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可模拟主动运输的「人造细胞」问世,小于单个红细胞,或可用于药物递送

“人造细胞”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0年,来自 JCVI 的研究人员,在著名生物学家 Craig Venter、Hamilton Smith 以及 Clyde Hutchison 博士的带领下,就成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首个人工合成细胞,包含473个基因。今年3月, Craig Venter 再次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创造出可正常生长分裂的人造细胞。

要想从头构建一个活细胞,必须满足三点:首先是稳定的细胞膜和微环境;其次,细胞的自我复制能力及动态的遗传调控;最后,要有足以支撑细胞生命活动的细胞骨架。长期以来,科学家主要专注于细胞的遗传信息领域,在细胞膜和细胞骨架领域,却鲜有突破,尤其细胞膜领域,几乎毫无进展。

近日,在学术期刊 Nature 上刊登了一篇由纽约大学化学系 Stefano Sacanna 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与芝加哥大学物理系 William T. M. Irvine 教授合力完成的论文,题为:Transmembrane transport in inorganic colloidal cell-mimics ,该研究利用人工合成材料,成功创造了一种具有主动运输能力的模拟细胞。

活细胞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它们能够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可以将分子泵入或泵出其系统。当使用能量将分子从较低浓度的区域移动到较高浓度的区域时,该过程称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使细胞能够吸收必要的分子,如葡萄糖或氨基酸,储存能量,并排出细胞不需要的废物。

为了设计模拟细胞,研究人员使用聚合物制作了一个红细胞大小的球形膜,这是细胞膜的替代品,控制进出细胞的物质。这些人造细胞是使用最少的成分制造的,没有从生物学中借用任何材料。他们在球形膜上钻了一个微孔,形成了一个纳米通道,通过它可以交换物质,模拟细胞的蛋白质通道。

但是为了执行主动运输的任务,模拟细胞需要一种机制来为细胞样结构提供动力以吸入和排出物质。在活细胞中,线粒体和 ATP 会为主动运输提供必要的能量。在模拟细胞中,研究人员在纳米通道内添加了一种化学反应成分(一种固体光催化剂),当被光激活时,它会起到“泵”的作用。当光照射到“泵”上时,它会引发化学反应,在纳米通道内形成一个微小的真空环境并将周围物质吸入膜中。当“泵”关闭时,吸入的物质被困在模拟细胞内并进行处理。当化学反应发生逆转时,物质会按需排出。

图|具有主动运输能力的“人造细胞”,膜厚度仅有 2 um(来源:NYU)

(0)

相关推荐