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背的比萨斜塔——云霄阁

田背村的云霄阁,位于中都镇政府北侧田背村口,即杭都公路26.8公里路旁,云霄阁始建于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年间,当地村民亦称之为水口宫,其原始结构为二层,四方形,其外为刘惟质公捐己田及村人集资筑横堤,溪流上更筑有一石拱桥,名曰'永济桥”,建于清乾隆庚申(1740)年,堤内广植树木,以为一村之屏障,庚辰(1760年)村人合议,又捐资建造罗星塔,其下两层依照旧式,上层为塔式,增加数层为文笔状建筑,名曰云霄阁,仍为土木结构,坐南朝北,迭式七层呈塔式外形,连走廊,门楼等占地约400平方米,从地面到顶端,高达20余米。从基层算起,第一、二层为四方形(原有)建筑,三层以上则为八角形建筑,其顶棚檩橼交错,结构精致,且绘有五彩龙凤图案,虽久经岁月,犹清晰可辨,窗棂、神龛,极尽雕刻之精美,其整体造型惟妙惟肖,巧夺天工,集能工巧匠的技艺才华于一体,建筑第三层窗顶墙外为楷书“云霄阁”三个大字牌匾,相传为村人刘原阁所书,笔锋遒劲,经久耐看,据传早年间有一位书法家立于对面田埂上欣赏此字,看到出神时,竟失足落田,衣履尽湿云云。

(此图刘增荣拍摄)

中都的罗星塔,原还有五处,分别建于仙村、由安、古基、蛟腾、罗溪的村口,俱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或毁于火灾,今仅存此云霄阁。从云霄阁亦可见我国古代建筑家技术之高超,它具有历史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正是——悠悠数百载,且溯源渊长,传说建阁事,故事道来详,原是师徒俩,技艺各逞强,一阁座仙村,一在田背乡,真如姐妹样,独此难成双。

云霄具特色,比萨斜塔样……云霄阁历来得到村民的爱惜保护和多次维修,乾隆35年(1770年)前已维修二次,道光4年(1824年)再次维修。1989年省拨一万元专款,县文化局拨款1000元,县纪念馆拨款650元,乡政府拨款2000元,民间集资7000余元,再一次重修云霄阁,至2000年又再修, 2003年4月13日(农3月12日)在雷雨中塔顶的葫芦遭到毁损,后来田背村又集资一万余元重新安装了塔顶葫芦,并且加装了避雷针。

云霄阁经多次修葺,显得越发巍峨峻秀。在镇、村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1985年云霄阁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又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悬挂于云霄阁三楼的大鼓长出毛来,吸引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韩国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多次前来田背村采访报道这一奇闻,从此田背云霄阁更加闻名天下。掀起参观热潮,尤其在春节假期云霄阁内常常人潮涌动,摩肩接踵。有诗记其事:七层宝塔号云霄,历史遗传过五朝。翘角飞簷添妙緻,雕樑画栋着妖娆。神奇传说惊媒体,塔畧倾斜喜聚焦。碧水常蓝辉夹岸,青山如黛拥双桥。又有诗曰:高阁云霄异事多,毛生革鼓究为何?奇闻轶事报道早,信女善男思兴波。学者科研同探索,专家工匠论争过。证明不是微生物,解疑释难仗伐柯。媒体传开又一年,有心观变把情牵。无机毛囊出生命,有增无减胜先前。明知牛角尖难钻,也把砂锅底“问”穿。科学难解稀奇事,有待专家再次研。

云霄阁内楹联不少,正是: “联墨双撃妙,意蕴其中藏,文词警世人,书法劲遒畅。”联曰:黄鹤归来带得松花香丈室;白云飞去放开明月照禅心 (刘原阁撰)。积德行善好事不妨多做;慈善为怀损人利己莫为(大厅联)。佛是空,本无言,信者信,疑者疑,从心所欲;善天堂,恶地狱,修者修,省者省,任君自由(北帝祖师殷联)。佛地有尘风自扫;禅门无锁月常关(大门联)。云蒸霞蔚飞春色;禅门水碧拥双桥。(科芬撰外大门联)云云......

(此图刘振春拍摄)

阁内还存有多块石碑,在这些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出田背村崇文重教文风之盛况。其中有乾隆十九年(1754年)创建文会置田碑二块;有道光四年(1824年)改造塔式捐银碑;嘉庆四年(1799年)为管理水口宫立尝会(有354会每会100文钱)置田碑;道光十年(1830年)为菩萨金身捐钱芳名碑:门外有县定文物保护碑: 1987年捐款10元以上芳名碑:2000年捐款50元以上芳名碑: 2003年捐款芳名碑;五谷神埧长寿桥头有捐造长寿桥芳名碑。长寿桥的架造,不但增加一景观,还把宏文馆、云霄阁、中政乐园、五谷神坛、十一郎公总祠连成一片,方便了游人。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事活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后来,由于左倾错误的各次政治运动,波及宗教领域。在1952年毁去云霄阁内神像,僧尼还俗,云霄阁一度失之管理和维修,1962年后为桥岭生产队占用作仓库、猪场,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拆去四周护坎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善男信女自觉组织管理,成立管理班子,募集资金修缮,雕塑神像,购置物品,云霄阁才再次日臻得以完善。阁内有:陈(靖)林、李三位夫人,海清哥哥、有黄七郎、黄十三郎父子及婿倖八郎仙师;观音圣母、北帝祖师、天后圣母(妈祖娘娘)、财神赵公明、魁星等等。在云霄阁三楼挂有大鼓,签文(诗)供善男信女问卜求签祈求吉祥平安。顶层还有一口大钟,声音洪亮,要到顶层须攀稳如壁立的扶梯,上去难,下来更不易,在那里推窗眺望,全村山水美景,尽收眼底,每当钟鸣鼓响、香烟缭绕时,顿生飘飘欲仙之感也。

