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兰室 • 鉴玉 | 汉代玉器网格纹起源与演变
“玉器虽有美质,在于石间,
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
————唐太宗
古玉的纹饰是古代的文化信息,是文明的载体,在众多玉器之中皆可见网格纹踪影,所谓网格纹是由两条直线相互交叉,因线条粗细不均,网格大小和疏密随形器而变,形成的简单的正菱形态或菱形网格纹理,而让我们在玉器当中最先熟知这一纹理的,莫过于著名的C龙,如上图。
C龙与陶器鹿形网格纹对比
但从整个文物考古角度的去看,网格纹并非只出现在玉器C龙,在更早的陶器时代便有所应用,如上图的五千七百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这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期,而从C龙与陶器等诸多动物类对比不难发现,C龙的鄂下部与头顶皆有网格纹,而鹿猪之类则布满全身,从中国纹样史的角度出发,纹样的发源皆是有意味形式的可追溯的原型,抽象或者几何皆有其表现纹样的需求,由此产生基本纹样与繁生纹样,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网格纹为“毛发”的抽象表现形式运用于大量器物
如果谈到最早出现网格纹,目前考古界公开报道并有出土实物的要数上图出土于内蒙古的的高8.8厘米的兴隆汪文化的人形石像(前10000-7000)年,整体为细岩石雕刻而成,表情抽象,网格纹为胡子的抽象表现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琢磨璞玉,美玉出焉。“网格纹在战汉时期得到了空前的运用,在玉器之上与水滴纹,云气纹,更是运用的出神入化
古玉的纹饰是古代的文化信息,是文明的载体,纹饰雕琢饱含古人的智慧和心血,让玉石的美感得以充分显现,使人们感到玉的美好,在感叹大自然的造化和玉人鬼斧神工的琢艺的同时,产生美好动人的联想 ,而将其恰如其分的使用,所以古玉才有无限的魅力和无比珍贵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