分空间都是透空的,从楼下能看到楼上,从楼上也能看见楼下。坐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不仅能看见建筑之外的水域,还能看见周围上下空间里的秩序。这样的设计,可以自然而然地让现代人很难安定下来的心绪慢慢沉静;可以让刚开始总觉着是被憋屈在文字之间的阅读,因为时时可以收获开阔宽敞的视野而逐渐心无旁骛。
与这样的营建相匹配的关键是,这里的书籍不是应景的那种装帧一致的丛书套书的书墙,而真正是琳琅满目的有文化档次的传统古籍、外国文学近现代甚至当代经典,与诸如广西师大出版社推出的自然与文化随笔丛书那样的,确有所言而又言之有物的有实证主义精神的书籍。要知道,城里的很多书店,很多新华书店系统的装修非常高大上的书店,也是难以达到这样的存书水准的。
这侧身自然地理之中的世界水平的书院图书馆,在不需要办卡,不需要付费,自由的文明制度之下的这种高水平的书籍收纳准备状态,让人在温婉的灯光和舒朗的空间、静谧安详的气氛里,一下子就重新热爱起读书来,一下子就开始想象自己每天都来,每天都坐在同一个位置上看书的“日常生活”状态来:可以带着饮食,可以带着本子和笔,可以在看累的时候随意走下楼去,在河边柳树下携着书中的思绪漫步……
一个现代文明照耀下的村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众多的公共场所是人人都可以自由进出的。不管是美术馆还是图书馆,都有着一点也不居高临下的平易的平民特征。不仅没有什么如临大敌的安检,连里面的服务人员也都是村子里的邻居姐妹一般和蔼亲切,而不是公事公办的冷漠或者那种只是因为不得不在这里耗费八个小时工作时间才坐在那里的慵懒拖延。
在夜色里离开的时候,最大的感慨竟然是:在因为干旱因为雾霾而单调枯燥的华北平原上的城乡之间,居然就还有这样的所在,居然就还有可以让人生活得津津有味的地方。这真是可以立刻就激起租住到这村子里来,或者就在附近买房子的冲动。我们要生活在房子里,还要生活在环境里,更要生活在文明进步的公共措施的安排下。这几条都好的时候,就会人人都好起来的,就会让人人的心绪都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