云霄阁的节日斋期法会,在云霄阁内外,人员拥挤,接踵摩肩,香烟喜炮接二接三,一般阴历的正月二十日百花生日,二月初二花朝日,三月二十三妈祖娘娘生日,三月十五日财神赵公明诞辰,以及每月的初一日、十五日都有善男信女前来焚香点烛,虔诚祷拜。建国前,每月的正月初一日及祈神日云霄阁都是早早开门,迎神接福,云霄阁各殿焚香拜祝,当然也要到福主公王、关帝庙等地祈求一年的阖家平安、事业顺利、风调雨顺、一帆风顺、农业丰收、六畜兴旺。

田背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村民们知道,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应尽义务,村民们怀着对国家、民族和养育自己的一方热土的高度责任感,以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田背村的文化遗产,田背村有多处古建筑,如云霄阁、宏文馆、关帝庙、乐善好施石牌坊以及追宗念祖的各个祠堂、古墓得以保留完好或加以多次修茸,是村中贤达及全体村民分不开的结果。

在上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下,为更好管理田背村文化遗产,田背村于2013年4月18日(阴历癸已三月初九日)在云霄阁成立“中都镇田背村文物管理委员会”主要成员有:世臣(主任) 、文华(副主任)、钧权(常务副主任)、科芬、庆发、其兴、金汉、汉喜、永平、以行使田背村文物的管理事务。

(此图刘增荣拍摄)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只有了解本村历史才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为繁荣昌盛的新田背而奋斗终身”(引自《田背村志》1990年版)此为田背村广大村民、乡贤的共同心声。

刊于《上杭文史资料》第37辑187-189页 见《诗文选》127-130页

(0)

相关推荐

  • 村庄物语︱听“歪(wǎi)”的小憩

    意大利有个著名的比萨斜塔.它有多著名?不知道它所在的地方,可以:不知道比萨斜塔,则不可以.因为伽利略在它上面,做过自由落体的试验.这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故事. 我查到的资料说,倾斜角度3.99度 ...

  • “鼓”惑人心的故事 ——央视《走近科学》探秘田背村云霄阁老鼓长毛的趣事

    闽西上杭县中都镇田背村有一座奇楼曰云霄阁,游客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观察此楼阁,楼阁均有倾斜,400多年来无人能解其中之奥妙. 云霄阁周边巨树相拥,碧水环绕,石桥虹卧,古宅比邻,环境清幽,是上杭县境内目前保 ...

  • 川滇茶马古道轶事——记石包田背人过河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川南叙永通往云南.贵州的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一是从叙永东门弯子经营盘山去贵州毕节的川黔古道,二是从叙永南门口经两河去云南威信的川滇古道.川黔古道早已 ...

  • 田背村百岁寿星的故事

    田背村据1988年统计,在全村大约2000人的总人口中,八十岁以上老人仅有15位(其中男6人,女9人).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三.四十年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的发展和完善,随着田背村村民总体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 ...

  • 《田背风采》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

      01.原福建省副省长,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委员叶双瑜为<田背风采>题字. 02.田背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

  • 南社诗人包千谷在田背留下的诗作

    (图为田背村一角  刘增荣拍摄) 题记:包千谷先生从1930年秋至1934年冬,曾多次寓居田背,一度设馆村中光藜堂,留下许多诗文,现录部分诗作如下: 读刘鳌石<田背八景>诗感吟 (1932 ...

  • 包千谷先生与田背

    (图为田背宏文馆景区一角  刘增荣拍摄) "我家住,田背乡,居中都,好地方,姓刘氏,彭城郡,数百家,自成境--小孩子,学唱歌,不敢骂人嘴莫多,讲规矩,叔就叔,婆就婆,哥就哥,有客来,爱温和, ...

  • 鳌石先生在中都田背

    (图为田背风光  刘增荣拍摄) 刘坊原名刘琅,字季英,号鳌石,千十郎六世孙,祖居上杭县南湖里埧头村(现上杭县稔田镇化厚村),尊祖刘旺富迁居上杭城关下中街(原瓦子街,现天山街居委会隔壁),居所为&quo ...

  • 田背外迁裔孙的两祠堂

    (一)两姓一祠:刘郑宗祠 山岫宅村胜景稀,两姓一祠真出奇. 荥阳堂上长发地,彭城郡内发千枝. 福安市范坑乡岫宅村彭城刘氏系上杭中都田背十郎公长子十四郎开基胜运(今蓝溪)之裔孙几经迁徙到福安西里兰溪境内 ...

  • 田背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史略

    (图为田背村码头街  刘永安拍摄) 拥有700年历史的.美丽富饶的田背村,村民们历来不仅勤劳朴实,而且崇文重教,世代以来人才辈出,涌现了许多文人志士,这些都与田背村700年以来始终重视文化教育有密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