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唐朝的民间书法吧,曾出土于敦煌,这字足以让当代书法家汗颜

唐代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书法盛世了,在这个时代唐太宗开启了“以书取仕”的国策,使得万千底层民众掀起了学习书法的热潮。

这种风气的兴起,可以说形成了遍地书法家的局面。这些书法家从阶层来划分的话,基本可以分为以士大夫精英阶层为代表的庙堂书风和以底层为人为代表了民间书风。

这种庙堂书风以“初唐四大家”为代表,他们身居高位,笔法也得到过正统传授,并且影响力巨大,往往身处于权力核心当中,而民间书风主要以“写经体”为主,代表了民间底层文人的书写特点。

当然,这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的高下之别,但与后人写的书法相比的话,即便是唐代民间写手的字,后世也罕有能及者。

在1900年的时候,敦煌藏经洞开启,洞中出土了大量的唐代民间的“抄经体”书法,而其中大量的作品已经流落到海外,其中有一件著名的《诗歌残篇》,堪称出土的“经体书法”当中的佼佼者。

从书写的技法与气质上来看,这件敦煌小楷《诗歌残篇》笔法丰富,点画一波三折,气息鼓荡,乃是极其精熟的作品,足以令当代书法家汗颜。

此作的内容是一位无名经生,抄写的唐代诗歌。在唐代有着大量的以书法为业的“抄经生”,这一群体的工作就是“抄写”,除了给皇家以及达官显贵抄写经书之外,还抄写一些大文人的诗歌文章,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内容流传后世,在印刷术不发达的时代,“抄经生”这一职业,往往是在编人员,其“上岗要求”也是往往经过了重重考核。

大家对于著名的“天下第一小楷”《灵飞经》都非常熟悉,这件作品就是“写经体”的代表,而单纯从书写性和技法的丰富程度而言,这件《诗歌残篇》丝毫不亚于《灵飞经》,可以说唐人写经作品当中的佼佼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